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誰呢?小學食堂的雞肉被曝過期4年!官方迴應,是打錯標籤

學校的飲食安全是所有人都關注的,畢竟這直接涉及到孩子的健康問題,來不得半點馬虎。但是,在現實當中就是有人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一點敬畏意識,讓家長們都抓狂——我把孩子送到學校是安安全全的,學校怎麼能這樣對待我們的孩子,你還有一點責任心嗎?

近日,深圳華新小學家長反映一米廚房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疑似使用過期雞肉。這事一經曝光就立即引起強烈的輿情——4年前的雞肉,到今天還能吃嗎?這是將孩子當作什麼,又是想將孩子置於怎樣的境地?網絡上一片口誅筆伐,都是在指責這件事的相關責任方。而對於洶洶的輿情,華新小學回應稱,雞肉包裝袋標籤上的生產日期打錯了,已向家長解釋。雞肉原材料供應商則喊冤稱,公司供應的雞肉沒有問題,是配送公司打錯標籤造成誤會,已收到配送公司的致歉。

而對於官方的迴應,網友們表示不能接受。“標籤填錯、貼錯?這意思就是說,肉的保質期是可以隨便改的咯?肉的保質期撐死了也就 3 天,17 號貼的標籤,21 號還在用,誰信啊?就算檢測出來的產品合格,誰又能保證這肉沒被動手腳?這不是拿孩子的健康當兒戲嗎?”“現在學校食堂的亂象,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徹底解決,沒個三五年根本不可能。”

家長們對官方迴應不能接受,的確是由多方面複雜且深層的原因所導致的。

首先,校園食品安全問題並非個例,而是不時地浮現於公衆視野之中。這使得家長們的信任逐漸被消磨殆盡。就如同“狼來了”的故事,當孩子多次謊報狼的出現,最終真正面臨危險時,人們已不再相信。

比如,在過去的幾年中,多地學校都曾曝出學生因食用不潔食物而集體腹瀉、嘔吐的事件,此類事件的頻繁發生,讓家長們對學校食品安全的保障能力產生了極大的懷疑。這不正是家長對官方迴應失去信任的最真實寫照嗎?

其次,每次食品安全問題的背後,往往都隱藏着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學校、食堂和供餐企業彷彿被一張無形的利益大網所裹挾,深陷其中難以自拔。在這張網中,各方的利益糾纏不清,讓人難以窺探到問題的真實全貌。

以某學校爲例,食堂被承包給了某個與學校領導有着密切關係的企業,而該企業爲了追求更高的利潤,不惜降低食材質量和衛生標準,導致食品安全事故頻發。這種利益驅動下的行爲,讓家長們對官方能否公正處理問題充滿了質疑。

第三,過往對於食品安全問題的處理方式往往顯得舉重若輕。處理的過程和結果缺乏透明度,彷彿被一層迷霧所籠罩。這使得問題相關方有了僥倖心理,變得有恃無恐。

比如,在某次食品安全事件中,官方只是簡單地對涉事企業進行了罰款,而對於相關責任人的處罰卻輕描淡寫,家長們根本無法瞭解到事件處理的真實情況和具體依據。而更有甚者,即便出現了安全問題,也是不了了之,連隔靴搔癢都沒有,這不是更讓人鬱悶嗎?

最後,學校食品安全的防患於未然工作幾乎淪爲了形式。食品安全的問題,整個過程基本由相關方獨自操作,家長被完全排除在外。學校食品安全的監管機制形如虛設,處於一種不公開、不透明的狀態。這樣的一種狀態,食品安全不就是一個笑話嗎?

此外,在食品安全監管這一至關重要的領域,相關法規和制度存在着諸多明顯的不完善之處,從而不可避免地引發了一系列監管的漏洞。例如,某些法規對於食品安全問題的界定不夠清晰明確,導致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監管部門難以準確判斷和處理相關問題。同時,制度上對於違規行爲的懲罰力度不足,使得一些違法違規者心存僥倖,敢於冒險違規操作。

學校和企業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這無疑是一個極其嚴峻且不能被忽視的問題。在學校方面,在選擇食品供應商時,往往只注重價格而忽視了質量和安全。有些學校甚至對食堂的衛生狀況和食品加工流程缺乏有效的監督和管理。

就企業而言,一些食品生產企業爲了追求高額利潤,不惜使用劣質原料,簡化生產工藝,對食品安全問題視而不見。比如某些小型食品加工廠,爲了降低成本,使用過期變質的原料進行生產,嚴重危害了消費者的健康。

相關責任人對食品安全的意識淡薄,沒有形成尊重生命、重視健康的文化氛圍。如此這般,又怎能保證學校的食品安全呢?

親愛的讀者,對於小學食堂雞肉被曝過期4年!官方迴應,是打錯標籤這件事,你有什麼想要說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