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民:強監管時代下ESG發展應當擁抱人工智能技術

7月5日,2024貝殼財經年會“ESG強監管時代的機遇與挑戰”主題論壇在京舉行。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以“ESG擁抱AI的新模態”爲題發表演講。他認爲,人工智能(AI)將是解決ESG問題的有效手段和數字化應用。

當前儘管我國社會各界已經對“雙碳”目標達成共識。不過,在實現“雙碳”目標過程中仍需解決諸多問題。如在強監管時代不斷增強之下,漂綠、洗綠、假綠現象層出不窮,如何杜絕相關問題?如何有效地運行碳排放交易權、自願減排量(CCER)等交易系統?

王忠民認爲,AI時代的到來,恰好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併爲ESG未來發展提供有效的技術手段和數字化應用。比較而言,在這次人工智能浪潮來臨時,綠色ESG領域的機器人和大模型相較於其他領域起步較慢。

AI垂直應用可讓ESG領域形成歷史飛躍

“AI大模型提供了一個可以足夠解決複雜的、系統性的精細顆粒度問題的優質基礎工具。”王忠民認爲,借鑑大模型相關LLM(即Large Language Model,大語言模型),可以重新解構爲ESG領域落地應用下垂類的LLM。

在王忠民看來,這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大模型的LLM是多模態語言反映在其他模態當中所形成的數據。而在ESG框架下,第一個“L”換成Local,即當地、落地;第二個“L”換成Living,即活生生的、現實的,當下存在、正在運行的,本地生活、產業、綠色、ESG等領域。

王忠民認爲,正如將AI運用於自動駕駛場景一樣,AI只有在ESG相關領域中落地在可實施的垂直細分場景中,才能夠實現在現實生活、生產過程中的一次歷史性飛躍和進步。若不如此,ESG相關領域就沒有運用到大模型時代具有開源性的最優算力和最優結果。

“AI還可以爲全社會提供最現實生活中最緊迫、最具有社會價值的ESG工具,亦是AI助力通向 ‘雙碳’過程中最根本的落腳點、最根本的下延垂直細分的有效值。”王忠民指出,這可以把積累起來的算力和通用模型放入最具有價值的場景窗口當中。

AI技術可準確感知和計算碳足跡

AI能否破解碳足跡無法被準確感知、採集和計算等問題?對此,王忠民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所謂碳足跡,是在ESG領域中僅碳這一種元素在生產、消費、生活、辦公等場景下,從開採挖掘變爲生產消費品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社會正向結果和排碳所帶來的負向結果。

“目前,最大的模型參數已超過1.5萬億個。而過去在計算碳足跡的長度、顆粒度時從未對如此多的變量進行有效的認知、把握、細化和系統性之間關聯,更不用說是將這些變量系統性地集成和分解,並將其有效地落地於新的應用場景。”王忠民表示,目前ESG相關數據庫均不達標,是因爲數據庫裡面沒有向量,只是在存儲器中放入了社會數據的簡單集合。

王忠民認爲,如果將ESG數據從ESG角度先進行覈算、產生向量數據庫,併產生了基於ESG算法的Token,這纔是讓數據從一盤散沙向更具有ESG應用價值方向邁進。人們在這樣的數據庫中進行查詢時,才能得到真正有用、有價值的數據,並真正將其運用到ESG領域當中。

“需要強調的是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大模型外掛數據庫)。”王忠民進一步指出,RAG中的檢索(Retrieval)是進行不斷回溯、清理、運算,其產生的數據在進行增強(Augmented),最後用於新一代應用(Generation)。而這些數據通過“檢索”進一步即可達到不同維度、不同深度、不同顆粒度的精進,這可讓外掛數據中心變成一個更加理性、清晰、有用的工具。這意味着此時的ESG相關軟件工具、數據庫均向AI智能化大步邁進。

王忠民還指出,如果將企業生產過程中的企業製造執行系統(MES)和企業資源計劃(ERP)全部放在人工智能當中,讓每一種生產要素完成ESG化,可讓生產流程的顆粒度越來越細。即使是生產流程已經完全通過無人操作,AI都可以將生產全流程中的物理性材料和人工技術服務清晰地計入ESG體系。由此,企業的AI流程和管理將成爲企業最重要的崗位。

如果運用AI大模型可以把生產生活認識得十分清楚,就可以將過去的碳足跡認識準確。AI能否把未來地球中的ESG領域碳的方方面面都認知清楚?

對此,王忠民認爲,數字孿生地球或許可以做到。如果使用最優算力形成機器人和大模型並進行計算,最後可模擬得到地球未來的ESG情況,如未來的碳排放、污染情況、河流和空氣的情況。這不僅更有利於避免極端天氣造成的災害,也可以讓未來的ESG一目瞭然。

AI可助力跨境企業降低相關ESG監管所帶來的成本

當前,ESG領域碳關稅成爲不少跨境企業面臨的巨大成本挑戰。如何在全球監管趨嚴的前提下,保證企業利潤和發展?王忠民認爲,AI或許可以有所幫助。

王忠民認爲,可以借鑑跨境電商的全託管和半托管模式。他認爲,如今ESG是全球化問題,同樣會面臨跨境電商遭遇“800美元免關稅懸而未決”的不確定性。比如當前新能源汽車,美國、歐洲等地已以新能源電池相關材料是否符合ESG相關標準爲由增加碳關稅。

“如果企業已形成全球化產業鏈、消費鏈,其全球產業中ESG領域的碳足跡、碳排放如何計算清楚,讓企業可以在全球各類貿易規則下暢通無阻?”王忠民指出,這就需要AI化的跨境碳顧問幫助企業進行相關託管,因爲它可以將各類數據進行準確地分析。

在王忠民看來,我國不僅要內循環,也要參與到全球的貿易發展和產業發展,特別是AI助力ESG領域的發展。

AI可以讓碳交易的調節作用更加有效

今年初,暫停七年後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CCER)高規格重啓。目前每噸碳排放交易價格尚未突破百元大關。對此,王忠民認爲,CCER當前艱難重啓,碳排放權交易價格相對較低,無法真正有效地調動全社會達成“雙碳”目標的積極性。

當前誰能夠成爲價格決定者?在王忠民看來,只有用AI大模型纔可以清晰計算碳排放當中減碳和排碳兩者之間的有效數據,才能夠最終得出最後的碳價,並讓排放者付出這個價格下的社會成本。也只有如此,才能夠調動市場中個人、家庭、企業、產業等各類參與主體的減碳積極性。

“以前的排碳量算不清,就無法讓CCER等碳交易機制真正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王忠民表示,但今天AI大模型可以把ESG市場算得清楚,將各方應該擔當的成本和收益計算準確,這就可以形成今天最準確的社會碳排放權的價格體系,纔可以讓無數人主動且積極參與到減碳的行動當中去。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姜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