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網傳沿海企業羣起遷入內陸 重啓三線建設準備打仗?

網路盛傳廣東有1500家企業計劃遷移至四川,重新勾起上世紀60年代「三線建設」與準備戰爭的焦慮。(圖/新華社)

近日網路上盛傳廣東有多達1500家企業計劃遷移至四川,包括比亞迪、華爲、廣汽等等知名大型企業,重新勾起許多人想起上世紀60年代中共準備應對大規模戰爭而着力進行「三線建設」的焦慮。此一傳言來自一份國務院的公告,其目的不外是促進區域的均衡發展,之所以讓許多人憂慮要預備戰爭,恐怕也是這些年來媒體不斷宣傳備戰思維所致,連開戰的對手都呼之欲出。官方可能也認爲民間這種準備打仗的心態有助於安定團結與緩和社會矛盾,因此更加深了民衆心理上產生戰爭即將爆發的焦慮感。

這份引起大陸民間議論與焦慮的文件,是在9月底以中共中央與國務院名義發佈的《關於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品質充分就業的意見》,其中提到「提升區域協調發展就業承載力」,要「引導資金、技術、勞動密集型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從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轉移,加大對革命老區、邊境地區、資源枯竭地區等政策傾斜,促進區域間就業均衡發展。」許多人的解讀是要把目前在沿海地區的企業移向廣大的中西部地區,尤其是「革命老區、邊境地區、資源枯竭地區」意味着缺乏資源、交通不便、人口稀少與建設落後,讓人聯想到上世紀60年代啓動的將重要企業遷往偏荒地區的「三線建設」,預備應對大規模戰爭。

上世紀60年代的三線建設有重大的軍事與政治意義,付出了難以估算的代價。(圖/搜狐網)

「三線建設」是因當時的中共最高領導人毛澤東與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交惡,當時美蘇關係略有緩和,毛因此擔憂美蘇可能聯手瓜分中國,因此加緊2項準備應對世界大戰的重要策略,一是研發原子彈,二是進行全境的戰略佈局,即三線建設。三線建設的構想源自於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的策略,將沿海的國防軍事企業與重工業遷移到內陸地區,包括西北的「陝甘寧青」地區與西南的「川渝雲貴」地區,需要大量的搬遷、重建與大量以應對戰爭爲目的的基礎建設,總投資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動員人力達數百萬人之譜。

然而這些三線企業所在地都是交通不便的偏荒地區,缺乏原材料、協作人力與上下游相關配合企業,加上計劃倉促,很多項目「邊設計、邊施工、邊生產」,形成巨大的浪費。大約辛苦經營了10年,資金與人力投入已疲態盡露,對三線地區的投入逐漸減少,虧損連連的三線企業也成爲政府財政的沉重負擔。1978年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三線企業開始轉型經營民用業務,造飛彈的改生產電視機、造無線電與雷達的改做收音機,有些企業因此成爲當地工業的主要支柱,而未能轉型成功的企業就被合併或是陸續關廠。

成昆鐵路是知名的三線建設項目之一,從成都到昆明,全長1000餘公里,是建造上極爲困難卻有重大戰略意義的鐵路。(圖/搜狐網)

中共改革開放後,雖然經濟發展遭遇到一些難題,但強大的改革渴望與人民改善生活的豐沛動力突破這些障礙。到了本世紀初,快速發展的經濟造成沿海發達地區房價物價飆漲與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因此在2010年胡錦濤、溫家寶主政時期推出將部份產業往中西部轉移的計劃,許多內地城市也制訂新政策來吸引外商深入中西部投資,中共也同時積極擴大鐵公路與航空等建設,強化中西部交通條件來配合吸引外商。

9月份發佈的文件與過去幾年的類似政策並無不同之處,爲何會引發民衆對於隨時可能爆發戰爭的疑慮?主要還是這些年來與西方國家以及臺灣的關係惡化所致。不可否認的,網民們因爲中國國力的快速壯大造成自信心爆棚,更熱中於用好戰言論來吸引關注,近幾年則因爲中美關係與兩岸關係惡化,媒體與網路充滿強硬言論,與美國政治磨擦加深加上對臺武力威嚇升級,有愈來愈多的兩岸民衆認爲隨時可能爆發戰爭。

9月份發佈的文件與過去幾年的類似政策並無不同之處,卻再次引發即將爆發戰爭的疑慮。(圖/中國軍網)

而隨着新冠疫情之後中國大陸經濟增長放緩以及與美國關係緊張,愈來愈多的外商降低在中國大陸的投資比重。廣東做爲對外開放前沿,受到的影響尤爲深重,大量工廠倒閉或外遷,空置廠房比比皆是,這時還鼓吹將沿海地區的企業轉移至廣大的中西部地區,確實也極不合時宜。推測這也是政府官員的形式主義作祟,依幾年來的行政慣例發出「等因奉此」官式文件,這純粹是行政怠惰的習性造成,引起即將發動戰爭的猜想,也是中美關係與「聯合利劍2024」演習等客觀形勢使然。

總有相當一部份人認爲,要人民隨時保持備戰心態有助於緩和社會矛盾,但是這種懸在人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雖然有用,長期使用造成彈性疲乏的代價卻也不小。即便從短期角度切入,現在經濟上內需不足,要鼓勵人民消費拉動內需,還不斷讓人警惕備戰防荒,邏輯上也嚴重地自相矛盾。因此,官方在這種時候來這麼一招,還真令人懷疑到底是何種用意或是要傳達什麼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