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之死:死前數次上奏摺乞骸骨,57歲因肺癆辭世,遺言僅八字

公元1529年。一代聖人王陽明病逝於江西南安府大庚縣青龍港,死前,他留下八字遺言。死後喪過江西,十里長街百姓軍民皆穿麻衣哭送他,皇帝親自點評:兩肩正氣,一代偉人。

他的一生,平定過寧王之亂,又經歷龍場悟道,在陰鬱詭譎的官場裡盤桓,後多次辭官,終成一代聖儒專心研學。

王陽明

然而,這樣一位聖人,爲何在死前數次上奏乞骸骨不得,又因何積勞成疾得肺癆,致使於舟中去世前說下: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這八字遺言。

這八個字,也基本對應了他的一生。

是個小啞巴?

王陽明,原名王雲,後改名守仁。曾於會稽山陽明洞築室研學,故號陽明先生。

他所創造的陽明心學,是繼孔孟儒學外,其二對中華文化影響最大的思想學說。其學術思想傳至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

是明代哲學史上最爲偉大的思想流派,影響至今兩千多年。

可任何一個聖人在成爲聖人之前,都只是一個普通人。聖人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的。

1472年,王陽明出生於浙江餘姚一位家境富庶的書香官僚門第。父親王華是成化十七年狀元,祖父名望甚重,進士出身,是當地有名的大儒,曾任禮部郎中,湖廣巡撫。

出生在累世官宦之家,又是書香門第。祖父名滿當地,自然受文化薰陶頗重。王倫很喜歡這個小孫子,常將其帶在身側,親自教導。

但,隨着年齡的增長,王陽明的家人發現,這孩子,好像有些問題,他不會說話!已經一兩歲了,在正常小朋友已經可以喊爹孃的時候,王陽明遲遲不曾開口發聲。起初王倫以爲孩子尚小,想着再等些時日。可這一等,就等到了王陽明五歲,依舊不能說話。期間,家人帶他看遍名醫,皆看不出個所以然。

在衆人以爲這孩子只能這樣無法說話時,王陽明五歲那年,某一日在院外玩耍。有一僧人路過此地,見到了王陽明,僧人端詳良久,而後嘆了一口氣,摸着王陽明的小腦袋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

恰巧祖父王倫聽到,便詢問僧人爲何。僧人聞其姓名,便了然,對王倫說伴雲而生,起名爲雲,道破天機,故而,無法開口。

王倫聽後恍然大悟,便抓緊給王陽明改名。”王倫根據《論語·衛靈公》裡的“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爲他改名爲“守仁”。

於是,王陽明有了人生的第二個名字——王守仁

說來奇怪,自從王陽明改名後,竟真的漸漸會開口說話。而且一開口,便是一篇熟練的古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五歲的王陽明在書房順暢流利的一口氣將整篇《大學》背誦了下來,令王倫吃驚不已。

原來,雖然之前的王陽明不會說話,但一直跟在祖父身邊,祖父喜歡讀書,又常常喜歡大聲朗讀出來,久而久之,王陽明將祖父朗讀的文章都記在心裡,也都隨之背誦記得。

這讓王倫驚奇不已,他看着王陽明,斷定,此子將來必不凡。

初遇“道”

在天下讀書人都擠破腦袋涌入科舉考場時,當60歲范進還在堅持不懈科舉時,王陽明卻對科考不以爲然。他認爲,“科舉並非天下第一要緊事,天下最要緊的是讀書做一個聖賢人”那時的明王朝剛經歷過自建國以來前所未有的危機。

“土木堡之變”使得明英宗被瓦剌人俘虜。國本動搖,朝政不穩,屈辱的割地賠款,國家又叛亂四起。王陽明出生時,這些事件雖已過去,但屈辱的歷史仍深刻影響着幼小的王陽明,那時,王陽明便決定,要用心學習兵法,爲國效忠。

此時刻苦學習兵法的王陽明不知道,如今所學的兵法,已經爲未來平定寧王之亂埋下了伏筆。

17歲時王陽明與諸氏成婚,可就在成婚當天,王陽明外出閒逛時,偶遇一修行打坐的老道,甚覺有趣。老道教給王陽明一些養生術,王陽明同老道一起打坐,忘乎所以,徹夜未歸,第二日被岳父拉走。也就是在那時,他第一次接觸了道學,爲之後龍場悟道,創立陽明心學打下了微妙的基礎。

婚後回餘姚,王陽明拜謁婁諒。在這時,王陽明第一次接觸了“格物致知”並對此產生極大的興趣。他回去後,開始翻閱朱熹著作思索格物致知本意。

爲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窮究竹子本意,他在後院盯了三天三夜竹子,最後病倒也沒探究出個所以然。這讓他不僅對朱熹“格物”產生懷疑,也明白了,單純的“格”是沒有意義的,需和實踐相結合。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聖人”的起源——龍場悟道

弘治十二年,28歲的王陽明參加禮部會試,成績優異,觀政工部,後因病歸鄉,不久,再次啓用爲兵部主事。

正德元年,武宗寵臣宦官劉瑾擅權干政,打壓異己,逮捕戴銑等二十多人,王陽明因上疏論救,觸怒劉瑾,被貶貴州龍場任驛站驛丞。

被貶途中,還遭遇劉瑾的刺殺,王陽明跳水躲過一劫。那時他有過辭任的想法,但在其父親王華的勸導下,王陽明還是決定前往龍場任職,也就是在這時,命運逐漸牽引着王陽明朝着“聖人”靠攏。

那時的貴州龍場還是未開發之地,一片荒涼,生活艱苦。王陽明並未氣餒,他在任期間,利用自己所學,結合當地民俗,教導當地百姓,並開設學堂講學,深受當地百姓愛戴。

也就是在這種獨特的地方,不同於以往的生活環境裡,王陽明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認識,他領悟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也就是說,人在成爲聖人的道路上,只需要向自己的內心尋求力量,追求真理,不用在意外界的干擾,內心具足,無需外求。從外部尋求事物真理是錯誤的,求理的途徑爲“內心自省”

他在這一時期寫了《教條示龍場諸生》,史稱龍場悟道!

這篇文章,屬“心學”的初顯

正德五年,劉瑾被清算,王陽明應召回京任吏部驗封清吏司主事。

任職期間,王陽明受到多方賞識。那時恰逢南中地帶叛亂盜賊四起,王陽明被安排前往平叛。到任後,他用自己獨到的用兵之法,成功討伐大大小小多起盜賊老巢。

正德十二年,王陽明親摔精兵前往上杭,用計圍剿了困擾上杭十餘年的盜賊之亂,維護一方治安,使得上杭百姓皆稱呼王陽明爲是“神”

也是在這時,王陽明說出了最著名的那句話:“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這句至理名言

王陽明悟到,即使他可以破獲無數盜賊,但盜賊的心理思想很難改變,思想無法改變,世界上便會永遠都有無數個盜賊。也許在這時,王陽明就有了辭官歸鄉,研講經學的想法。但還未讓他堅定這個想法,更大的叛亂便來了

寧王叛亂,再次出山

正德十四年,寧王朱宸濠發動了蓄謀已久的叛亂。朝野文職,震驚不已。只有大臣王瓊不以爲意,他指出,守仁在江西,定能平定叛亂,故而不足爲懼。

那時王陽明正打算前往福建平定那裡的叛亂,聽聞朱宸濠反叛,立刻趕往吉安:募義兵,發檄文,出兵征討。

王陽明首先採取了疑兵之計。他深知,若寧王順東而下,南京作爲戰略重地,一旦失守,局勢便很難把控。於是王陽明假裝傳檄文在江西勤王,令人在南昌到處發放告示,迷惑朱宸濠。又讓朱宸濠身邊人勸說他進攻南京,朱宸濠眼見此情景,又聽身邊人勸說攻打南京,便猶疑不決,遲遲未動。

猶疑了十多天,未等到王陽明的動靜,寧王開始順江而下。而這時,王陽明在寧王等待的時間裡已經集結好了士兵,開始進攻寧王,直逼寧王老巢——南昌。

聽聞南昌被攻的朱宸濠趕忙率領大軍返回,雙方大軍在潘陽湖相遇決戰。由於寧王叛軍未至南京又貿然返回,士兵舟車勞頓,疲憊不堪。反觀王陽明率領士兵,士氣高昂。於是,兩軍在潘陽湖決戰三天三夜,寧王大敗,被俘。

至此,寧王叛亂,徹底結束。

平叛結束後第一功臣王陽明由於奸佞的挑撥,並未得到應有的封賞。但王陽明早已不在乎,他看着如今奸佞當道的朝廷,只想不捲入其中,對於名利,他早已不在乎。他從始至終在意的,也只有兒時學習兵法時的決心——報效國家!

辭官布衣,回鄉講學

成功平叛了寧王之亂的王陽明,已然聲名大噪。彼時的他已年近半百,對於年少的報國理想也都實現的差不多,這時的王陽明,辭官歸鄉的想法愈發濃烈。

世宗即爲時,王陽明便以家人父老爲由請歸,但嘉靖皇帝以平亂有功,論功行賞爲由駁回。同年七八月,升爲南京兵部尚書,不許請辭。後,又加封爲新建伯,世襲。

直至王陽明54歲時,終辭官回鄉講學,在紹興,餘姚一代設立學院,開啓了貫徹他整個暮年的事情,宣講“王學”,在這些年間,王陽明繼續研學“格物致知”之本意。

何爲心?何爲意?何爲良知?何爲格物?

這是王陽明在天泉橋留下的四句教法,也是他對於“格物致知”最終的領悟。

嘉靖6年,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領盧蘇、王受造反。總督姚謨無法平定,乃下詔令王陽明前往跟隨平叛。

一介布衣的王陽明再次出山,僅用幾月,便平定叛亂。

次年二月,又抵達南寧,剿滅斷藤峽叛軍。至此,南寧一代叛軍皆已剿滅。

平亂後,王陽明因肺病加重,上疏朝廷乞骸骨,未及批覆,先行歸鄉。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時,王陽明在歸鄉途中於江西南安府大庚縣青龍港舟中病逝。臨終之際,他對弟子說下“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八字遺言,而後長眠!這八個字,既概括了王陽明此生的心境也是他一生對“聖人之道”的理解和追求。

“十全能人”王陽明就這樣在舟中病逝。

他的一生,經歷自憲宗起至世宗四位皇帝。感受過被疏遠也得到過被重視,但名利,向來不是他所求,就如同年少時,所有人都在爲科舉擠破頭時,他說最要緊的不是科舉,是做一個聖賢之人。

他的一生也實踐了兒時說的話,成爲了一代聖賢之人。

王陽明的思想至今仍廣爲流傳,受人推崇。他的心學傳至東南亞,被日本海軍大將“一生俯首拜陽明”是史上少有被人稱“古今完人”“真三不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