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歐美澳飛中國航班大減:政治脫鉤或商業策略調整?
除了歐洲的航空公司減班或停航中國航線,澳大利亞與美國也持續減低飛往中國航班的數量,幅度高達2/3。(圖/中新社)
最近有許多國際航空公司把往返中國的航線減班或直接停飛,尤其在10月份,西方航空公司停飛中國航線的特別多,其中不乏歷史悠久的知名大型國際航空。許多客源因此流向中國的航空公司,至於中國經濟放緩造成出國旅遊與國際旅客減少,夾雜着疫情後的國際旅客緩慢恢復,其真正的影響還不明顯,但從外航減班停航的做法來判斷,未來可能出現不利情況不宜輕忽。
最近宣佈暫停航班的公司以歐洲的航空公司較多,包括波蘭航空、北歐(丹麥、挪威、瑞典)航空、漢莎(德國)航空、大英航空、與維珍(英國)航空,其中有數家都是經營了數十年的航線,其停飛的決定讓人十分驚訝。按照這些航空公司的說法,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些航線因俄烏戰爭而無法航經俄羅斯,必須繞飛其他國家,造成時間延長,飛航成本上升2至3成,影響了客源,因此決定停飛。
原本受到疫情衝擊的航空業都認爲在解封后會出現大量的旅遊需求,但是航空旅客回潮的現象並沒有發生。(圖/路透)
據外媒引述專家分析,原本受到疫情衝擊的航空業都認爲在2022年底解封后會出現大量的旅遊需求,以及大批外國企業高管往返中國的商務旅客,但是與中國經濟反彈乏力情況一樣,這種大批航空旅客回潮的現象並沒有發生。而因俄烏戰爭引起俄羅斯關閉領空導致西方航空公司必須繞道,則是最現實的眼前困境。但是中國因爲與俄羅斯關係良好,仍可繼續通過其領空,較西方航空公司節約了更多的時間、機組人員與油料成本。
但成本的增加只是雪上加霜,因爲疫情後前往中國的旅客本就不多,除了中國經濟反彈未如預期反彈,外國公司也降低對在華經營的期望,商務旅客並未恢復。雖然北京給予十多個國家入境免簽證,幾件重大仇外事件讓外國觀光客遲遲未能回溫。
最近有許多西方的國際航空公司的中國的航線減班或停飛,主要的原因是俄烏戰爭導致航班必須繞行俄羅斯增加成本影響客源。(圖/新華社)
其實比歐洲航空更早減班或停航的其他國際航空也不少,例如澳大利亞航空今年7月暫停了雪梨悉尼至上海直飛航班,美國也持續減低飛往中國航班的數量,減班幅度高達2/3,他們認爲客流量尚未恢復到疫情前水準。
不過,這些航空停飛中國航線後,反而讓中國的航空公司看到機會,他們相信中國的經濟與旅遊一定會快速恢復,而且沒有繞飛俄羅斯的問題,因此大量加開航線與航班來填補這一段空白。例如首都航空、東方航空、南方航空,增加得最多的則屬紐澳航線。
大陸官方雖努力營造經濟與旅遊熱絡的印象,並制訂新的吸引外國旅客的方案,但是效果不佳。(圖/中新社)
有專家指出,歐洲航空公司這次減班停航爲何如此集中?除了歐盟對中國政策明朗化之外,每年3月與10月是航空公司調整路線與航次的換季時間,這也是行之有年的慣例,只是這次因爲大環境的變化,調整的航空公司較集中,幅度也較大。這些航空在下一次航班調整時,仍然可以再增加航班。唯一比較決絕的是英國維珍航空,除了取消上海航線與永外停止香港航線之外,連經營30年的香港辦公室都撤除了。像北歐航空就聲明將繼續監控市場情況,未來有機會恢復上海─哥本哈根航線。
這兩年關閉中國航線的外國航空公司達到30多家,其中不乏知名且歷史悠久的大型國際航空公司。(圖/中新社)
疫情解封后大陸官方雖努力營造經濟與旅遊熱絡的印象,但是實體經濟恢復的情況並仍未如願,2024年1-8月中國的國際航線客運量達4227.5萬人次,同比增長175%,但與2019年同期的4900萬人次相比仍有15.3%的差距,若相較於亞洲的鄰國日本的外國旅客暴增,民航是班班客滿,差距則更爲驚人。
至今已關閉中國航線的外國航空公司達到30多家,其中不乏知名且歷史悠久的大型國際航空公司,有些媒體或網民指責這是外國藉機炒作中國威脅論所致,這種論調聽聽便罷,畢竟外國航空公司在商言商,他們的決策都有一定的商業準則。倒是很多大陸中小城市爲建立外國航線,幾乎都向外國空提供大量補貼,現在大陸地方財政困難,未來補貼政策恐怕難以爲繼,這也是影響外航考慮經營中國航線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