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教師如何通過語言來處理課堂節奏

只要家長多加用心規劃,假期也會成爲令人回味的“佳期”。

課堂節奏可以從動靜、收放、曲直、起伏、點面、張弛六個角度來處理。 這些策略固然十分重要,但我認爲,課堂教學的節奏應該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變量,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那就是語言的節奏。

我講的這個語言的節奏,主要是指教師的語言,教學的語言。事實上,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應該有張有弛,有起有伏,時如大江東去,時如小橋流水。當教學語言的音高、音量、音速、音色所構成的“外節奏”與教學內容的詳略、主次、輕重、曲直所構成的“內節奏”相互協調時,教學就能緊扣學生的心絃,引發學生共鳴。因此,教學語言或教師語言的節奏,其實是課堂教學節奏的靈魂。那麼,我們該怎麼處理這一節奏呢?我提三條建議。

第一,教學語言要顯示出不同教學層次的節奏。怎麼解釋呢?如果你講的所有的話都一樣,沒有起落,沒有張弛,你的語言就是催眠曲,課還沒上完,學生們可能就睡着了。因此,教學語言在不同的教學層次要體現不同的節奏。

比如,你的導入語要儘可能簡潔,要巧設情境,引人入勝,所謂“未成曲調先有情”;

比如,你的過渡語要平實,要承上啓下,自然巧妙,所謂“嫁與春風不用媒”,這是需要花工夫的;

比如,你的引導語要準確,要通俗易懂,深入淺出,所謂“一語驚堂滿座醒”,語言要有張力;

比如,你的理答語要機智,要因勢利導,機敏多變,所謂“一枝一葉總關情”;

比如,你的提問語尤其要清晰,要難易恰當,具有梯度,所謂“驚風亂颭芙蓉水”;

比如,你的結束語也非常重要,要精練概括,簡明規範,意味深長,所謂“此時無聲勝有聲”,話說完了,但是給人的感覺是餘音繞樑,三日不絕,言有盡而意無窮。

教學語言在不同的教學層次的節奏應該是不一樣的。

第二,教學語言要與學生的心理節奏相吻合。一堂課40分鐘也好,60分鐘也好,甚至80分鐘也好,學生在課堂上的心理其實也是有節奏的,他不會一直亢奮到底,也不會一直懈怠到底。比如說,課一開始,他的注意力容易分散,5分鐘以後,他的注意力可能就集中了,這個時候課堂會出現第一個注意力高峰;再過5分鐘,他又開始分心了;再過一段時間,第二個注意力高峰出現了;接着“唰”的一下,他的注意力又開始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呈現出這樣一條曲線。

不僅是注意力,在課堂裡,學生的情緒也是有節奏的,他的智力和體能也是有節奏的。因此,你的教學語言要儘可能地與學生的心理節奏相吻合。教師要善於根據學生的心理週期變化,運用語言的聲調,不斷調節、轉移、強化學生的注意力。

當學生處在注意力高峰的時候,採用高昂的快板;

當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採用平和的柔板;

當學生比較疲倦的時候,採用語速快、停頓短的急板,或採用語速緩、停頓長的慢板。

這樣,學生就能在“大珠小珠落玉盤”的聲音中產生愉悅的心理,從而提升學習興趣,激活旺盛的求知慾,時刻保持一顆靈動覺知的心。

也就是說,教師什麼時候說,什麼時候不說;什麼時候強勢一點兒,什麼時候弱勢一點兒,要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心理曲線來變化。其實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規律。

第三,教學語言應以情感的變化爲基礎。課堂教學不僅僅是一個包含注意、觀察、思維、想象的認知過程,也是一個情感培養的過程。對語文教材來說,文章不是無情物,“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可以說,相比其他學科,語文更注重情感,更需要遵循情感生髮的規律。因此,語文老師的教學語言應該合乎課堂師生情感變化的節律。

怎麼做到這一點呢?教師要通過語言的情感節奏,調解學生的情感律動,使他們全身心地進入最佳的學習情境中。在課堂教學中:

教師愛,則氣緩聲柔;

教師憎,則氣冷聲峻;

教師喜,則氣滿聲高;

教師怒,則氣沉聲促。

教師激昂時,學生振奮;

教師悲壯時,學生寂然;

教師委婉時,學生感懷;

教師深沉時,學生遐思。

總而言之,教師疾徐有度、跌宕起伏的情感化語言節奏,不僅能使學生享受音樂美、節奏美,也能使他們在感同身受、心心相印的情感體驗中領悟到絢爛多姿的語文之美以及生命之美。

所以說,動靜也罷、收放也罷、曲直也罷、起伏也罷、點面也罷、張弛也罷,這些都需要教師通過活生生的教學語言來進行調控、組合、處理、加工和優化,從而實現各種矛盾關係的和諧統一。

我們的課堂節奏,就需要通過這樣的策略、這樣的情懷來調控。在人類誕生以前,自然界的節律就已存在,花開花謝、潮起潮落、春去春來、月圓月缺、晝夜更替、寒暑交往、水波起伏、草木榮枯,這不是節奏嗎?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的靈魂是節奏。天地有這樣的大美,但是它不說,而是要我們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節奏,正是對自然節奏的模仿和順應。人的生命也是有節奏的,喜怒哀樂有節奏,生老病死有節奏,榮枯窮達有節奏。

課堂節奏,我認爲也是對自然節奏、對生命節奏的模仿和順應。從這個意義上講,節奏就是一種道,一種天地之道,一種生命之道。合乎節奏的課堂教學,就是合乎道的課堂教學,它讓人忙而不亂、閒而不散,在張弛有度中盡享學習的樂趣和生機。合乎節奏的課堂教學,時時呈現一種“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妙境界,這樣的境界讓人心無旁騖,欲罷不能。你看,這樣的境界不正是“人課合一”的境界嗎?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別忘了【轉發朋友圈】☺

來源 | 王崧舟

編輯 | 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