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送副作用?淡水河岸垃圾 3年暴增近1倍
調查發現淡水河的垃圾量變多了,恐怕和疫情期間外送興起有關。(荒野保護協會提供)
荒野保護協會、富邦人壽2日共同發佈「2023年淡水河川廢調查」,指淡水河岸共有逾2萬袋垃圾,跟3年前相比暴增近1倍;垃圾集中在關渡大橋、蘆洲及社子島右側。荒野保護協會推測,可能是過去3年沒有颱風,加上新冠疫情期間外送、外帶比例升高,導致一次性廢棄物用量大增。
根據《中國時報》報導,「2023年淡水河川廢調查」指出,淡水河岸計2萬4318袋垃圾,跟2020年調查的1萬2987袋相比,暴增近1倍;垃圾集中在關渡大橋、蘆洲及社子島右側。荒野保護協會海洋專員徐筱珺認爲,前3年沒有颱風,加上疫情期間一次性廢棄物用量大增,造成淡水河川廢劇增。
疫情下的產物一次性廢棄物暴增,恐怕是外送、外帶興起的副作用。徐筱珺說,少了颱風或豪雨沖刷,垃圾卡在紅樹林出不去,今年臺風把垃圾都衝出來了。
她強調,8成河川廢棄物集中在6%河岸,公部門應加強與私部門合作,把經費和人力配置在熱點區域,有效阻止川廢匯流入海,改善大臺北生活水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