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人工智能與人文價值融合
本報訊 12月21日,“邏輯與智能的雙向賦能”學術研討會在浙江大學舉行。國內外哲學、邏輯學、法學、語言學等領域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邏輯學、人工智能與哲學的交叉前沿問題。
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邏輯學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不僅有助於促進理論創新和技術發展,還能夠加強跨學科合作,對相關領域的教育與人才培養產生重大影響。南開大學哲學院教授弗蘭克·澤克提出,行爲科學需要改進研究方法,提升重複性和效應測量的精確性,以實現預測和改善人類行爲的理論目標。浙江大學數字法治實驗室主任熊明輝提出跨學科合作和技術創新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呼籲通過邏輯學和人工智能結合解決法律領域實際問題,建設更高效的法律體系。
隨着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機器倫理問題逐漸凸顯,主要體現在決策的可解釋性、價值對齊及倫理責任分配方面。浙江大學邏輯與認知研究所所長廖備水詳細介紹了基於邏輯推理的多層次解決方案,強調機器倫理的研究目標是確保人工智能系統的行爲與人類價值觀保持一致,推動倫理與技術在社會層面的和諧發展。
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爲邏輯教育提供廣闊應用場景和社會需求。浙江大學語言與認知研究中心副教授徐慈華提出,邏輯學需要以更加開放的視角面向應用,將人類的批判性、創造性與機器的高效性結合起來,形成從人腦到機器再回到人腦的思維循環模式,不斷提升學習與研究的效率。浙江大學亞洲文明研究院執行院長黃華新表示,在數字化與智能化時代,人工智能的發展給邏輯學帶來新的挑戰與機遇。同時,人文學科的價值觀、方法論和內容生成可以爲人工智能的倫理設計和技術實現提供重要指導。未來,需進一步強化邏輯學學科的賦能作用,推動人工智能與人文價值的深度融合。
會議由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資助,浙江省邏輯學會、浙江大學語言與認知研究中心、教育部哲學領域“101計劃”邏輯學導論核心課程團隊共同主辦。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韓卓吾
新媒體編輯:張雨楠
如需交流可聯繫我們
點個“在看”不失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