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襲東山島 國軍首度大規模傘兵行動

東山島戰役作戰計劃是由西方公司的主將漢彌頓中校草擬的。圖爲東山島戰役。(摘自中華民國海軍網站)

根據何樂伯的敘述,這場戰役有得有失,但失大於得,所以是失敗的。規劃此役是漢彌頓由美國重返臺灣開始的,時間是一九五三年六月,連突擊目標東山島都是漢選的,作戰計劃也是這位一九三九年畢業於西點軍校的「獨眼龍」所擬。此一作戰是一九四九年國軍退出大陸後針對大陸採取的最大軍事行動。漢彌頓的計劃是動用一個傘兵加強營(約六百人),一千五百名游擊隊和約一個小型師的正規軍(五千人),再加上海空軍的支援,規模相當大。爲何這樣一個戰鬥計劃由美國人來主導而非國軍自己,照本書作者的說法是,中方認爲只有這樣美國纔會全力支持,義無反顧了。

漢彌頓只花了四十八小時就擬好了到連隊的作戰計劃,然後飛往金門和胡璉面商大計,爭取大力支持,胡一答應,漢當天即飛返臺北,繼續與中方協調,特別是主持國民黨大陸部的鄭介民將軍和國防部有關部門。東山之役是由胡璉坐在驅逐護航艦上指揮的。漢彌頓則並未躬逢其役,而是坐鎮在臺北,不過戰役開始前,漢氏親自爲蔣夫人和中方高級將領們作了一場簡報,由蔣夫人的翻譯官阮志仁上校擔任傳譯。

現住大華府地區的一位劉先生,是參與東山之役的傘兵隨隊攝影師。七月十六日凌晨三點不到,劉和他的同志們即被叫醒,用過簡單的餐點後匆匆上路,乘卡車由龍潭向新竹空軍基地進發,抵達時,二十二架運輸機已升火待發,每架裝載三十名傘兵和武器配備。可是還沒起飛,就有兩架的引擎發生故障,一架起火,另一架升空後不得不折回,機上的傘兵無法出征,引來一陣咒罵,認爲他們喪失了一個殺敵報國的大好機會。飛機升空後,預定飛行一小時四十五分鐘抵達東山上空,時間是六點到六點十五分,天亮之前。在飛行途中,有位駕駛員發現風高夜黑,生怕被敵人擊中,竟然掉頭向回飛,置機上的傘兵於不顧。這位駕駛降落後,立即受到應得的懲罰。東山之役,尚未出師,已有兩樁不利,實非好兆頭。最後由於空降位置錯誤,島上岸邊的潮汐計算不準,這些訓練不易的傘兵精銳,非但沒能派上用場,還損兵折將,死了二百多人,大隊長李上校和一位隊長張少校均陣亡。

東山之役失敗的另兩個原因是通訊不良和後援部隊受落潮影響,沒能依預定時間抵達接應。由於通訊失靈,各部隊之間和部隊與指揮部之間根本無法連繫,陷入一種盲人瞎馬,各自單打獨鬥的局面,大大削弱了戰力,後來撤退時,多虧年輕英勇的空軍們拚命往返金門東山之間,對追擊的共軍輪番轟炸掃射,否則,就更不堪設想了。對幕後策劃全力支持此次戰役的CIA而言,東山島的失利等於是沒有豬灣的豬灣事件,本書作者說,東山之役的損失,使參加這次突擊的陸海軍們的良心,長久難安。此間的劉先生,想到這段往事,總是有不堪回首的隱痛。

無論如何,不能否認的是,東山島之役是CIA所屬的「西方公司」在臺灣及外島準軍事作業的轉捩點,自此以後,「西方公司」逐漸終止了支持游擊隊的活動,而「西方公司」本身也在一九五五年初壽終正寢,其業務由「海軍輔助通訊中心」(NACC)接管(CIA在臺灣島上對外的名稱)。

「西方公司」關門,是蔣夫人的傷心痛事。東山戰役之後不久,公司的在臺負責人狄藍尼(Robert J.Delaney)邀請她到公司的賓館,親自向夫人宣佈了「西方公司」將結束的壞消息。這是一個情緒激動,氣氛凝重的會見,蔣夫人的反應,好比聽到一位「密友死亡」般的震撼,她聽完簡報後,一語未發,就孤獨的滿懷心傷的離開了,那是一個陰雨天,只有一位隨從爲她撐着傘,狄藍尼目送蔣夫人在雨中踽踽獨行乘車離去,那情景好比「西方公司」和中華民國關係死亡時的喪禮。(三之三 摘自2001年2月5日 中國時報記者傅建中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