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學史愛國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史學習教育,注重用黨的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鬥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啓迪智慧、砥礪品格。在黨史學習教育的過程中更會加深我們的愛國熱情。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指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財富,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愛國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無論歷史的年輪如何轉動,愛國的情懷也將流傳千古。

什麼是愛國?其實這很簡單,愛國就是熱愛自己的國家,就是在升國旗時要肅穆莊嚴,高唱國歌,就是在外出旅遊時舉止文明,不亂扔垃圾,保持好我們文明大國的形象,就是在祖國受到危難時挺身而出,保家衛國……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我們不要片面地認爲爲祖國作出大的貢獻才能稱得上愛國,做一個守法的公民,保護公共財物也是愛國,愛國體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爲什麼要愛國?我們熟知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財富,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心中,維繫着中華大地上各個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爲祖國發展繁榮而自強不息、不懈奮鬥。有國纔有家,纔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國是我們避風的港灣,是我們堅強的後盾!愛國主義就是我們的靈魂所在,如果我們連靈魂都沒有了,那麼和行屍走肉又有什麼區別呢?所以,我們要守住我們的靈魂!

怎樣做到愛國?我們談愛國就要做到真正內涵的愛國,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上,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了解我國的歷史,古有岳飛精忠報國,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豪情,今有中國工農紅軍萬里長征,黃繼光、董存瑞等人爲新中國的建立而犧牲自己……這都是愛國的表現。愛國主義教育要從小抓起,最主要的就是要發揮課堂的作用,要將愛國主義精神貫穿於學校教育全過程,推動愛國主義教育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愛國主義教育也要堅持以校園文化爲載體,將愛國主義精神貫穿到整個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進而增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感。此外,創新愛國主義教育的形式也是十分重要的,豐富和優化課程資源,支持和鼓勵多種形式開發微課、微視頻等教育資源和在線課程,增強其感染力,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學習。

其次,相關組織還應推出愛國主義精品出版物,並鼓勵人們閱讀學習,學校還應廣泛組織開展實踐活動,比如說參觀紀念館、展覽館、博物館等,還可以加強校園廣播、宣傳欄、校園環境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根據學校實際,完善校史館等建設,用豐富的實物和詳實的資料,來激發學生正面積極的精神狀態,營造一種濃厚的愛國主義氛圍。

最後作爲教師,要教育學生要真正理解愛國的內涵,而不是像完成課堂任務一樣簡單看一下愛國的內容。在愛國主義教育中合理設置課程,融入傳統文化的內容,可以通過國學社團、禮儀課堂等第二課堂,讓大學生感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昇華他們的愛國情感,進而奠定愛國情感的思想和文化的基礎。要真正將愛國主義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和素質。

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憂國憂民”意識、“修身報國”思想,從杜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傷嘆,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抱負,無處不體現着中國仁人志士的憂國憂民情懷。自古以來我國各民族的仁人志士注重自身修養、磨礪自身意志、增強愛國之情,在國家需要之時挺身而出,甚至捨生取義,爲國家和整個中華民族作出了巨大貢獻。2020年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中華兒女萬衆一心、共克時艱。黨領導人民羣衆開展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生動踐行了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並提升和豐富了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的意蘊和境界。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公共衛生危機,這一事件蘊含着深刻的教育意義,戰“疫”爲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另一種參考。戰“疫”顯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自信,展現了國人的家國情懷。

(作者王君,系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湖南科技學院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廳優秀青年項目“新時代培養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的文化路徑研究”(20B254)、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湖南科技學院研究基地系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