爲趕走鬧騰年輕人,芬蘭想大招:放古典樂,全給無聊走!還真管用!
防走丟,大家也可以在“事兒君看世界”找到我
關注起來,以後不“失聯”~
每年6月份,芬蘭城市埃斯波的海灘上總會準時響起優美的音樂聲,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維瓦爾第的《四季》還有舒伯特的《聖母頌》……
不過這麼做並不是爲了吸引遊客,恰恰相反,這是爲了驅趕前來度假的年輕人。
(埃斯波的海灘)
每年6月份是芬蘭大學生們的假期。
無數精力旺盛的年輕人都會涌到埃斯波Haukilahti街區的海灘上,他們徹夜狂歡,放聲歌唱,順便留下一地的垃圾、酒瓶和玻璃渣……
當地政府想了很多辦法驅散這些沒素質的年輕人,最終他們發現,古典音樂是最好的趕(年輕)人辦法,只要一開始播放這些高雅的音樂,年輕人就都跑了。
這效果讓政府非常滿意,
政府官員們表示,最好讓這些醉醺醺的孩子們待在陸地上(比較安全),這樣海灘早上也能幹淨一點,讓一家人來這裡遊游泳也不錯。
一些當地人也承認,政府的這項舉措有點奇怪,但效果還不錯,所以沒人抱怨。
(埃斯波的海灘)
其實放古典音樂驅趕“街溜子”真的不算奇怪,全世界很多地方從很早開始就在使用這種方法了。
這種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1985年,當時加拿大一家7-Eleven便利店爲了趕走在店裡閒逛、吵鬧、毛手毛腳的年輕人,他們跟一羣心理學家集思廣益,想出了這個辦法。
當時他們覺得放青少年不喜歡的音樂,他們就不會喜歡在店裡“閒逛”了。
事實證明,這個辦法真的很好用,而且不止對青少年,在流浪漢和犯罪者身上也有效果,於是在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很多國家都得到了推廣。
(7-Eleven便利店門口放着古典音樂的喇叭)
這個辦法具體有多有用呢?
給大家舉幾個例子:
英國的北方鐵路公司最近表示,在車站內播放古典音樂後,乘客們的滿意度提高了。乘客表示,他們感覺更安全了,而且車站裡那些沒有出行打算,大批在車站閒逛的人數也有所減少。
因此,他們決定增加播放古典音樂的車站,從9個試點車站,擴展到去年的20多個,今年4月,他們又決定將播放音樂的車站增加到35個。
(示意圖)
洛杉磯地鐵也開始尋求貝多芬、莫扎特和巴赫的幫助了。
在韋斯特萊克麥克阿瑟公園站,古典音樂一直在車站裡迴響。
洛杉磯縣大都會運輸署發言人表示,在播放古典音樂第一個月後,車站內的犯罪率下降了20%。
(示意圖)
2003年,犯罪猖獗的Elm Park開始在站內播放古典音樂,統計表明,播放音樂後的18個月內,發生在車站裡的搶劫案減少了33%,襲擊員工案減少了25%,破壞行爲減少了37%。
這可是實打實的功績了。
(示意圖)
所以聽古典音樂真能變道德模範?
事實上,關於古典音樂到底爲什麼會有這樣特別的能力,科學家們並沒有一個完全合理的解釋,目前他們猜測,這可能跟多巴胺有關。
多巴胺是一種與愉悅和獎勵有關的神經遞質。
當人們聽到自己喜歡的音樂時,體內會分泌多巴胺,使人的心情變得更好;當人們聽到不喜歡的音樂時,大腦會抑制多巴胺的分泌,並讓人產生逃避反應。
所以說,古典音樂能夠減少犯罪和年輕人,單純只是因爲他們更喜歡刺激,覺得古典音樂沒意思而已……
(聽古典音樂不能提高素質)
這樣看來,古典音樂也並非萬能藥。
在洛杉磯的地鐵站裡 ,雖然犯罪行爲有所下降,但不少旅客還是會在乘坐地鐵時帶着胡椒噴霧和摺疊小刀防身。
一些遊客表示,古典音樂防賊很酷,但其實有沒有也沒啥區別。
更牛的是佛羅里達(又是你),在佛羅里達的西棕櫚灘,一羣遊手好閒的閒逛者選擇拆掉所有喇叭,然後繼續逗留下去,搞得當地被迫取消了這一計劃……
(真正的流氓不會被區區古典音樂打倒)
還有人說,這些音樂其實只是在“禍水東引”。
商店、地鐵站播放古典音樂就好像一隻鳥在用歌聲標記自己的領地一樣。這些人會覺得“好吧,這地方不是爲我準備的,而是給那些年長的有錢人準備的。”
所以這只是通過某些“特權階級的愛好”趕走了潛在的犯罪者而已,他們還是會跑到別的地方惹事。
也就是所謂的“治標不治本”。
(上流人士的娛樂活動)
感覺這種說法也不是沒有道理,但在找不到更合適的解決辦法之前,優美的古典音樂總是比冰冷的驅趕、圍欄和禁止入內的標語更好一點。
可能這些已經作古的音樂家也沒想到,他們“曲高和寡”的音樂居然還有這種妙用啊……
ref:
https://www.odditycentral.com/news/every-year-this-finnish-city-blasts-classical-music-to-keep-youths-away.html
https://www.police1.com/bizarre/articles/5-things-to-know-about-fighting-crime-with-classical-music-wKqDTRPjOjgxtx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