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像果凍吃起來是牛排 南韓研究如何賦予「人造肉」真實風味?

南韓延世大學研發的人造肉看起來就像是一塊粉紅色果凍,嚐起來卻像真實牛排。研究人員說,下個目標是模仿真正牛肉的外觀。圖/延世大學

實驗室培育的「人造肉」曾被視爲真實肉類的替代方案,可爲人類永續供應蛋白質,讓成千上萬的動物免於屠宰。但人造肉上市後並未廣泛被消費者接受,少數吃過的人認爲原因之一是欠缺真實「肉味」。如今,南韓延世大學研究人員可能找到解決之道。

該研究9日刊登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研究人員說,他們研發出一種加熱時會釋放豐富肉味的人造牛肉,就像一塊在平底鍋煎得香味四溢的牛排。

有個小問題是,這「牛排」看起來就像是一塊粉紅色果凍。研究人員說,下個目標是模仿真正牛肉的外觀。

延世大學研究人員李未來(Milae Lee, 音譯)解釋,取自真實動物的細胞無法培養出與傳統肉類完全相同的產品,但想要人們認真將人造肉視爲食物,肉味至關重要。

真實肉類的美味很大程度來自梅納反應(Maillard reaction),也就是肉的胺基酸與糖分在攝氏150度左右發生的化學反應。而人造肉的問題在於缺乏像真實肉類那樣的胺基酸,代表梅納反應會不夠強烈。

延世大學團隊試圖用明膠開發的人造肉克服這點。他們在實驗室創造一種「可切換風味化合物」(SFC),常溫下可將風味鎖住,但加熱至攝氏150度時會釋放大量風味,模擬真實肉類的梅納反應。

至於這種牛肉真的好吃嗎?根據研究人員的化學分析,包括使用「電子鼻」比較實驗室培育牛肉與一些商店購買的屠宰牛肉,答案是肯定的。

作者寫道,研究結果證實,SFC有助於控制肉味化合物釋放,最終實現富含風味的人造肉。

這代表不久後我們將看到這種「牛肉」上市嗎?或許沒那麼快。研究小組總結,要使風味化合物更加精確,還需要更多研究。考量到對動物成分來源的各種擔憂,研究小組也說還需要調整配方,並且承認「研究仍然遇到一個關鍵限制:應謹慎使用食品級試劑」。

延世大學團隊在實驗室創造一種「可切換風味化合物」(SFC),常溫下可將風味鎖住,但加熱至攝氏150度時會釋放大量風味,藉此彌補人造肉的梅納反應不足。圖/《自然-通訊》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