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揭密》蔡英文認了「美軍在臺」惹議 回顧當年美軍顧問團在臺真相

美國在1951年成立軍事援華顧問團,首任團長蔡斯少將(右1),由於蔡斯少將是孫立人將軍在維吉尼亞軍校的同學,蔣介石(前左)因對孫立人有深刻的疑慮,因此與蔡斯的關係也不佳,這層關係也影響了美臺日後的多項軍事合作。(圖/歷史檔案照)

來臺協訓的美軍特戰人員原只是臺美軍事合作的項目之一,但事件意外曝光後卻成爲政府刻意操弄的政治議題,有些媒體還刻意將人數極少的輪訓教員掛上「駐臺美軍」的名義,甚至重彈「美軍顧問團」論調,其居心可議。過去美軍顧問團臺在臺灣存在的28年期間,正是臺灣最風雨飄搖的日子,除非美國人想挑動臺海戰爭,或者已經開戰了,否則美國人與臺灣人都會嘲笑重設美軍顧問團的想法。

美國最早在中國成立軍事顧問團是在二戰結束後的民國35年(1946年),當時把駐華美軍司令部撤銷,在南京成立「美國軍事顧問團」,目的是爲了培養中國的力量在亞洲對抗蘇聯,顧問團人數最多曾達萬人。後來國共內戰情勢逆轉,到大陸淪陷前軍事顧問團已陸續撤退至日本東京。

美軍顧問團團長蔡斯少將(中)與黃鎮球將軍(右2)以及蔣緯國將軍(左2)。(圖/歷史檔案照)

韓戰爆發之後,美國決定重新資助遷來臺北的中華民國政府,簽訂了《中美共同互助協定》,並在民國40年成立「美國軍事援華顧問團」,顧問團首任團長是蔡斯少將。由於蔡斯少將是孫立人將軍在維吉尼亞軍校的同學,蔣介石因對孫立人有深刻的疑慮,因此與蔡斯的關係不佳,這層關係也影響了美臺日後的多項軍事合作。

在美方的觀點看來,只有準備打仗纔會需要美軍顧問團,當年設立是在韓戰期間,美臺也訂立《中美協防條約》,除了美軍第7艦隊巡弋臺海,大批軍火也運往臺灣,阻止了毛澤東的攻臺計劃。韓戰結束後,中共又發起大陳島、一江山戰役,幾年之間美軍顧問團的人數從最初的12人增加至2347多人,成長了幾乎200倍。除了團本部及下轄的陸、海、空、聯勤4組之外,美軍顧問團亦在海陸空三軍營級以上的編制單位內,至少派遣一名常駐美軍士官進行督導。

1956年蔣介石與美軍顧問團成員到金門視察。(圖/金門戰地史蹟館)

後來臺海軍事衝突逐年減少,顧問團人數慢慢下降,團長從最初編階少將逐次降至准將與上校。到了1970年,美國開始推動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顧問團已僅具形式,除了人數銳減,也不再提供支援與協助訓練。1979年美中正式建交,美軍顧問團餘下的數人陸續離開臺灣,有關軍售、技術與交流等業務歸到新成立的美國在臺協會(AIT)下屬的技術組處理。

美軍顧問團最初團本部設在總統府內,後來因爲人數快速增加,搬遷至臺北市信義路上的海軍輔助通信營區(原美國中情局駐臺北機構),後來這批房舍也在美臺斷交之後成爲美國在臺協會的辦公室。(圖/wiki Solomon203)

美軍顧問團在臺灣存在時間總計28年,最初團本部設在總統府內,可見其重要性時當時軍情緊張,後來因爲人數快速增加,搬遷至信義路上的海軍輔助通信營區(原美國中情局駐臺北機構)做爲顧問團本部,後來這批房舍也在美臺斷交之後成爲美國在臺協會的辦公室。此外,美軍顧問團除了信義路的團本部,在新竹、臺中、高雄等地也設立指揮分部,各地同時設有顧問團軍官與文職人員的宿舍等生活設施。這些美軍宿舍其中又以陽明山的山仔后與天母附近最多,陽明山文化大學旁的美軍舊房舍近幾年經過多次整修,改爲美式風格的餐廳咖啡廳,保留着當年美式設施風格,成爲臺北著名的休閒場所。

陽明山美軍宿舍羣經過整修之後,改爲充滿美式風格的餐廳咖啡廳,現在成爲極有特色的休閒場所。(圖/Wiki Od69bo)

美軍顧問團在臺期間,除了軍士官之外,還有許多土兵,越戰時則有更多來臺休假的美軍,與在日本、韓國的美軍一樣,來臺美軍也經常出現違法犯紀以及與民衆發生重大沖突的事故。其中最知名的是1957年的「劉自然事件」,陸軍少校劉自然在臺北市陽明山美軍宿舍區內遭到駐臺美軍陸軍上士雷諾槍殺,引爆臺灣民衆大規模反美示威。此外還有酒駕撞死立法委員、士兵強姦與殺害婦女等暴力事件,或是演習訓練發生傷害民衆事故,類似狀況在日本、韓國經常見諸報端,民衆爲此示威抗議不斷,是當地政府極爲頭疼的問題。

美軍顧問團團本部。(圖/美國空軍臺北通訊站)

總之,就算不討論美軍駐臺需要付出的成本有多高,僅僅期望美軍派幾個軍人來就可以臺讓臺灣人產生安全感,就是非常不切實際的想法。美國在臺灣設立軍事顧問團一向是爲了打仗的需要,從來不是做爲武力威嚇之用,因爲光這點人員與軍火,根本鎮不住真想開戰的對手。哪天美國突然真覺得應該要在臺灣設立軍事顧問團,那一定是戰爭已經開打或即將開打,甚至有可能顧問團還沒組成,幾天之內戰事已經結束。現在如果拿着幾位來臺當教官的美軍當幌子,硬是貼上美軍顧問團貼紙,改變不了因執政失當而挫敗的民調,在國際上更是極丟臉的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