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續拱 臺積拚重登千金
五大外資券商,賦予臺積電推測合理股價區間集中在1,350~1,400元。圖/本報資料照片
五外資樂見臺積電重返千金
臺積電25日股價重新振作,展現重回千金股氣勢,正面迴應外資研究機構對基本面與股價揚升的信心,花旗環球、高盛、匯豐、摩根士丹利與瑞銀證券等五大外資券商,賦予臺積電推測合理股價區間集中在1,350~1,400元,目標價共識重新凝聚,就等變數告終。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攪局,臺積電與其他科技巨擘合資企業介入英特爾晶圓代工的傳聞,也沒最終結論,花旗環球證券臺灣區研究部主管陳佳儀觀察,投資人對臺積電美國擴張、
地緣政治影響、競爭版圖變化,還是有疑慮。
外資從2月24日至3月19日開啓對臺積電波段大賣超,17個交易日中,只有一天微幅買超773張,合計期間累計賣超18.8萬張,換算提款金額高達1,904億元,也是臺積電股價從1,100元左右的高位階,一路下挫至950元的關鍵。
惟國際資金25日回補臺積電9,265張,激勵股價回升收990元,離千金關卡僅1%左右差距。
花旗環球證券持續看多臺積電,並估算臺積電透過海外擴張,至2030年將使先進製程產能增加2成以上,考量在美國針對先進製程建廠與擴產需時三至五年,讓各企業有時間依據需求展望調整計劃。花旗環球預估,臺積電先進製程產能2030年將達每月50萬片。
陳佳儀認爲,臺積電2025年營收年增25%上下的財測,以及五年營收年複合成長率20%的目標,看來仍穩固。不過,考慮到海外營運成本上升壓抑毛利率,小幅下修臺積電2025、2026年每股稅後純益(EPS)估值;同時基於地緣政治、總體經濟的擔憂,下調預期本益比,得出1,400元合理股價估值。
摩根士丹利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指出,由於臺積電客戶要求全球製造彈性,臺積電將需要美國客戶共同分擔美國生產成本。因美國生產規模較小、成本較高、產業生態系尚未成熟,當地生產成本高於臺灣,隨產能規模擴大與生態系發展逐步完善,臺積電持續致力於降低美國營運成本,評估53%以上的長期毛利率目標仍達標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