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2024年大考啓幕!A類競爭更激烈,95家券商參評,今年焦點四大變化

財聯社10月4日訊(記者 林堅)繼個體保代項目撤否率、暫停業務等負面事項可以公開在中證協官網查閱之後,對於投行而言至關重要的年度評級結果也即將出爐。財聯社記者近期獲悉,中證協已正式啓動2024年券商投行業務質量評價工作,參與評價的投行項目清單在業內公示,券商需要在10月17日前完成反饋。

根據最新《辦法》,投行業務評價覆蓋範圍主要包括券商四類投行業務,即股票保薦、債券承銷、併購重組財務顧問和全國股轉公司(北交所)相關投行業務。今年納入評價範圍的公司合計95家,2023年度項目合計8183個,其中IP0項目1053個;再融資項目662個;債券項目5441個;財務顧問項目85個;股轉公司(北交所)項目942個。這些項目不包括12月新受理的保薦項目。

可以看到,今年參評的項目範圍更廣,這也是2023年券商投行評級進行一次大改之後首次應用。從調整來看,彼時擴大了評價範圍,將債券承銷、併購重組財務顧問、股轉公司(北交所)相關投行業務全部納入,基本實現對投行業務的全覆蓋。因此可以認爲,2024年投行評級結果將更爲全面的、客觀地丈量與反映個體的執業水平,業務項目質量的高低。

投行業務質量評價工作歷來是券商投行業務執業水平、質量的一次集體大考。券商是資本市場的“看門人”,是企業直接融資的“服務商”。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2024年以來,證監會較爲集中地出臺了《關於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等四部政策文件,釋放強本強基、嚴監嚴管信號,指引行業差異化發展、特色化經營,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

券商2023年投行質量評價結果中,評價結果分爲A、B、C三類,A類12家、B類67家、C類19家。A類券商分別是財信證券、長城證券、第一創業承銷保薦、華泰聯合、金元證券、南京證券、申港證券、湘財證券、信達證券、浙商證券、中金公司和中信證券。從結果來看,A類評級中除中信、中金、華泰聯合等頭部券商外,其餘9家均爲中小券商。

中證協表示,執業質量評價是激勵約束證券公司提升投行業務執業水平的重要方式。爲加快投行執業從注重“可批性”向注重“可投性”轉變。券商在評價過程中存在弄虛作假、干擾評價工作等嚴重不當行爲的,中證協將視情節輕重,對券商及其相關責任人採取紀律處分或自律管理措施,按照相關規定記入誠信檔案

相較於2023年的投行評級,今年有哪些變化?記者進行了一番梳理,主要有四個方面:

變化一:股權下滑反映市場景氣度 債券項目激增1072個

對比近兩年的投行項目參評清單,相較2023年,2024年總項目數量增加了644個,但IPO項目數量減少了247個,再融資項目減少了108個,債券項目增加了1072個,財務顧問項目減少了33個,股轉公司(北交所)項目減少了40個。數據來看,股權承銷領域項目集體收縮,債券項目增幅十分可觀,這也反映了行業的現狀。

目前,股權承銷萎靡成爲不爭事實,反觀債券承銷保持平穩,部分券商甚至依靠此業務實現投行收入逆勢增長,成爲投行的有效補充。財聯社記者此前統計過,今年上半年,74家券商實現投行業務淨收入167.11億元,同比下滑40.64%。其中19家券商實現正增長,55家負增長,後者佔比爲74.32%。反觀債承方面,上半年券商債承總規模僅下滑2.26%,34家券商債承規模正增長,在87家可比數據券商中,佔比爲39.1%。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頭部券商因投行實力強勁,導致參評數目較多,但根據指標體系參考,參評數目多也並非意味着評估結果就會樂觀,尤其是存在“做得多,錯的也多”的情況。國信證券研究稱,行業股權融資規模下滑嚴重,債券承銷規模持平,投行業務發展面臨較大考驗,發力多資產、海外業務或是破局之道。

變化二:頭部券商內控制度執行情況被檢閱居多

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內控制度執行情況仍採取投行項目抽樣方式,今年隨機抽取IP0項目287個,再融資項目132個,債券項目623個,股轉公司(北交所)投行項目122個。

記者統計發現,其中,IPO項目數量排名前十的券商如下:中信證券35個項目、國金證券31個項目、國泰君安證券30個項目、海通證券21個項目、招商證券20個項目、中信建投證券19個項目、民生證券18個項目、光大證券16個項目、東方證券15個項目、國信證券14個項目。

再融資項目數量排名前十的券商如下:國金證券9個項目、國泰君安證券8個項目、國信證券6個項目、海通證券5個項目、中信證券5個項目、中信建投證券5個項目、財通證券3個項目、長城證券3個項目、長江證券3個項目、國海證券2個項目。

公司債項目數量排名前十的券商如下:中信建投證券49個項目、國泰君安證券40個項目、海通證券35個項目、中信證券34個項目、國金證券26個項目、華泰聯合證券23個項目、光大證券21個項目、國信證券20個項目、招商證券19個項目、中泰證券18個項目。

股轉公司(北交所)項目數量排名前十的券商如下:開源證券12個項目、申萬宏源證券9個項目、國融證券4個項目、中信建投證券4個項目、中泰證券4個項目、國金證券3個項目、華泰聯合證券3個項目、財通證券2個項目、長江證券2個項目、東北證券2個項目。

變化三:強調與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相匹配的投行能力

從今年的評級安排來看,特別關注2024年券商投行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情況,券商需要統計並彙報。這個指標主要還是來自2023年年底的那次修訂,彼時突出功能導向,將投行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情況作爲重要指標,包括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最高10分)及其他(最高5分)兩部分。

可以看到,去年以來,監管多次提及、強調券商要積極提高與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相匹配的金融服務能力。目前支持力度已有顯現。最新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證券行業共服務32家科技創新型企業在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首發上市,實現股權融資190.63億元,IPO家數佔全市場的72.73%,融資金額佔58.67%。債券融資方面,券商上半年承銷科技創新公司債券共計208只,融資規模達2437.3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一倍。

記者留意到,中證協此前發佈了《證券公司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實踐報告及典型案例彙編(2019—2023)》,共收錄了近五年內,36家證券公司100篇典型案例,至少包括中信證券、海通證券、招商證券、東吳證券、國信證券,申萬宏源承銷保薦、華泰聯合證券、中信建投、國泰君安、中金公司、西部證券、華鑫證券等12家券商入選。

變化四:新規正在徵求意見中 新增“新股估值定價能力”

正值2024年年度投行評級的評價過程,中證協也啓動了對評估標準的修訂,並近期已向行業徵求意見。總體來看,《評價辦法》於2022年制定發佈,旨在促進券商建立健全與註冊制相匹配的理念、組織和能力,壓實執業責任,切實提升投行業務執業質量。2023年,中證協對《評價辦法》進行修訂,新的評價體系實現對投行業務的全覆蓋,引導投行發揮服務科技創新功能,同時評價結果與券商分類評價等機制掛鉤,成爲督促保薦機構提升執業質量的重要抓手。

中證協正擬對《評價辦法》進一步修訂完善,近期已就徵求意見稿徵求行業意見,修訂內容主要分爲三大方面,一是,完善股票保薦業務執業質量履職盡責評價指標。包括明確保薦項目存在重大負面事項的扣分標準;完善保薦項目終止審覈情形的扣分標準;完善保薦項目負面行爲記錄的範圍及扣分標準,設定合計扣分上限;適當調整行政監管措施和自律監管措施的扣分標準。

二是,優化“投行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指標。結合《資本市場服務科技企業高水平發展的十六項措施》《關於深化科創板改革 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八條措施》等要求,進一步優化投行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功能導向,在“投行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專項評價指標中,新增兩項標準:一是作爲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在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領域突破了關鍵核心技術;二是擁有的核心技術經國家主管部門認定具有國際領先、引領作用或者對於國家戰略具有重大意義。

三是,新增“新股估值定價能力”專項評價指標。爲督促券商提升新股定價能力,提高新股投資價值報告質量,增加“新股估值定價能力”專項評價指標:一是定價能力評價標準,考慮破發、發行價格偏離度等情形;二是投價報告質量評價標準,考慮估值、盈利預測等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