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專訪 駐美代表俞大㵢:臺美已就共同生產研發武器展開對話

駐美代表俞大㵢。中央社(資料照片)

駐美代表俞大㵢日前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時指出,爲緩解美國對臺軍售延滯,臺美已經開始就共同生產及研發武器展開對話,目前討論的方向是在臺灣生產或組裝對美採購的軍備,使臺灣成爲軍事供應鏈的一環。

英文線上時事雜誌「外交家」(The Diplomat)9日刊登俞大㵢專訪。俞大㵢表示,中國對臺壓力產生質變,代表性事件有二,一是2016年民進黨的蔡英文當選總統,北京「不喜歡民進黨執政,開始採取一些強勢行動」。

他說,第二個變化是2022年,時任美國衆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臺後,共機軍艦開始繞臺,現在每天有12、20甚至50架共機進入臺灣防空識別區,這是一種侵略和不斷威脅與脅迫。

俞大㵢表示,中國對臺策略不僅限於軍事手段,還包括認知作戰,不只試圖透過選舉影響臺灣,也想影響臺灣對他國的觀點,尤其是對美國的看法,也就是所謂的「疑美論」,而這確實對臺灣的輿論產生一些影響。

他說,美國一直對臺展現跨黨派支持,無論是國會還是行政部門的支持都「非常堅實」。

不過,美臺商業協會(US-Taiwan Business Council)近期發佈報告指出,自2022年以來,拜登(Joe Biden)政府對臺提供的安全援助金額逐年下降。美國對臺軍事現代化的支持從2021年起逐漸減弱。

俞大㵢則提出不同的觀點,表示拜登政府已經宣佈16次對臺軍售,創下紀錄。軍售總額較低是由於臺灣改變國防策略,更注重不對稱戰力,而非大型載臺,「無人機較小,價格也不那麼貴,但在現代戰事中非常實用」。

俞大㵢坦承,基於供應鏈問題以及一些「技術性狀況」,例如需要以「臺灣的規格」製造某些載臺,臺灣確實面臨美國武器交付延遲。

爲了解決這些問題,俞大㵢說,希望在聯合生產及開發軍備方面取得新進展,可能讓臺灣開始自行生產一些所需的美規武器。

他說:「我們正在討論,也許我們購買的一些武器可以在臺灣生產或組裝,這樣臺灣將成爲軍事供應鏈的一環…也將解決部分武器交付延遲的問題。」

俞大㵢指出,解決美國對臺軍售延滯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但強調臺美密切進行合作。

國際支持方面,俞大㵢說,臺灣如今不僅得到美國的支持,還得到其他「志同道合國家」的支持。澳州、法國、德國、日本、紐西蘭、荷蘭及英國最近幾個月派遣軍艦通過臺海,就是一例。

他說,美國和許多西方國家也持續呼籲中國,不要單方面以軍事侵略或脅迫的方式改變臺海現狀。

俞大㵢另以過去派駐歐盟的經驗指出,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願意單獨與臺灣打交道,而不是把臺灣與中國混爲一談。幾年前,很少有歐洲國家在不先提中國的情況下討論臺灣,臺灣曾經是中國問題下的附屬議題。現在的狀況並非如此。

俞大㵢認爲,背後原因在於立陶宛與臺灣互設代表處後,立陶宛所面臨的中國壓力,歐盟目睹北京「將貿易武器化」,改變對中國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