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莎》隔離政策 捅出大婁子

紐籍機師足跡疑雲,12月9日行程啓人疑竇圖爲剛執飛結束準備回公司報到的長榮航空機師。(非新聞事件當事人資料照/陳麒全攝)

原來機組人員從國外回到臺灣,是不需要強制隔離14天的。相信很多人如果自己本身不是從事航空業,也沒有親朋好友在航空業工作的話,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2日宣佈臺灣相隔253天,再次出現本土傳染新冠肺炎案例時候,應該都會覺得相當訝異。畢竟這位30多歲的女性本土案例之所以會出現,就是因爲跟前兩日才宣佈確診,但是已經傳染給另外兩位機師同仁紐西蘭籍機師,在從疫情嚴重的美國入境臺灣才居家隔離3天之後就有接觸,纔會因此染疫。而這個猝不及防的震撼彈,無疑爲一直以來以防疫成果自豪,並因此處於歲末年終慶祝氛圍之中的臺灣,蒙上了一層陰影

關於紐西蘭籍機師是一個超級感染源,既不配合疫調和防疫措施,致使其他組員以及境內國人受到感染,又在後續確診後不配合政府的安置管理,大概就不用多提了。因爲這是個人防疫觀念公德心問題,現在罵他都已經太遲了。值得討論的是,我們對機組人員的檢疫規定是不是有重新檢視和修正的必要?按照今年6月7日交通部民航局頒佈的「國籍航空公司實施機組人員防疫健康管控措施作業原則」,基本上機組員如果「入境時沒有出現症狀」,那麼機師在入境後的3天內,空服員在入境後的5天內,只要完成居家檢疫就可以外出。可是,問題就出在這個「入境時沒有出現症狀」。

前一陣子高雄才有一個案例,一位移工在入境之後的強制隔離期間,因爲走出房門8秒鐘就被罰了10萬。這件事後來被CNN還有日本南韓媒體報導後,還被外國網友稱讚說臺灣的防疫好確實。當初指揮中心會設計14天的強制隔離還祭出嚴格的罰則,不就是因爲新冠病毒有所謂的潛伏期,所以才需要觀察這麼久嗎?可以理解,指揮中心和交通部之所以會放寬對航空業機組人員的要求,就是希望能夠維持航空業者的運作生計。畢竟機組人員的人數有限,如果所有機組人員從國外入境臺灣,都要隔離14天才能再上崗執勤,那航空公司應該很快就倒了。但是我們想問,當初決定放寬機組人員的居家檢疫時間和後續的追蹤回報,讓他們可以不受官方確實管理的官員,到底是對入境臺灣機組員的防疫意識和公德心太有信心,還是隻是沒想到這樣的檢疫手段會出錯?

臺灣前期的防疫措施之所以做得好,是因爲17年前SARS帶來的慘痛教訓。但顯然這場持久戰,已經遠超出目前在位的這些官員對付SARS的經驗。771案的擴散不容小覷,本土案例顯然出現破口,要怎麼擬定接下來的防疫政策,有必要全面檢視。

作者口譯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