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兩會復談 兩岸交流開大門

(圖/本報系資料照)

陸委會在本月9日宣佈「恢復兩岸空運客運航點之規畫」,時隔月餘臺灣終於迴應國臺辦恢復兩岸航點的呼籲。縱使開放的程度與效率可能不盡各方滿意,然而對於疫情以來海峽兩岸的僵局而言,此舉意味着雙方終於放下政治立場的分歧與對立,逐步嘗試性恢復交流,同時面對攸關民生經濟的議題,亦願意展現更爲務實的態度與作法。

我方選擇恢復部分航點的時機,除了考量百萬往來兩岸的臺人以外,不可諱言背後反映的戰略手段與目的,依然緊貼未來選舉、兩岸關係與中美對峙下的大國博奕等因素。

首先,明年臺灣將迎來總統及立委選舉,種種跡象皆顯示執政黨的支持度明顯下滑,尤以相對擁護臺灣主體性的8、9年級生網路世代,面對近年兩岸逐漸落入戰爭邊緣的危機,青年選票已然產生遊離性的變化。

其次,則是疫後兩岸雙邊逐步開放,在野黨頻繁訪問大陸,導致執政黨陷入邊緣化的角色真空,同時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緩步移轉大陸,形成話語權壟斷的危機。

最後,則是美臺近來的緊密互動屢次觸動大陸敏感神經,蔡總統過境美國與美國衆議院議長麥卡錫訪臺皆不無可能,臺海的緊張情勢未來仍舊前景不明。

綜合種種原因,本次航點的嘗試性開放實屬不易,執政黨亦援引去年陸委會民調,「支持政府在考量兩岸情勢發展及兼顧經濟與防疫下,逐步調整兩岸交流與人員往來」達82.9%。

總體而言,除了向年輕人喊話「執政黨有能力維持臺海和平與穩定的現狀」,藉此緩和兵役義務的青年世代憂慮以外,再來則是經由大陸全國兩會國務院團隊換屆之際,面向對岸展現「正面的迴應」,至於中美博奕下的地緣政治層面,無疑反映着航點開放的善意,期待有效降低未來美臺高層進一步互動所引發的政治衝擊。

臺灣此刻宣佈恢復兩岸的航點,是執政黨釋出的善意,然而觀察雙邊交流仍有三大阻礙:陸生來臺升學、陸客赴臺團體遊和自由行。

兩會期間,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特別參加臺灣團審議,表態將推動兩岸經貿發展與合作,可預見開放陸客來臺指日可待,至於陸生來臺升學的暫停問題,陸方則尚未表態正面的立場,兩岸面對諸多「技術性問題」仍須持續協商和解套。

綜合近來兩岸各方消息顯示,雙邊或多或少釋放海基會與海協會重啓談判的意願,臺海雙方若願意藉由近來雙邊「絹絲細流的善意」,引導成爲「綿延不絕的暖流」,逐步有序地推動兩會復談,此舉不妨是上述問題皆將迎刃而解的指引明燈。(作者爲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