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智專欄》剝開賴17條的層層真相
「賴17條」直接以「境外/敵對」去替換過往「兩國論、一邊一國」。(資料照片,總統府提供)
「賴17條」一推出,各方皆說讓兩岸關係大倒退。但這確實是一個足以體現出賴清德完全走出與蔡英文不同路線的兩岸思路,直接以「境外/敵對」去替換過往「兩國論、一邊一國」的各種政治描繪,採取彷彿一刀切的決意,企圖獲得多種深層次的政治目的。
首先,這確實稍微成功轉移了「臺積電赴美」的焦點,而國內正在蓄積對賴清德執政的總體質疑!
對於所有洞悉臺灣產業前景的人,臺積電「神山東遷」是巨大且無以倫比的衝擊!但民間基層見不到、也不會算2千億美元赴美與可能合資英特爾是什麼意義?在質疑效應擴大之前,以更易理解的「兩岸敵對」轉移注意力是極爲合理的手法。
其次,「臺美關係」因川普就任後陷入模糊曖昧、甚至前景堪慮,可賴清德絕不能讓兩岸關係「熱竈變冷」!
在無成本「整碗拿走」臺積電之後,無論川普視「臺灣、民進黨、賴清德」如何小如「筆尖、彈丸、鼻屎」,但畢竟「中美對抗」的歷史性態勢不可逆轉,無論從「關稅戰、科技戰、軍事國力戰」仍然都是一觸即發。賴清德的國安團隊最終以激化手段冒險下注,籌碼全押「衝突」!一方面避免一旦川普真的無視臺灣,可能影響全世界對臺海風雲的關注;另方面也爭取諸如盧比歐等「友臺」的川普的部屬們,有機會繼續進讒言影響川普,挑動以臺灣爲槓桿點的中美對抗。
當然,賴17條仍有其精密佈局,試圖切斷賴清德執政之後北京鎖定的兩岸民間交流重點,諸如:學術交流、校園交流,尤其是國民黨方面熱心投入的「青年交流」!
沈伯洋等「黑熊系統」長期鎖定「青年、網紅、陸配」的兩岸交流影響,這與過往着重「情報、軍事、臺商」的領域方向與思路結構不同。賴清德在兩岸、國際事務上被國際媒體認定爲「欠缺經驗」,他因此更愛接納沈伯洋等「旁門左道」的描繪,遠勝於國安系統原本的長期累積與專業分析。
但儘管「賴17條」看似讓兩岸全面肅殺,其中卻看不到直接對「抖音、小紅書」痛下殺手!因爲在政治精算上,這可是會大幅度引發臺灣年輕世代不滿!特別是川普對TikTok的寬容態度,賴清德團隊還是得追隨「主子」的風向才能釋放血滴子。
儘管賴清德透過「賴17條」去「定調、描繪、闡述」兩岸交流往來的各種風險,但3個狐狸尾巴依然難以掩飾其氣味濃烈。首先,當然是爲了「大罷免」!透過激發兩岸衝突來帶動綠營支持族羣的表態意向,是民進黨的基本「叫賣」了,抹紅國民黨是政治計程車起跳價。
其次,這是一個完全欠缺「產業負面影響」評估的重大政策!別說早已被犧牲8年的兩岸觀光、旅遊產業,基本上賴清德的國安思路里「完全無視產業經濟」,完全不做產業衝擊精算、無視ECFA優惠所剩無幾,也完全不在意對臺商投資與進出口的直接間接影響。
當然,最關鍵泄漏的真相始終是:即將執政滿1週年的賴清德顯然毫無以經濟發展爲主導的「治理、規畫」能力!除了朝野對抗、兩岸對抗,就壓根沒招了!不懂、不會,也不習慣!
當全世界的政治領袖包括川普、普丁、甚至習近平,都陸續跳入「政治兼任產經」的執政責任之際,「賴17條」凸顯賴清德只會政治鬥爭,毫無國際資本戰、科技戰的謀略與素養,無力在華府與北京之間玲瓏縱橫,不僅對失去臺積電與兩岸貿易在所不惜,甚至對於將臺灣進一步推向兩岸戰爭風險也渾然不知。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