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呈現40年創作脈絡 曹吉岡天徑融合東西氣韻

曹吉岡作品《衆山集2》。(Bluerider ART提供/李怡芸臺北傳真)

以「坦培拉」技法打造出半透明光感,如瓷釉般玉質感作品的藝術家曹吉岡,繼2020年在臺北個展後,去年亦在上海推出《天徑》個展,今年在臺的《曹吉岡:天徑巡迴展》則首度完整呈現他40年創作脈絡。

曹吉岡1955年出生於北京,1984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2000 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畫系材料表現研修組,曾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基礎部,繪畫功底紮實。他的創作歷經不同時前的創新演變,從最早期「長城純粹油畫」階段,以純粹歐洲的油畫語言畫《長城》系列,畫中以荒涼廢墟取代完整的長城,呈現挫敗感的繪畫性;後發展出「鉛筆畫山水轉化」時期,以鉛筆技法結合山水和風景,將風景寫生以山水從上到下長條形構圖,產生如古代山水圖式,呈現高古水墨山水磅礡氣勢。

曹吉岡的第三階段「丙烯風景」時期,繪畫視角開始開闊自然單純化,透過丙烯的油性特質,在寫實風景中,帶入氤氳的效果,產生水墨般的韻味;第四階段「坦培拉」時期是他自80年代開始研究改良繁複而式微的歐洲古老坦培拉繪畫技法。

曹吉岡對傳統坦培拉材料、方法進行改造,在西方畫法的堅固性與傳統水墨的流動性之間求取平衡,使其成爲「山水」與「風景」之間可以融通的媒介。他汲取局部「山水」孤獨莊嚴的精神元素,融合「風景」寫生時,面對自然即興生動的本質。借鑑水墨罩染方式,保持間薄餘留的水墨流淌性,半透明內在的光感、瓷釉般溫潤的玉質觸感,創作出七米長巨幅山水畫《廣陵散》、大型《荒寒》系列。

曹吉岡此次於於藍騎士藝術(Bluerider ART)臺北・敦仁、臺北・仁愛巡迴展,也包括了日前在上海的數幅大型全新,如《海拔4687》以朦朧意境表現西藏高原上的蒼山覆雪、《寂寥的灰色》以三米尺幅彰顯山水天地間的浩瀚宏偉、《白色U形》則以灰藍底色襯着坦培拉如玉質感的溫潤光暈,柔和的弧度間透着秀雅的詩意。同時,將另展示藝術家親自挑選個人工作常用工具,重現北京工作室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