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全:當下這5年,會定義下一個100年

宏觀趨勢

大家好,我是王煜全,我分享的主題是“歷史的韻腳,AI革命的未來預測”。

看過去是爲了更好的看懂未來,所以我們專門提出這個說法,叫做歷史的韻腳。

當我們在歷史轉折期的時候,簡單的總結過去,沒有辦法看到未來,只有在一個更宏大的視角上去看,才能真正理解未來的發展。

在這個時代,看懂未來更重要。

因爲今年,大家都在講,今年很困難,你能做到的最好的事情就是不下牌桌!

但是有人就在抱怨,尤其評論區很多人說,我不是自己主動願意下牌桌的。

我們都知道股票投資的規律,當別人恐懼的時候,我們應該貪婪,那現在大家都恐懼了,不應該是我們貪婪一點的時候嗎?

但是我們爲什麼貪婪?爲什麼所有人都可以貪婪?

一、變革時代的啓示:尋找歷史韻腳

1.阿克萊特的小工人:革命來了

先從一個故事開始,我們都知道福特基本上是美國工業革命的,包括美國的科技革命的一個象徵,T型車一度曾經佔了美國汽車銷售的一半,曾一度是美國上市公司的榜首。

當然,也塑造了很多其他公司,包括像沃爾瑪,還有另一個小公司也是因爲福特起來的,但這個公司更值得我們學習,因爲這公司創始人非常年輕,而且沒啥背景。

這個小夥子叫 Jim Casey,我相信大多數人不認識。

他的身世很坎坷,他9歲的時候父親去世,11歲時爲了生計被迫要出去打工掙錢養活家裡人。

11歲小孩能幹什麼活?

早在20世紀初的時候,一九零幾年的時候,那時候美國有大量的移民涌入,城市化進程浩浩蕩蕩,很多城市發展得非常快。

他所在的西雅圖地區,短短几年時間,從8萬多人,擴展到了20多萬人。

而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城市裡的通訊非常不便利:

第一,沒車,交通不方便。

第二,當時電話剛剛興起,而且西雅圖當時的兩個電話系統並沒有相互接通,如果你想在一個越來越大的城市裡找人、想傳個信很麻煩,這時候就出現了一類的叫做傳信公司。

那麼這個傳信公司是幹嘛的呢?

我負責安裝一個電話線,守着一個電話。

如果有人想向他的鄰居傳個信,向他的朋友傳個信,並不是直接找人,而是先給這傳信公司打電話,而且當時電話不普及,所以想傳信的人一般是找個公用電話,打給傳信公司,這公司派一個小孩看着電話去傳信。

十幾歲小孩跑過去傳信,或者騎個自行車傳信,這就是當時的message boy。

11歲的Jim Casey 就開始幹這個傳信,叫 message boy。

這個小孩很聰明,一段時間後,他發現這個事自己也能幹,爲什麼不自己幹呢?

於是他和另一個小夥伴在他19歲時候,找他小夥伴的叔叔借了100美元開始創業,成立了自己的傳信公司。

當時的設備是什麼呢?

租了一間小辦公室,拉了一個電話線,兩個自行車,然後把他的弟弟拉來當第一個 message boy,第一個負責傳信的小朋友就開始開張了。

那是1907年,那時候他19歲,但他卻很資深,已經幹了8年的office message boy。

雖然他當時只有19歲,但他很有頭腦。

他覺得自己不止可以做傳信公司,他想把這些小朋友們變得訓練有素,所以給每個人統一着裝,然後要求有一定的培訓,讓大家待人接物的時候能更好一點。

到1912年聖誕節的時候,他已經擁有了100個message boy,成了一個大公司了。

但故事纔剛剛開始,爲什麼?

他敏銳地意識到這個傳信生意正在走下坡路。

因爲汽車來了,有了車的時候,我在城裡就不需要別人傳訊,可以直接開車去找人了。

另外,電話越來越普及,也不需要人傳信,可以直接打電話溝通。

他發現傳信生意還走下坡路,並且連這個走下坡路的傳信生意都有競爭,爲什麼呢?

當時有人也很先進,用摩托車來傳信就自行車強,那他怎麼辦呢?

他在1913年做了一個決定,將這個摩托車傳信公司收購進來,同時他買了第一輛福特的T型車,這就是他坐在T型車裡的那個圖片。

所以買了T型車以後,他也做了一個轉型。

僅僅傳遞信息肯定是不行了,因爲有了,電話、汽車的信息傳遞,不需要單獨的公司了。

但是什麼傳遞是需要的?包裹。

所以他把重心從過去的信息傳遞轉向了包裹傳遞,爲當時的超市、商場來服務,因爲商場有很多日用品需要遞送到每家每戶,他來幹這個事情。

到了1915年時候,他擁有了四輛福特的T型車來送貨,而且爲了裝包裹方便,他還對當時的車進行了改造。

到1915年的時候,他有了四輛車,5輛摩托車,但是變化來了,他原來的100個message boy只有20個人了。

因爲效率提升了,業務轉型開始發揮效力了。

1919年,他的業務拓展出了西雅圖,走進了加州,到了洛杉磯。

這個時候,他把自己公司的名字改了——UPS。

我們可能知道UPS,但可能並不知道它的創始人曾經是一個19歲的message boy。

而且它沒有任何的技術背景,就是會用技術、會用車、會開車而已。

而且,他很長壽,從19歲開始,他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了55年的CEO,74歲才退休,95歲去世,所以他的一生真的是非常的棒。

那給我們的啓示是什麼?

成功可能並不需要技術。

2.普通人也能創造歷史:人工智能與科技發展

當前,我們都在說人工智能來了會怎麼樣?

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探討的更多的是負面信息,大家擔心人工智能會不會淘汰我。

當你發現人工智能不屬於我,是屬於別人的,那肯定是要對付我的。

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技術是賦能給大家的,所以我們提的是什麼呢?

我們都知道科技發展是分成不同階段的,過去的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是一個個階段。

但在這個科技發展的週期當中,每個週期裡總有一個小階段,它能把機會帶給普通人。

所以我們爲什麼興奮?

因爲現在這個機會正在到來,也就是說普通人能夠利用人工智能這樣先進科技創造新的業務,改變世界的機會正在到來。

難道我們每個人不應該興奮嗎?

後面我會給大家展開講講,我們認爲未來的發展階段,因爲不是憑空的猜想,而是通過對歷史科技推動產業發展的階段總結,我們就會知道未來是什麼。

從這個角度講,我們認爲未來五年會定義將要到來的一個世紀是多麼重要,而且這是屬於我們每個普通人的五年,不需要你是人工智能專家,不需要你是一個大佬級的人物,我們普通人都可以像 Jim Casey 一樣去創造歷史。

當然我們要理解這個歷史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雖然我們可以是普通人,但是我們是要有視野、有眼光,有對未來前瞻思考的普通人。

剛纔我們講的 Jim Casey的故事,他可不只是埋頭送信而已,他想到了未來,想到了發展,這是最重要的。

但是怎麼看清未來,我們就要把視野放的長遠一點,去看整個歷史發展的脈絡,那我們就要回到工業革命的初期,當然回到這個初期,我們也試圖回答一個今天大家都特別緊張的問題,就是人工智能會不會替代我們。

我相信這是一個普遍的擔憂。

當人工智能時代到來,我還有什麼價值。

3.爲什麼一個童工能成爲美國工業革命之父?

我們再看一個例子,還是一個童工出身的人。

其實你會發現,工業革命初期總是彙集那些童工出身的人。

塞繆爾·斯萊特和剛纔說的Jim Casey差不多。

他出生在英國,但是出生的比較早,他從10歲的時候就開始進紡織廠幹活了。

大家會覺得很奇怪,大家一貫的印象是什麼?

紡織廠剝奪了紡織工人的飯碗,就像說今天的人工智能剝奪了很多人的飯碗一樣,大家擔心的是當時的這個紡織廠,把紡織工人飯碗剝奪了。

那爲什麼10歲的小孩返反而可以進紡織廠呢?

其實大家說得對,紡織廠剝奪的是熟練工的飯碗,因爲熟練工所有的技能在紡織機面前不值一提。

但是紡織廠需要工人去運作紡織機,而這個運作門檻其實大大的降低了,以至於當時的招工的普遍標準就是7-14歲。

他14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

父親去世,家裡沒辦法,因爲打工只是掙份錢,家裡就像籤賣身契一樣,把它籤給了那個工廠的廠主當學徒,所以14歲當了學徒。

等到他21歲的時候,1789年,在美國華盛頓正式宣誓就職總統,美國第一任總統上任那一年。

而他在那一年移民到了美國。

彼時,他看到了美國的紡織業將會迅猛發展,因爲那是一個遼闊的新大陸,但他想移民出去並不容易,因爲英國當時和美國正在打科技戰,而當時的科技就是紡織業。

英國對紡織業的出口是嚴防死守。

所有的材料、機械都不許出口到美國,出口將以叛國罪論處,最高可處以絞刑,更別提人才了。

但是他竟然平安的到了美國,爲什麼?

因爲他當時才21歲,沒有人認爲一個21歲的人會是這麼複雜紡織系統的專家,但他已經是專家了,因爲他已經在那工廠裡幹了11年,他做學徒去了解這個機械的性能,已經幹了7年,是真正的專家。

當然他也很聰明,他沒帶任何的資料,所有的東西記在自己腦子裡去了美國。

這一年另一件事發生了,一個美國的富豪叫Mosi Brown,在這一年,他建了一個紡織廠,而且就是學習英國模式建的紡織廠,只不過他建完了以後發現轉不起來。

因爲光有一堆硬設備沒有用,需要把它運轉起來,包括讓工廠的設備能夠調試直到能夠開動,而這需要技能的。

試了半天發現做不到,這時候塞繆爾·斯萊特找到富豪說,我是從英國來的,我經營紡織廠這麼長時間了,我懂所有的技術,你交給我做吧。

大家可以想象一個21歲的年輕人跟別人說,您雖然投入度那麼大,您運轉不了,我來運轉,別人肯定不信。

所以塞繆爾·斯萊特的條件是我幫你來運轉,如果賺了錢,咱倆平分,如果沒做成,我一分不要,這個時候可信度就有了。

因爲富豪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你投入已經下去了,沒人能幫你。

這時候突然有個英國來的人,說我願意幫你做,成了再分錢。

於是在1790年達成了協議。

沒過兩年,工廠就開始盈利了,而且後面的工廠一家接一家開起來,有些工廠就變成塞繆爾·斯萊特自己獨立建設的了。

這就是美國工業革命的起源。

所以曾經的這個14歲的工廠學徒,10歲的打工人,21歲去美國的人,被美國的第七任總統叫Andrew Jackson說這個人是美國工業革命之父。

又一個沒什麼知識、沒什麼背景的人改變世界的例子。

我們從中間能悟到什麼?

這中間有一個普遍規律:也就是說其實技術革命正在降低大家使用技術的門檻,而不是提升了門檻。

所以技術革命確實摧毀了部分依賴自己幹同樣事的飯碗,也就是說過去那些紡織工人是手藝活。

而現在工廠做的事情比紡織工人做的還出色,但他給了那些沒有這個技能的人以機會,你只要掌握這個新技術就好,而這其實和我們前面講的這個 Jim Casey的故事一樣,掌握的是使用技能。

只要你會使用這個技術,就能夠帶來一個新的機會。

所以我們說在這個時點上,我們真正要思考的是未來的機會在哪?

我如何能夠最早的去使用這個技術,從而能夠擁抱這個新的機會。

我們認爲,如果今天你還在焦慮,只說明一件事兒:就是你的思想老了,你已經拒絕學新東西了。

如果你不拒絕學新東西,你應該的是興奮。

所以我們說,就像當年的紡織廠對7歲的孩子開放一樣,我們今天要把自己有一個歸零心態,做回7歲的孩子。

像你第一次進入紡織廠一樣,睜大眼睛看着周圍的設備在那轟轟作響,在那咆哮,在那製造出巨大的產能,你覺得興奮一樣,你需要重新睜開眼睛去看這個世界。

而你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看世界,你會發現世界和我們想的並不一樣,因爲它不是正在被替代,而是正在等待,被你用這個技術去創造。

這纔是新的機會。

當然我們這個機會要稍微回溯一下,就是這個機會的起源在哪?

因爲工業革命到今天,很多底層邏輯是延續的。

所以我們要回到原點,才知道這個革命的底層的邏輯是什麼。

4.工業革命中的規模生產與工人待遇

今天我們大家都在紀念瓦特,因爲他改良了蒸汽機。

英國工業革命師之父是這個人叫阿克萊特。

所以我們一直喊口號說工業革命之父不是瓦特,而是阿克萊特。

爲什麼?

因爲阿克萊特做的事兒纔是工業革命的精髓——規模化生產。

1776年美國建國,英國是瓦特改進了蒸汽機,推出自己的蒸汽機型號。

但是其實在這之前,1765年阿克萊特就推出一個新的系統,叫water frame。

Water frame是一個大型的紡織系統,能夠替代原來傳統的手搖紡織機,完成工業化進程。

包括他自己,後來還有一系列的其他英國紡織廠廠主,建設備的基本上都是water frame。

他建立的標準設備,大家都可以學習。

這個通用技術是他在1765年搞起來的,然後到1769年拿到專利,1771年他建成了廠。

當然他也不只是自己建廠,他也拉了投資人,他的投資人幫他做成了以後,學到了一樣的技能,但估計也有很多東西從他那買的,也建立了自己的廠,這就和斯萊特到了美國先給別人打工,然後建自己廠是一樣的道理。

那他的那個投資合夥人叫Struct,Struct就是當年斯萊特進去幹活工廠的廠主。

所以你看這個歷史,從阿克萊特到他的合夥人,然後把這個技能傳遞給了這個斯萊特,再把它傳遞到美國,一脈相承。

當然爲什麼發生在英國是有它的深刻的原因的。

因爲英國對工程師這種實踐的理論的東西足夠尊重,而法國、歐洲大陸更尊重形而上。

英國叫keep us dirty。

你可以做日常繁重的勞動,做得好也會被尊重的,匠人是會被尊重的,所以這是英國的一個傳統。

但是英國也有和美國很不一樣的地方,這個不一樣的地方在哪?

就是在一八三幾年的時候,狄更斯,著名的英國作家,曾訪問美國,專門去了一個地方叫做洛厄爾小鎮。

這個地方爲什麼去那考察?

因爲這個小鎮是圍繞紡織業建立起來的,就是一個紡織小鎮。

在歐洲,當時的工業革命已經從英國蔓延到了法國,雖然法國比較形而上,鄙視形而下的東西,但畢竟那是能賺錢的,所以還是有很多紡織廠建了起來。

但英國法國都一樣,紡織廠都冒着黑煙,機器聲隆隆作響,非常嘈雜,環境非常惡劣。

裡面還有一堆童工。

連斯萊特到美國以後都沿用這個傳統,招用7-14歲的童工。

結果狄更斯到洛厄爾小鎮發現這個小鎮鳥語花香,沒有濃煙,都是這個藍天綠樹白雲。

而且這個小鎮裡的生活非常和諧,包括這個鎮子上有商店、有宿舍,鎮子上的工作人員都是住在宿舍裡的,還不是我們說的幾個人一屋的集體宿舍,而是一個一個的獨棟的小房子。

甚至當時很多工人學問不夠,不識字,洛厄爾小鎮還專門爲他們開設學校,教他們上學,識字,非常和諧。

所以狄更斯在感慨,對比如此強烈,他說成叫善與惡、光明和陰影。

其實說的就是美國的工業革命,美國的紡織業和英國的紡織業和歐洲的紡織業爲什麼有這麼大差別?

當然我們都知道,歐洲紡織業因爲有負面的印象,所以馬克思在描述這個資本家的時候,用的詞是相當的負面。

如果馬克思和狄更斯一樣去了美國考察,可能就不這麼描述資本家了。

那爲什麼美國發生這件事?

其實也不是因爲他在發善心,它其實也是一脈相承的。

也就是這個斯萊特到了美國以後,他也在招7-14歲的孩子,他發現如果要把孩子留住,要讓工廠能夠持續運轉,不出事兒,最好要善待他,因爲孩子都很小。

你要教他手藝,你要保護他,同時你要讓他能夠住宿,他才能待得下。

此外,美國和英國環境是不一樣的,美國建廠在郊外,英國都是在城裡,如果連住宿都不管,沒有住宿地,大家就不來了。

所以斯萊特已經在英國改善出了一套系統,包括有宿舍、有教育、要照顧每個人,要讓他們心情愉快。

這背後的邏輯其實也很清晰,就是你那個工廠生產的效率,每一個機器生產的效率遠大於一個人,甚至屬大於100個人。

如果因爲人的原因,這個設備停轉,你的損失會非常大,所以最好的辦法是什麼?

善待工人,讓你的設備持續運轉,工廠的盈利反倒是最大的。

這個思想就一直延續到了我們叫洛爾小鎮。

5.洛爾小鎮的歷史與產業縱向整合

洛爾小鎮的建成是紀念一個人叫Francis Loyal,就用它的名字命名的。

這就是美國企業家的特點了,和英國的不一樣。

剛纔我們講了兩個童工的例子,當然一開始那個Jim Casey也是在美國成功。

但這個Francis Loyal不一樣,他是哈佛畢業生,背景很好,而且他很幸運。

他爸爸也去世了,但他爸爸去世他都已經成年了,而且他爸爸有遺產。

除了自己生意以外,他用這筆遺產開始投資紡織業。

這之前他是做這個亞洲貿易的,尤其中國的貿易,它在波士頓做的最大。

但是因爲他有資金實力,所以開始投資紡織業。

投資紡織業以後,他受到一點小刺激,因爲當時是英法戰爭的背景。

英國、法國正在交戰,所以英法都想搶美國的船。

因爲運輸的時候,英法交戰都想限制對方的貿易,所以美國和英國和法國都有貿易,結果就變成法國人扣英國人和美國人的船,英國人也扣美國人的船。

英國人更過分,因爲他覺得美國人是我殖民地的子民,所以你應該是被我英國人管的,所以甚至會強徵這些扣了船的這個美國人,入伍加入英軍去打法軍。

美國人受不了了,所以在1807年的時候有一個禁令,禁止這海洋貿易,我不跟你做了。

禁止海洋貿易本來是想保護美國不受侵犯,但實際結果是美國自己的貿易大受影響。

因爲美國當時不夠發達,需要依靠歐洲大陸的貿易,這個時候Francis Loyal作爲一個商人。

他敏銳地認識到美國需發展本土獨立紡織業以避免貿易戰受限,於是決定進行產業縱向整合,即從紡織到織布再到成衣一體化。

爲此他前往英國和法國考察紡織廠,期間趕上了1812年英美第二次獨立戰爭,發現打仗後趕緊繞道回國。

1814年回到美國,1817年成立波士頓製造公司(美國製造公司)專注縱向整合紡織產業。然而他很不幸,1815年公司成立後,他於1817年去世。

但因爲他拉了很多投資人一起做,系統得以留存。

他的投資合作伙伴沿用模式繼續運營公司,並在1822年將公司遷到新址,把新地方命名爲loyal,該地在波士頓往北一點點。

爲紀念他,其最早建立公司的地址叫威森,現在叫威森羅奧系統,該系統是產業縱向整合且大包大攬,工廠裡有各種設施,包括爲年輕女孩提供工作機會,甚至全家都可被僱用,系統內有學校、宿舍、商店等。

這個系統之所以能成功,並非因爲美國資本家比英國資本家更善良。

以美國工業革命之父斯勒特爲例,他1789年到美國,1790年代開始建此係統,十年後有好幾個廠,但1822年美國第一次工人罷工就是衝着他,說明他也並非完全善良,而是爲從工人身上多賺錢,同時也是爲保障規模生產達到最大產出。

6.工業革命動力變遷與核心理念

工業革命的核心是規模生產,而瓦特蒸汽機並非規模生產的最好動力。

美國工業革命吸引了很多目光,而這被認爲是世界的未來。

在一八五幾年美國舉辦世界博覽會,當時總統格蘭特和歐洲、巴西皇帝一起爲展覽會揭幕,揭幕式上啓動巨大蒸汽機帶動長34公里的博覽會上的整個系統傳動。

蒸汽機輸出機械動力,需用曲軸連桿、軸承等硬動力傳輸方式連接,若帶動某個環節還需留出齒輪咬合,非常複雜且難控制。

而後來真正規模化的動力來源是電力,因爲電線是軟的,可隨意佈置,插頭一插動力就來,所以蒸汽機從來就沒有成爲工廠生產的主流動力。

工業革命的核心是規模生產,當時規模生產的主流動力是水力,比如英國沿水而建的紡織廠以及美國波士頓旁邊的兵工廠spring field,在一八一幾年的時候,靠溪水做動力,一年能生產6萬條槍,而非蒸汽機。

工業革命以瓦特當標誌選錯了對象,真正應選的標誌是阿克萊特,但其紡織業標準化難以複製,工業革命啓動是一個思想而非具體技術,真正的具體技術如流水線是福特發明的。

7.工業革命後造富規則變遷

工業革命後全世界造富規則改變,此前財富增長積累緩慢,靠種地積累財富有限,想成鉅富只能靠戰爭、掠奪,工業革命前世界戰爭多,鉅富們都是暴力集團首腦,包括草原牧民,如成吉思汗以及中國皇帝這種暴力集團的大老闆。

工業革命後造富規則改變,真正成爲鉅富的是科技企業家,利用前沿科技進行規模化生產並銷售給所有人。

阿克萊特是當時英國鉅富之一,但並非、首富,當時英國首富是販賣毛皮的商人。

隨着時間發展,到福特成爲首富,這體現了模式的清晰化。

8.蒸汽機革新與運輸業的發展

英國是工業革命起源地,卻被美國超越,原因在於瓦特蒸汽機的貢獻不在規模生產而在規模市場覆蓋上,這靠火車和輪船實現。

1776年瓦特改良蒸汽機,有個工程師威廉・摩多克,蒸汽機動力輸出是線性往復的,主要用於替代紐康門蒸汽機,瓦特的銷售策略是專找已安裝紐康門蒸汽機的用戶,如煤礦主,幫其免費拆掉紐康門蒸汽機換上瓦特蒸汽機,使用免費,一年後根據節省的費用劈一半作爲報酬,因爲英國盛產煤炭,煤礦需抽水,雖然紐康門蒸汽機效率低但煤礦能承擔得起,而瓦特蒸汽機可節省費用。

瓦特蒸汽機的銷售策略是替代紐康門蒸汽機,其工程師威廉・摩多克想把往復運動變爲循環運動以驅動輪子造車,但被瓦特警告動力不足,必須先搞定高壓蒸汽機。

1801年,Trivia seek發明高壓蒸汽機,二十多年後火車和汽車出現。1825 年和1830年,Steven森實現火車商業運營,他在鐵軌上註冊專利使鐵軌耐用,此爲商業火車與傳統火車的區別。

高壓蒸汽機發明者得罪了瓦特,瓦特起訴其侵權,雖然這一次是炸是操作失誤,但瓦特借題發揮,最後發明者繞開瓦特專利造出新蒸汽機,因用於火車輪船而改變世界,使運輸無所不在。

9.英國的全球農業佈局及其影響

當時英國僅解決了紡織品規模製造,輪船火車使運輸能力高於生產能力,英國讓美國種棉花並強制控制貿易,還在非洲、印度等地種植咖啡、茶葉等,由英國東印度公司統購統銷,但產品單調且依賴地方易致地方獨立,美國因此建紡織廠控制棉花運輸而脫鉤英國。

英國完成市場覆蓋,要實現規模生產到處可見需解決複雜產品規模生產。

10.工業革命中的規模化生產:從福特的創新談起

福特在1902年造賽車跑贏吸引投資,1903年建福特工廠,1908年生產出T型車,其核心是流水線,1908年新車售價825美金,1913年實現移動流水線,即車動工人不動,每個環節工人固定。

1913年的移動流水線進一步降低成本,到1916年實現電力化,當時對於電力化存在外接電源和內部發電的爭論,福特先採用內部發電,用9臺兩三層樓高的巨大蒸汽機專門發電來驅動流水線操作,即不是用蒸汽機直接傳輸動力,而是傳輸電力轉換成動力。

十年後的1926年,外接動力成爲主流,內部發電的蒸汽機僅用了十年就被潮流淘汰。

由此可見,雖然各個行業的流水線不一樣,但設計和開發流水線的思想是可以學習的。

在1920年代美國被稱爲“咆哮的二十年代”,複雜產品開始大量產出,比如GE崛起,發現廚房領域可開發,有烤爐、冰箱、烤麪包機、洗衣機、洗碗機等產品,這些產品都需要規模化生產。

11.美國工業化進程及對工人待遇的轉變

真正解決大範圍規模化生產是在美國而非英國,英國雖有蒸汽機提供持續動力和阿克萊特的規模生產思想,但兩者未有效咬合,而美國實現了複雜產品用電力做持續動力。歐洲大陸貢獻了超大規模性的理念,美國因其地域大,更多發展本國鐵路和公路。

十九世紀末美國大建鐵路有鐵路大王和鋼鐵大王,二十世紀二戰後美國從德國得到啓發大建高速公路,同時大建郊區住宅,美國向城郊遷移並非一直如此,沒車時只能住城裡。

20世紀初美國大量移民涌入時都住城裡,真正向郊區遷移是在二戰後。

一方面美國從二戰吸取教訓大搞高速公路,另一方面安置二戰退伍老兵,給予他們幾乎無息的貸款購房。

同時,福特爲讓產品有銷售,首創一天五美金工作制,使得工人幹72天活能買一輛車。

福特反對工會,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1932年他被迫削減工人工資引發罷工,他強硬鎮壓導致數十人受傷、5人死亡。直到1941年二戰開打,在太太勸說下與工會妥協,發現妥協後能更好與通用汽車競爭,其思考覈心是自己的生意。

12.建房與美國經濟的關聯

建房子是爲安置人,如利維特小鎮學工業革命精髓進行標準化製造迅速建房,建房成爲美國經濟振興關鍵點是因爲建房帶來需求,房子建成後需要填入各種產品,如冰箱、洗衣機等。

產品來自大量能夠規模化生產的企業,價格不貴,人們買房後會在房子裡放置衆多商品,使得整體市場迅速擴大,這是美國振興的原因。

後來到了1958年,二戰後美蘇關係有一段緩和期,爲加深瞭解,雙方決定互相辦展覽,1959年6月蘇聯在紐約辦展展示其高科技及爲全人類福利的成就。

7月美國在莫斯科辦展展示冰箱、洗衣機、汽車、音響、電影院等娛樂相關產品。當時美國副總統尼克松前往蘇聯,赫魯曉夫接待,兩人在美展場門口(一個展示美國廚房和家居環境、能塞很多電器的地方)展開辯論。

赫魯曉夫懷疑美國普通家庭不可能什麼都有,尼克松則稱美國普通家庭確實如此。

美國駐蘇聯大使提醒尼克松美國是理想主義者而蘇聯是庸俗現實主義者,但討論中發現尼克松講得很現實,赫魯曉夫也一樣。

尼克松強調美國每個人有冰箱、電視,還稱自由是有自由選擇各種商品的權利,聽起來世俗,但美國確實繁榮起來了。而只強調理想、缺乏物質基礎的國家衰敗下去,因爲規模消費是產業增長、經濟增長的核心原因之一。

所以需要規模生產、規模的市場覆蓋以傳遞商品和規模消費來使用商品,三者具備經濟就會繁榮,而經濟繁榮會帶來中產階級。

中產階級是實現規模生產、規模市場覆蓋和規模消費的關鍵,他們既是生產者和傳遞者,也是消費者。

一個國家的實力強盛取決於中產階級的規模,因爲他們有足夠的消費能力,能驅動生產、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所以國家強盛的指標是中產階級。

如今美國令人擔心的是中產階級在萎縮,中國面臨的挑戰是打造強大的中產階級。工業革命造成了各國普遍富裕,中產階級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但美國在發展中出現了 1929 年大蕭條這樣的嚴重問題,需要對此進行解釋。

13.大蕭條後經濟週期與科技創新影響

權威人士達利奧認爲,大蕭條等重大危機標誌着國家從繁榮走向衰退,國家通常經歷從百廢待興到興起繁榮再到慢慢衰落,最後出現危機,呈現“成、住、壞、空”的環節。

大危機的出現意味着國家經濟出現重大問題,跌落低谷,要等到下一輪經濟週期才能再次繁榮起來。

大蕭條後雖緊接着是二戰,但二戰後美國從1945年到70年代初迎來空前繁榮,GDP高速增長且趕超蘇聯,同時貧富分化逐年降低。70年代初後貧富分化又逐漸升高,如今美國貧富分化到新高點,但按規律未來一段時間貧富分化可能會重新降低迴來。

對此還有另一個解釋,卡洛塔・佩雷斯是熊彼特的真正衣鉢傳人,他用定量、系統的方式解釋了科技創新(包括顛覆性創新、破壞性創新)如何推動社會發展,其中有一條是新技術融入社會總有一個衰退期,當人們歡呼新技術了不起時會過高估計其帶來的變化,可能造成鬱金香花球事件,破滅後進入低谷,之後科技會飛入尋常百姓家,造成經濟的真正繁榮。

技術發展總有低谷出現,這是普遍規律,工業革命那次因核心三要素彙集是大飛躍,之前有大裂谷。克勞德・派瑞斯的解釋更接近事實,能解釋二戰後美國的騰飛。

如今我們處在數字革命的半個週期,數字革命的前一半可能會面臨大裂谷階段,可能在2029年,雖不是完全確定,但可能有衝擊,原因是人們可能高估人工智能給社會帶來的轉變。

1929年曾出過問題,如今過去幾年美國利率在5%左右,1928年美國銀行利率也是5%。

現在美國利率5%時股市不活躍,若利率恢復到5%而股市依然活躍,可能是危險信號,類似1929年情況,但目前不用擔心。

14.安迪·沃霍爾與美國的平民文化

上一個週期結束後留下一些遺產,這些遺產與美國的調性契合,美國平民文化有很深根基,從惠特曼的《草葉集》到斯布林斯廷的搖滾,蔓延到藝術界和產業界,如美國人造車造野馬而非蘭博基尼。

安迪・沃霍爾總結美國文化,認爲看電視喝可樂,總統和普通人喝的可樂一樣,再多錢也買不到比街角乞丐更好的可樂,他認爲這是美國的偉大之處,但說話者認爲這並非美國的偉大之處。

規模化生產的野馬發動機不一定比蘭博基尼發動機差,蘭博基尼優勢更多靠調教,而發動機本身規模化生產可能更勝一籌。

安迪・沃霍爾是第一個敏感意識到工業革命價值在於普羅大衆和廣泛推廣的人,他在 1963 年在紐約設立自己的工作室,取名爲“factory”(工廠)。

1964年他在紐約舉辦標誌性展覽“super market exhibition”(超級市場展覽),他把大家避之不及的詞用於自己的藝術品,公然宣稱自己的藝術叫 “business art”(生意藝術),藝術家通常討厭銅臭氣,但也有像畢加索那樣想辦法掙錢的。

他明確指出,若要讓普羅大衆消費得起,就必須標價,因爲若不標價,就無法通過商業手段讓所有人都能獲取。

商業是有積極意義的,沒有商業,衆多先進科技就無法走進尋常百姓家,所以他要做的就是將藝術商品化。

這是一種顛覆,這種顛覆從工業革命角度來看,當通過規模生產、規模銷售和規模消費的方式能夠獲得優勢時,這種優勢本身會演變成一種文化,人們會倡導規模生產是好的,安迪·沃霍爾就是這種文化的倡導者,最終會形成文化認同。

15.人類進化與文化接受的關係

當工業革命的成效充分顯現,美國經濟蓬勃發展後,歐洲人就不再嘲笑美國人了。在此之前,歐洲人是鄙視美國人的,認爲他們沒文化。

但當美國經濟繁榮起來,美國的那種粗獷、不拘小節的特點也開始受到尊重。

比如奧巴馬擔任總統時,接見國內賓客時把腳翹在桌子上,中國人會覺得這樣很失禮,歐洲人更會這麼認爲,但美國人卻覺得正常,因爲他們覺得這些不是成敗的關鍵,只尊重對成敗起關鍵作用的因素,不看重這些小節。

而且文化認同有時會泛化,比如提到美國生活方式,人們會把麥當勞、肯德基都涵蓋進去。當我們尊重西方的商業習慣和市場規則時,會發現大家不約而同地穿上了西裝。

西裝並不能促進我們遵守市場或商業規則,可我們爲什麼要穿呢?

因爲西裝是文化的一部分,當我們對別人的成就心懷敬仰時,就會開始接受他們的文化,而這種文化裡有些因素是成就產生的原因,有些則未必,但我們會全盤接受,這是一種規律。

說到進化,人類進化有其獨特之處,和其他物種不同,自然進化往往是以一個物種消滅另一個物種爲結果,而人類進化是以一個文化羣體接受另一個羣體的文化而告終。

這種方式更加溫和,不是血腥的殺戮,這也是人類能夠持續進化的原因。

因爲人類只要起點不斷提高,持續接受先進的事物,甚至在接受達到一定程度後還能創造出先進的東西。

我們都經歷過這樣的過程,改革開放之前,我們起點很低,對市場經濟一無所知,比如我剛畢業做諮詢時,很多市場經營術語都不懂,那時也沒有 MBA,都是邊學邊實踐。

慢慢地,我們不僅學會了這些,還開始創造新的東西,甚至有了反向的文化輸出,比如TikTok、黑悟空等。原本是西方在文化方面佔據優勢,現在我們開始輸出了。

後面的理論探討部分,我們會進一步研究中國文化應如何輸出,以及中國文化輸出在中國全球化進程中應承擔何種角色。

中國全球化面臨諸多困境,這與缺乏文化輸出有很大關係。在商業方面,我們雖有成功之處,但這些成功並未在文化層面得到認同,甚至還遭遇敵視,典型的例子就是紀錄片《美國工廠》。

曹德旺在美國建廠時,將美國工人請到中國參觀,本想展示中國人的勤奮,像996、內卷體現出的認真工作態度,但美國人看後卻被嚇到了,他們認爲這種工作方式不人道,覺得應該悠閒地生活,不應爲工作犧牲生活,於是產生了文化衝突。

所以,如何將自身的先進性包裝成一種能讓對方接受的文化,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後續我們會進一步探討。

在全球化方面,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對象,日本的全球化經驗就有很多可取之處。美國的全球化是從高處走向低處,即從領先地位向落後地區拓展;而日本往歐美的全球化是從低往高走,在七八十年代,日本產品在美國曾被視爲低價低質的廉價貨。

我們要學習日本在這種情況下的全球化經驗,稻盛和夫就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對象,他在美國建廠時也遇到過類似問題。曹德旺也信佛,其實應該好好學習稻盛和夫在美國建廠時是如何講述自身故事的。

工業革命這一輪的週期基本上已經結束了。

然而,其演進過程並未就此終止,即便對於實體產品生產、規模生產而言也是如此。

16.廚房辯論後消費與科技的發展脈絡

原因很簡單,就拿尼克松和赫魯曉夫的廚房辯論來說,由於是公開辯論且通過電視直播,尼克松在辯論過程中說出了不少金句。

其中有兩句我特別喜歡,一句是他提到我們的消費能力是無止境的,也就是說,即便科技有時會存在研發停滯期,在一段時間內沒有新的發展,但消費能力卻不一樣,只要能提供更好的產品,消費者就會立刻進行消費,這種消費需求是無窮無盡的。

另外一句是他說今天的奢侈品將會是明天的必需品。這就給大家指明瞭一個方向,先去製造奢侈品,然後將其普及開來,讓原本人人都渴望擁有的奢侈品變得觸手可及,如此一來,市場也就隨之而來了。

這意味着只要能夠精準地抓住消費、把握需求,那麼這個市場就可以實現無限持續的增長,這便是相關的理論依據。

我們說要抓住消費、抓住需求,而這背後有兩條主線奠定了如今的整體基礎,甚至促使了從工業革命的規模化生產向數字革命的規模化服務轉變。

我們認爲這種轉變是由兩條線造成的,其中一條線涉及一個叫安戈巴德(Douglas Engelbart)的人。

安戈巴德在1957年就進入了一個名爲SRI(斯坦福研究機構)的地方,這是斯坦福的一個非營利研究機構,主要從事商業轉化方面的工作。

大家可能對它不太熟悉,但它所發明的東西大家肯定很熟悉。

在1968年,它做了一次展示,這次展示如今被稱作“the mother of all demos”(所有展示之母),因爲這是人類首次對計算機產品進行的系統展示,像圖形界面、鼠標操作系統等等一系列如今計算機產業常見的元素都是由這次展示奠定基礎的,甚至網線等小細節也都涵蓋在內,所以它被認爲是奠定了當今很多計算機產業基礎的一次展覽。

當了解到這個情況時,就會產生一個疑問。大家都記得另一個故事,就是喬布斯的蘋果公司因爲接受了施樂公司的投資,施樂公司有個研究院叫施樂研究院(park)。

由於投資關係,喬布斯被邀請到施樂研究院參觀,施樂研究院對這位新興企業的CEO進行了隆重接待,並展示了各種各樣的科研成果,包括圖形界面、鼠標以及很多其他東西。

之後,這些成果就被應用到了蘋果的蘋果2產品中,從而讓全世界都接受了這些技術。

大家發現其中的差別了嗎?

這些技術原本不是SRI的嗎?怎麼就到了施樂公司那裡呢?

原來是在1970年的時候,好幾個SRI的員工因爲和老闆意見不合,就跑到施樂公司去了,還帶着科技成果一起過去的。

1973年,施樂公司就做出了他們自己的個人計算機,雖然當時不叫PC,但已經是帶有圖形界面和鼠標的很先進的個人計算機了。

然而,施樂公司的情況比較特殊,施樂研究院(park)製造了幾千臺設備,但這些設備僅供內部員工使用,包括研究院自身使用了很多,施樂公司其他部門使用了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捐給了高校,由於數量僅有幾千臺,沒有進行商業化,這纔有了後續的故事。

蘋果公司接手了其中一部分成果,並將其商業化,打造出了蘋果2。而這一切的源頭是安格巴特這個人,他是個天才。他在1957年加入SRI,1962年發表了一篇文章,同時成立了一個機構。

他的文章是《argument of human interact》,翻譯過來就是“人類智力的增強”。我們在得到的課程裡講過未來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是“人類增強”(human augmentation),其中最重要的方向是“智能增強”(integra mentation),就是讓人類智力變得更強。

所以現在討論人和人工智能的智能之爭還爲時尚早,因爲人的智能還未增強,等增強之後再討論這個問題才更有意義。

17.人類增強與智能系統的未來

人類從來就是利用工具的動物,人工智能是我們的工具,不需要擔心它是敵是友的問題。

在那個時候,安格巴特就在思考能否將電腦網絡設計成人類的外腦,這就是“電腦”名稱的由來。

當然,後面我們會講到安格巴特的思想來源是另一個人——萬尼瓦爾·布什,他是受到這個人的影響逐步發展起來的。

另外,這裡還有個有趣的點。1968年他展示了一個東西,學名是“XY position indicator for display system”,即顯示屏上的位置指示器,大家猜是什麼?

其實就是我們今天俗稱的鼠標,這是1968年正式對外公佈的名稱,所以可以確定喬布斯的蘋果產品相關技術是借鑑了這裡的成果,只不過不是直接從安格巴特這裡獲取的,而是從施樂研究院(park)那裡獲取的。

還有一個人是威廉姆·沙克利,他非常有名,尤其是在硅谷發展歷程中,他有着重要地位,硅谷的發展至少有一半與他相關,另一半則與互聯網相關。

先講威廉姆·沙克利,他是個天才人物,一畢業就進入大名鼎鼎的貝爾實驗室,從事凝固態物理方面的研究。二戰期間,他曾參與指導B-29轟炸機的訓練系統,還在1945年應美國軍方邀請做了一項研究,關於美國若打到日本本土可能帶來的傷亡情況。

研究表明,日本人會堅決頑抗,預計日本可能會死掉500萬到1000萬人,而美國可能會有大概400萬的傷亡,其中約40-80萬的死亡。

基於此,美國最終決定投擲兩顆原子彈,而執行投擲任務的B-29轟炸機就是他曾參與訓練的。

戰後,沙克利迴歸科研,於1949年搞出晶體管原理,1950年申請專利,1951年拿出實際產品,1956年憑藉此項成果獲得諾貝爾獎。

同年,他憑藉積累的聲譽在硅谷新辦了一個研究院,即肖克利半導體研究院。但他性格極端偏執,比如公司秘書手劃傷,他就認爲有人想害秘書,還對員工使用測謊儀,導致手下精兵強將中的八位優秀人才叛逃出去,成立了仙童半導體,這便是硅谷的起源。

這八個人中包括提出摩爾定律的摩爾等人,其中摩爾和另一個人以及安迪·格魯夫共同創造了Intel,不過安迪·格魯夫沒在沙克利手下幹過,他還寫了《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一書,這對那兩位從沙克利手下叛逃的創始人來說頗具諷刺意味。

從美國科技發展的整體情況來看,逐漸意識到研究的重要性,因爲僅有產品流水線和規模生產還不夠,要持續滿足需求、推出新產品就得依靠科研主導。

早期科研主力是研究院,雖能招來優秀人才,但效率極低。直到1980年的拜杜法案出臺,改變了這種狀況,由高校負責科研,小的科技創新公司完成產品轉化,效率得以大幅提升。

如今很多著名公司,如英偉達、伊魯米娜等都是通過從高校獲取專利等方式成立的,創新問題在這條線上得到了解決。

另一條重要的發展線是由另外一些人開啓的IT產業方向。從半導體逐漸發展到IT產業,而IT產業開啓的思想源頭來自萬尼瓦爾·布什。

他是個非常了不起的人,年輕時就展現出非凡能力。

1922年他隨便成立的一家公司後來成爲著名的軍火承包商雷神公司。

1932年,40歲出頭的他成爲MIT的副校長和工程學院院長。

1938年,二戰期間,他直接向羅斯福總統提建議,鑑於一戰時美國軍方和科研協調極差,他寫了一頁紙的建議並面談半小時,羅斯福簽字認可後成立了美國科學界和軍方的協調辦公室,他擔任負責人,這後來成爲NASA的前身。

1940年,他被羅斯福委任負責先進武器製造,包括原子彈相關事宜,可說是曼哈頓計劃的最早負責人,資歷深厚。

1945年,萬尼瓦爾·布什做了兩件對歷史有深遠影響的事。

第一,近兩年美國打科技戰提及的無盡前沿法案,其源頭是1945年萬尼瓦爾·布什寫的《科學:無盡的前沿》報告,他認爲科學是必須守住的無盡前沿。

該報告交給當時升任總統的杜魯門後,直接促使1955年美國成立國家科學基金會,原本他建議贊助應包含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但一幫學者討論後只贊助基礎研究,導致後來美國科學基金會只贊助基礎研究,應用轉化不暢,纔有了後來的拜杜法案,讓小公司完成轉化。

而這一情況也給了中國機會,因爲小公司轉化後與美國大公司對接不上,卻能和中國的OEM企業對接,爲中國科技發展留下了一線生機。

若當初按照萬尼瓦爾·布什的思路,高校既負責基礎又負責應用研究並直接與美國大公司對接,可能如今美國就少了很多小公司,中國科技崛起也會困難許多。

很多歷史發展方向在不經意間就發生了轉變,這是難以事先預料的。比如 1980年拜登法案出臺,致使跨國公司失去競爭優勢,美國人也不會料到這個法案會對本國大公司產生如此負面的影響。

另外,1945年出版的一篇名爲《as we may think》的短文,爲恩格爾巴特鼠標圖形界面的設計思想提供了。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明確提出了未來圖形界面、互聯網、萬維網的超鏈接結構、數字圖書館以及語音識別等一系列概念。其核心思想是通過增強人類智力,將人類知識彙集起來,形成人類的“外腦”。

不過,受歷史侷限性影響,作者沒料到在知識彙集之後,不僅形成了“外腦”,還能通過對知識的提煉分析,藉助人工智能讓智能系統在人體之外產生。這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由此可見,轉型往往在人們不經意間悄然發生,比如研發領域的轉型、電子產業和IT產業的轉型。

18.IBM PC部門主管Estrich的貢獻及其對IT產業的影響

IT產業轉型後有三件事奠定了如今人工智能的基礎,其中之一是PC的廣泛使用。通常人們會將功勞歸於蘋果2或比爾·蓋茨的DOS系統,但實際上真正的功臣是Estrich,不過大多數人並不認識他,這是因爲他很年輕就因車禍離世了。

1980年,他被任命爲IBM的一個部門主管,此次任命可以說是臨危受命。1973年施樂推出了自己的PC但未上市,之後蘋果借鑑相關經驗迅速推出了蘋果2,還有一家叫commode l的公司也推出了產品,小型計算機和微型計算機開始興起,市場規模日益擴大。

而IBM此前一直致力於大型機業務,此時他們也察覺到了危機,他們並不愚鈍,決定應戰。不過他們明白自身內部效率低下,靠內部應對挑戰是不行的。

於是當時的CEO做出決定,任命他負責一個獨立部門,負責IBM的研發,並授予他全面權力,允許他自由選擇合作伙伴,不侷限於公司內部。

在選擇外部合作對象時,對於操作系統而言,芯片選擇了英特爾的8088芯片。

在選擇操作系統時,他一開始找了一家大公司,沒想到這個公司的老闆度假去了,只派了個律師來談,這讓他非常生氣。於是他決定找一家年輕有活力的小公司,這家公司叫微軟。

很多媒體上所講的故事版本是錯誤的,比如流傳比爾蓋茨因爲母親是IBM董事纔得到做DOS系統的機會,真實情況並非如此。

IBM難得有一次獨立操作的機會,是負責這個項目的人選中了比爾蓋茨和DOS系統。而且DOS系統是歷史上第一個可兼容、可擴展的系統,這改變了以往的計算機使用模式,像後來我們能自由購買內存條插入電腦,在這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蘋果2則有所不同,喬布斯的理念比較封閉。1980年他被任命爲部門負責人,到1981年就做出了產品,價格僅爲1565美元,而當時IBM最便宜的產品要賣1萬美元,IBM競爭對手阻擊IBM所設的價格都有6000多美元。

這個產品一經推出就大賣,從1981年至1983年,年銷量達75萬臺,到1984年,PC事業部的年收入達到40億美金,而當時蘋果的年收入僅20億美金,IBM的PC事業部收入是蘋果的兩倍。這使得蘋果在1984年想要挖走他。

然而歷史充滿戲劇性,一方面他沒有答應蘋果;另一方面,本來或許有更多爭取的機會,但1985年他因飛機失事離世。他完成了人類歷史上意義非凡的轉變,造就瞭如今開放的PC系統乃至開放的IT系統。

設想一下,如果他沒有去世,且喬布斯三顧茅廬將他招攬過去,那麼首先,喬布斯就不用招募百事可樂公司的CEO,也就不會有後來喬布斯被踢出蘋果這一情況。

其次,從蘋果2到蘋果3、蘋果4可能就會變成開放系統,如今的局面也許就不是封閉系統和開放系統的競爭,而是兩個開放系統相互競爭,世界格局或許會大不相同。

但歷史無法假設,這個人非常值得我們銘記。

PC的普及產生了一個重要影響,即我們所有的經驗都能被記錄下來,並且實現數字化,變得更易於存儲和分享。

19.互聯網發展與Netscape的崛起

不過,若要真正實現存儲和分享,還要提到另一個人,隨着時間推移,大家對這個人會越來越熟悉,因爲他是當今人們熟知的人物——馬克·安德森。

我們稱他爲“捅破互聯網窗戶紙的人”。此前,人們一直紀念蒂姆·伯納斯 - 李(tim berner lee),是他擬定了3W框架並免費公開給所有人使用,不收專利費,這對人類知識的知識產權而言意義重大。但實際上,這其中並非沒有商業發展空間。

這個人做了一件簡單卻極具影響力的事,由於當時3W架構主要搭建在服務器上,以各個大學或大型學術機構爲節點,都是在服務器上操作。他把服務器版本改造成了PC版。

我在1993年上網,印象深刻,當時用一臺舊蘋果電腦,瀏覽器叫magic,它是歷史上第一個互聯網瀏覽器。當時的圖形界面沒多少圖形,只有一行字,但有超文本,字中有亮色的地方可以點擊,點擊後能跳轉到另一個頁面。這就是他最早做出的成果。

這個成果出現後,技術發展的主旋律是降低門檻,互聯網使用門檻一下子降低了,PC都能接入,而且上網後內容跳轉不需要專業知識,只需點擊就行。

互聯網內容暴增,之後互聯網的歷史大幕就此拉開。

另一位名人麥特卡夫這樣評價馬克德森,他說馬克德森做出的Music瀏覽器讓數百萬人瞬間覺得上網比滿足基本生理需求還重要,他創造了互聯網歷史,並且還能從中盈利,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1993年馬克德森在學校做出了Magic瀏覽器,當時是免費版本,很快就受到關注。他一畢業就被吸引到硅谷,有投資人找他一起製作商業版本,也就是Nescafe。

之後Nescafe和微軟展開激烈競爭,雖然微軟因反壟斷法案敗訴,但Nescafe也受到很大影響。

不過馬克德森運氣很好,1993年做出Netscape,1995年公司就上市了。最厲害的是在1999年,因爲2000年互聯網泡沫就破裂了,他在泡沫破滅之前,以43億美元將自己的公司賣給了AOL。

AOL是一個互聯網接入提供商,它的內容一度超過其他互聯網內容,因爲它聚集了上百萬通過AOL接入互聯網的用戶,這些用戶的內容都聚集在AOL網站上。

20.Jeff Hawkins對無線互聯網和智能設備的貢獻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現在經常簡單地把無線互聯網當作互聯網的延伸,認爲只是可以移動罷了,但實際上無線互聯網和互聯網有着本質的區別。

在無線互聯網發展歷程中,我們大多會紀念喬布斯,但也不應忘記另外一個人——讀博士學位時,他和博士導師談及自己想研究人傑夫·霍金斯。因爲他是世界上第一臺智能手機以及第一臺掌上電腦(主要指PDA, iPad這類設備的早期形態)的發明人,早在1992年他就發明了PDA。

諸多無線互聯網的思路定義以及功能實現都是由他開啓的,就如同當年鼠標的情況一樣,喬布斯扮演的是普及者角色,而非原創者。

此外,傑夫·霍金斯還有一段有趣經歷。他原本是想研究人類智能的,在攻讀博士學位時,他和博士導師談及自己想研究人類智能的想法,然而博士導師並不認可他的研究方向,認爲此路不通,當時還未興起如今的卷積神經網絡潮流,像傑夫·雷·欣頓(Jeff Re Hinton)那樣研究類似方向的人也被導師拒絕,處境頗爲悲催。

傑夫·霍金斯一氣之下投身產業界進行創業,並且取得了成功。

2002年,他自掏腰包3000萬美金成立了一個名爲紅木腦科學研究研究所(Red Wu Institute)的私人研究所。

但由於研究所運營花費過高,到2005年,也就是三年之後,他將研究所捐贈給了伯克利,如今伯克利的腦科研究院有一半是得益於他的捐贈,同時相關研究成果也保留了下來。

順便說一下,我不擔心當前通用人工智能能夠很快實現,原因在於人類智能的機理都還沒徹底搞清楚,連其原理都不明確,又談何超越呢?

而傑夫·霍金斯算是距離搞清楚人類智能機理較近的人之一,他在PC時代、移動時代以及智能時代都一直在持續進行相關研究,起到了承前啓後的作用。

另外,當下人工智能的大爆發也值得關注。這一輪爆發主要是因爲OpenAI推出了ChatGPT,尤其是GPT3.5,2022年11月30日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正是它的出現引發了這一輪熱潮。

歷史就在我們身邊不斷髮生着,這確實令人興奮,但關鍵是要想明白這些歷史事件發生意味着什麼,以及自己能在其中做些什麼。

21.超級智能與人類未來:對AI發展及其應用的深度探討

在這背後,有一個關鍵人物叫伊利亞·索斯科瓦(Ilya Sutskever)。他在今年6月份剛剛離職,去了一家致力於安全的超級智能的公司。

山姆·奧特曼側重於商業化,而他和其他一些人則覺得安全至關重要。

他們的擔憂是有道理的。因爲如今人工智能已經實現了一個飛躍,過去常說的圖靈測試現在都沒人再提了,現在和互聯網進行對話時,已經很難分清對方是人還是機器。

爲什麼會這樣呢?

如今大家都知道“大力出奇跡”的說法,之前伊利亞的老師也曾公開承認,在伊利亞讀博期間就提過,很可能智力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複雜,只要數據量足夠,通過大量訓練就能實現。

但當時伊利亞是予以否認的,他認爲不可能做到。

OpenAI的成果似乎證明了“大力出奇跡”這一說法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可行性,於是伊利亞或許會思考,若進一步加大這種“大力”的程度,比如增加十倍百倍,是否就能實現通用人工智能呢?

但我們認爲這是不可能的,因爲其結構層面已經存在本質差異。

從基礎和認知層面來看,在對感覺器官接收信號的分析上,比如視覺、聽覺信號分析,確實採用的是卷積神經網絡結構,只是層數有所不同,但基本結構相似。

然而,人類智能並非取決於對原始數據的單純分析,而是依賴於對這些原始數據的綜合運用。

具體而言,我們通過耳朵聽到聲音並解析出聲音信息,用眼睛看到視覺景象並解析出圖像信息,然後將這些信息綜合起來,形成對外部世界的統一理解。

但當下所有的人工智能系統實際上是單一系統。雖說有系統整合的說法,可它是在處理數據之前就進行整合的。

也就是把不同的輸入,像聲音、文字、圖片等輸入,全都轉化成一種叫token的數據形式,然後再輸入到人工智能系統中。這樣一來,人工智能接收到的是同一類沒有區分的數據。

這和人類的智能結構截然不同。人類的結構是區分開的,聽覺就是聽覺,觸覺就是觸覺,是在各自處理完成之後再進行整合,而非在處理之前整合,這是一個重大區別。

所以,目前人工智能在處理前整合數據的方式下,雖在某些方面能達到一定水平,比如出現了視覺智能、聽覺智能、語言智能等領域智能,或者在某些領域能達到專家級智能,但這都並非通用智能。

近期還出現了一個新詞“super intelligence”,它更具前瞻性,甚至已超越了通用智能的範疇,彷彿是一種超越人類的“神人”概念。

但我認爲這是一種誤解,我們能夠實現的是在某個特定領域的“super lent intelligence”。

例如,人工智能在開車領域可能超越所有司機,但它也僅僅只會開車;在做視頻方面能超越所有視頻編輯者,但也只會做視頻。

若想用人工智能完全替代人類,目前還做不到。

因爲人類所從事的多是綜合性、通用性的事務,在這些方面人類完勝人工智能,至少目前我們還能保住自己的飯碗,畢竟科技產業如此複雜,總有人工智能幹不了的事。

但若是在單一領域,以前若是該領域的專家,那現在可能要小心了,或許會有被淘汰的風險;而若是能成爲利用不同領域專家成果的綜合者,日子可能就會好過一些。

二、看懂未來:人類社會的底層的規律

我們有幸經歷了一個半的科技革命週期,正因爲如此,對於科技革命將會出現的情況,我們便有可能做出理性的預判了。

就如前文所講,馬斯克洞察到了上一個科技革命的端倪,所以他的認知和我們當下普遍的理解存在差異。在此,我們可以從三個層面來探討人類的發展進化:

第一,是以千年爲計算單位的宏觀層面的進化。這屬於底層規律範疇,人類始終遵循着自身獨特的進化規律持續發展着。

第二,是以百年爲基準的中觀尺度的科技革命。這一尺度下的科技革命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着重要影響。

第三,是微觀尺度。在一次科技革命當中具體會發生哪些事情,只有深入到微觀層面去剖析,我們才能明晰明天該如何行動。

我們將人類發展進化按照這樣三個層次來進行闡述講解。

1.宏觀尺度:人類進化的獨特路徑,文化與技術的雙向選擇

我是學生物的,在上學時最喜歡進化論,不過進化論中有一件事一直沒闡述清晰。

大家都知道達爾文提出了進化論,其中有一個廣爲人知的事件:達爾文原本沒打算髮表自己的進化論觀點,然而有個叫華萊士的人把自己的論文交給達爾文,請他幫忙發表。

達爾文讀完後大爲震驚,因爲華萊士的論文基本就是《物種起源》的濃縮版。於是達爾文采取了一個做法,將自己的成果和華萊士的文章同時發表。

但如今提到《物種起源》,幾乎都只歸功於達爾文,這是爲何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華萊士並不比達爾文遜色,甚至在很多方面比達爾文更有名。原因是《物種起源》與達爾文的宗教信仰相沖突,所以達爾文儘量避免在公衆場合談論進化論。

而華萊士更年輕,口才出衆,四處演講,因此華萊士的聲譽曾一度超過達爾文。

那後來華萊士爲何漸漸沒了聲音呢?這是因爲華萊士在一個關鍵問題上犯了錯——他想不明白人類爲何能進化出來。

舉個例子,在非洲草原上,獅子要是跑得特別快,便能輕易捕到羚羊,可這時就會出現一個情況——進化動力消失。因爲輕易就能捕到獵物,也就沒了繼續提升奔跑速度等方面能力的動力。

所以我們會發現,獅子和羚羊的奔跑速度總是較爲接近,不存在比羚羊快十倍的獅子,也不存在比獅子快十倍的羚羊,在一個生態系統裡,相互競爭的物種實力往往相差不大。

然而,有一個不起眼的物種“智人”,既沒有尖牙利爪,跑步速度也比不上獅子、羚羊,按常理來說似乎很難生存下去,但沒想到卻超越了它們。超越到何種程度呢?

在一萬年以前,地球上存在着衆多大型動物,可在那段時間裡,它們卻逐漸滅絕了。甚至到了今天,雖說獅子是能吃人的,但在非洲馬薩馬拉居住區,獅子看見人反而會逃跑,就是因爲之前被人類捕殺得太厲害,已經打不過人類了。

那麼,爲什麼弱小的“智人”能超越自然界的其他所有物種,而且還能不斷進化呢?這讓華萊士百思不得其解,最後他得出一個結論:自然界的一切動植物、微生物都是進化的產物,唯獨人類是上帝創造的。

達爾文也清楚這個問題無法迴避,所以專門寫了一本書來研究。他認爲,物種間的競爭是符合自然選擇理論的,也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這種物種間競爭的情況下,一般不會出現超越其他物種很多的情況。

但還有另一種競爭,即種類競爭,比如雄性爭奪雌性,雌性爭奪雄性,他覺得人類之所以出現與其他物種不同的情況,是種類競爭、性選擇的結果。

但很遺憾,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爲什麼這麼說呢?假如性選擇的觀點是正確的,那就意味着那些性選擇特徵明顯的動物都應該很強勢。

可是,你見過孔雀比鷹還厲害嗎?你見過麋鹿比狗熊還厲害嗎?性選擇能夠產生的特徵往往是中性的,而且大多數特徵還是負面的,它並不能產生超越其他物種很多的那種超越性物種。

所以達爾文的這個解釋是錯誤的,但在當時,一個雖然錯誤但至少還在學術界認可範圍內的解釋,總比引入有神論的解釋要好,所以即便達爾文犯了錯誤,還是被人們所接受,也因此人們主要紀念達爾文。

問題還沒解決,人類進化到底怎麼來的?

我們認爲是文化和技術的雙向選擇。因爲人類從一開始學會了使用技術,技術帶來了某種優勢。

人類進化過程中有很多有趣的細節。

就拿行走方式來說,猩猩和猴子是晃着行走的,而人類是直立行走。這其中的緣由在於,人類擁有腰部,當腰部能夠左右旋轉時,人就能夠保持身體向前呈直線行走,並且還能借助旋轉發力。

猩猩和猴子則不具備這樣的旋轉發力能力,所以它們投擲東西投不遠,而人類可以通過大腿小腿帶動全身力量進行投擲,投擲也就成了人類的主要攻擊方式。

正是這樣一系列的變化,彼此相互關聯,一個變化引發另一個變化。

那爲什麼華萊士會將人類的這些變化歸因於神創論,認爲是上帝的傑作呢?這是因爲人類進化過程中的好多變化就像是中了大獎一般,這些變化賦予了人類巨大的超越其他物種的優勢。即便像是中了大獎獲得了超越優勢,按常理來說之後可能就會停滯不前。但人類有幾個獨特之處是其他所有物種都不具備的。

第一,人類的基因具有高度相似性。其相似程度具體表現爲:在人類最後一次走出非洲之前,大約是十萬年以前,那時人類已經縮減到一個規模非常小的種羣,大概僅有兩三千人。

即便如此,我們人類相互之間的基因差異依然非常小,甚至比猩猩各個種羣之間的基因差異還要小。

第二,人類發展出了一種叫做文化的東西。從最初的簡單符號,逐漸發展到文字,文字又與聲音相結合,具備了書寫和表述的功能。

這些內容進而變成了對諸多事物的記錄,尤其是對科技的記錄。而這些關於科技的記錄能夠得以傳播,實現了知識的疊加。

當這兩個方面——科技和文化實現疊加時,便能夠相互促進、交互進步。科技是通過不斷累加發展起來的,文化同樣也是如此,而且科技和文化之間還會進行雙向選擇。

什麼是文化對科技的選擇?

以英國爲例,英國由於有《大憲章》,且社會對工程師充滿尊重,這種文化氛圍使得英國選擇了科技,從而引發了工業革命。反過來,科技也會對文化進行選擇,而科技選擇的是美國的大衆文化。

科技與文化的雙向選擇構成了二者交互進步的階梯。並且這種階梯模式不存在物種間競爭所導致的相互淘汰情況,因爲這是種羣內不同文化之間的競爭。當一種文化處於落後狀態時,它就會被迫接受先進文化,進而形成文化和科技的交互進步。

這是人類進化過程中非常獨特的軌跡,地球上的其他物種並非按照這種方式進化,所以華萊士有理由懷疑僅用自然進化理論無法解釋人類的進化。

我們再詳細來看,尤其是從人類從原始社會、農業社會發展到工業社會這一過程,這種趨勢愈發清晰。這裡面涉及四個要素,其中一個是先進技術。比如前面提到的投擲標槍,這就是先進技術,種植水稻、小麥也是先進技術。只要某項技術能造成差異且具有先進性,都可被稱爲先進技術。

第二點,先進技術並不會直接產生作用,它通常需要形成一種東西——制勝策略。

就如同我們剛纔所講,工業革命時期的先進技術是規模生產、規模製造。然而,要真正實現工業革命的價值,其制勝策略並非僅僅是先進製造本身,而是要形成規模的生產、實現規模的市場覆蓋以及促成規模的消費,只有這樣才能從中獲益。

所以說,制勝策略重點在於思考如何利用科技來獲取利益。

大家會發現,先進技術的提出者與制勝策略的提出者往往並非同一羣體。

例如,福特研發出了先進技術,而吉姆·凱西(Jim Casey)制定出了制勝策略,即利用車輛來進行包裹傳遞效率更高,結果他以及他所創立的UPS成爲了受益者。

我們還經常會舉這樣的例子,坦克是先進技術,由英國人提出,而閃電戰是制勝策略,由德國人打出。那麼最大的受益者是誰呢?

最大受益者往往是在先進技術基礎上提出制勝策略的人。因爲先進技術本身意味着一定的門檻,可能很多人做不出這項技術,但學會運用技術的門檻相對而言就低得多了。

所以,善於運用技術的人往往會成爲一個時代最大的贏家,這些贏家還會形成贏家集團。因爲一個人總會有親戚朋友、所在的公司以及員工等,當一個經濟體中上市公司增多,整個經濟體就會活躍起來,進而形成贏家格局。

就像在英國,從事紡織廠生意的人成爲了最初的贏家,隨後在全球範圍內,英國也成爲了贏家;在美國,從事規模生產的福特、通用等企業成爲了贏家,進而在全球範圍內,美國也成爲了贏家。

成爲贏家的原因在於先進策略發揮了作用,取得了優勢。成爲贏家之後,便會產生一種現象叫文化認同,即別人開始向贏家學習。不過這種學習並非僅僅針對其科技成果,更重要的是學習其尊重科技的文化,在此過程中其他相關方面也會順帶被學習。

例如,當我們從西方引入市場經濟時,就連帶着接受了穿西服這樣的西方文化,這就是文化認同。但在這個過程中,不能過度認同,不能全盤西化,而是要從中識別出哪些是有價值的內容。並且,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去探討未來科技,識別出在未來世界裡的制勝策略以及與之相關的文化認同。

安迪·沃霍爾倡導的波普文化就是一種面向未來且正逐漸被大家接受的文化,中國也必將誕生面向未來的文化。

回顧農業社會,當時的先進技術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農業技術本身,另一種是軍事技術。之所以軍事技術也被視爲先進技術,是因爲雖然農業技術有其好處,但產出效率相對較低。

而軍事技術通過掠奪的方式,能更快速、高效地獲取他人的農業產出。所以在農業社會,往往軍事技術顯得更爲重要。

軍事技術的制勝策略主要有兩種,即攻和防,哪一方在這兩方面做得好,就能形成制勝優勢。在某些階段,攻方佔據優勢,此時的贏家集團就是草原遊牧部落;而在某些階段,守方佔據優勢,贏家便是農耕文明。最終往往會形成文化認同。

比如五胡亂華之後,遊牧民族對農耕文明產生認同;反過來,農耕文明其實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吸收草原文明的元素,像漢武帝時期、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都是在向草原文明學習,而這種學習的核心應該是學到對方的制勝策略。

工業革命之後,整個遊戲規則發生了變化。工業革命帶來的先進技術,其核心特點是能夠在短時間內積累起巨大的財富。此時,人們不用再通過掠奪的方式獲取財富,自己通過生產積累就可以了。

所以,現在成爲世界首富的時間越來越短,首富的年齡也越來越年輕。造富速度一旦加快,這種造富模式就會迅速得到認可,也就是通過規模化生產、規模化滿足需求的方式來造富,再加上技術的發展也使得造富速度不斷增加。

以前造車的過程十分艱難,比如福特曾在愛迪生照明公司當工程師,據說在1896年他見到愛迪生時,其汽車研究纔得到認可,在此之前他只能偷偷在家搞研發。

當時製造產品面臨諸多困難,缺乏協作,而且實體產品都要靠手工敲造。就拿汽車輪胎來說,從很多老汽車紀錄片中可以看到,老汽車輪胎很窄,因爲那時汽車用的是自行車輪胎,而自行車更早實現了標準件生產。

如今,有了人工智能、ChatGPT等工具,網絡宣傳推廣也變得十分便捷,產品普及擴散的速度相比以前大幅提高。這意味着造富速度進一步提升,這種通過規模化供給和滿足規模化需求來造富的模式也會進一步得到強化。

其底層邏輯在於,無論是實體產品、虛擬產品還是服務,關鍵都在於如何實現規模化的供給和滿足規模化的需求。

2.中觀層面:從零和博弈到正和博弈

技術與文化的協同進化是人類所獨有的進化路徑,這是其他物種所不具備的。

當理解了這一邏輯後,再回過頭來看中觀層面,就會明白,在中觀層面起初也是這樣的協同進化模式。但在此層面,制勝策略開始固定下來,變成了正和博弈,這與以往因財富增長緩慢而採用的零和博弈方法有了很大區別。

以前的支撐策略多是零和博弈,而現在則轉變爲正和博弈,這是極爲關鍵的變化。

也正因如此,如今的資本家,不管人們認爲他們是僞善也好,還是其他怎樣,他們看上去至少像是個好人。

說到工業革命,也就是這裡所講的中觀層面的科技革命,嚴格來講它可分成兩大塊。全世界提及科技革命時,都會說到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第四次等。

因爲前面幾次工業革命主要都是要解決規模化的物質生產方面的問題,所以從本質上來說,那幾次其實可以看作是同一場工業革命,只不過不同方面有所側重。

比如鐵路革命解決的是規模化的運輸問題,流水線、電力革命解決的是規模化的生產問題,還有一個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就是美國的低息住房政策,它解決的是規模化的需求產生的問題。這些都只是同一場革命在不同方面的體現,所以它們其實是一場完整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