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智能稅費服務場景

來源:經濟日報

“智稅聯”將企業和政策進行量化匹配,“稅眼CT”多維度爲企業“畫像”實現精準服務,AI數字人在線輔導答疑解惑……當前,各地稅務部門根據實際需求積極創新拓展智能服務場景,推動稅費服務效能持續提升。

大連稅務部門聯合相關部門創新建立“智稅聯”政務服務機制,對企業進行標籤化管理,對惠企政策進行指標化整合,將企業和政策進行量化匹配,實現政策精準推送。“智稅聯”通過數據共享、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依託多類數據對企業進行精準“畫像”,建立用以區分不同企業類型的標籤83個,全方位勾勒企業“數據畫像”,打造“數據倉庫”,爲提供精準化、個性化服務建立基礎。

貴州稅務部門建立了“稅眼CT”快查實幫機制,構建了五大類38項稅收經濟分析指標,多維度爲企業“畫像”,提高了稅收徵管和納稅服務的精準性。深圳稅務部門納稅人學堂推出AI數字人直播間,運用數字人講師“深小娜”“稅小福”替代部分真人講師開展直播輔導和實時問答互動。數字人直播有可視答疑、PPT講解、現場播報等多種形式,每日可同時開展數場近期熱門政策講解直播,爲納稅人繳費人精確查找政策信息提供便利。較傳統輔導模式,數字人直播的工作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節省人力約75%。

山西稅務部門針對羣衆比較關注的不動產交易、不動產出租、個人所得稅等熱點問題,推出“智鏈算稅計算器”。它可以對自然人住房交易、自然人非住房交易、自然人房屋出租的稅費計算、居民個人勞務報酬個人所得稅4類涉稅事項進行精準計算,有效幫助納稅人繳費人解決不會算、算不準、不明白等問題。

從今年各地稅務工作會議釋放的信息來看,借力數智化技術優化稅費服務仍將是一個重點方向。比如北京市稅務部門今年將圍繞優管理夯基礎破題發力,優化納稅申報管理,深化數據運用爲基層賦能,強化各業務流程、各稅費種協同管理。吉林稅務部門將提升跨區域辦稅、遠程辦稅服務能力,統籌推動辦稅服務廳和12366一體轉型。浙江稅務部門將全面推行納稅人分級分類管理,加力推進智慧稅務建設,進一步推廣應用數電發票和“樂企”平臺,推動稅費治理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

此外,四川稅務部門將推動徵管數字化轉型,加強“涉稅涉費數據共享專區”建設,持續探索搭建服務城市治理數據體系及場景應用,拓展“稅電指數”指標矩陣,打造“稅眼看經濟”體系化稅收數據分析產品,提升稅收大數據應用成效。江蘇稅務部門將加快推進智慧稅務建設,做精做優“供要管用”數據管理體系,以“數據+規則”爲驅動,全面優化稅費執法、服務和風險任務統籌機制,切實爲基層減負賦能。

“數智化技術對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的意義主要體現在效率革新、精準服務和風險防控這3個方面。比如,通過智能申報系統壓縮辦稅時間,通過大數據畫像技術實現政策精準推送,運用AI風控模型篩查異常申報、減少重複稽查等。”吉林財經大學稅務學院院長張巍認爲,應持續深化以數治稅,進一步打通部門間數據壁壘,實現更多“一鍵式”跨域業務辦理,持續拓展智能場景應用。 (經濟日報記者 董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