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諾貝爾》化學獎2得主與臺灣有淵源 對製藥貢獻大
本屆諾貝爾化學獎由德籍科學家李斯特(Benjamin List)與美籍科學家麥克米倫(David MacMillan)共同獲得。(圖片來源 / facebook.com/nobelprize)
本屆諾貝爾化學獎由德籍科學家李斯特(Benjamin List)與美籍科學家麥克米倫(David MacMillan)共同獲得。他們的研究「不對稱有機催化(asymmetric catalysis)」,對於建構分子有卓着貢獻,協助製藥等產業、更降低人造化學物對環境的衝擊,建置更永續的綠色化學產業。
一般民衆或許感受不到化學家的研究成果,然而包括塑膠、香水、調味品等人們日常生活用品,從打造韌性強、堅固的材料,到儲能裝置、甚至遏制疾病蔓延,都需要由化學家來製造分子,製造分子是艱鉅的工作,過程中催化劑的介入相當關鍵。多數的化學反應(例如鐵生鏽)速度都奇慢無比,此時需要使用催化劑。催化劑可以在不成爲最終產品的情況下,扮演好控制、促進化學反應的角色。換句話說,催化劑不會直接參與化學反應,卻能加快反應。
●李斯特和麥克米倫 不對稱有機催化領域的領頭羊
2000年以前,人類只知道能用金屬、酶這2種催化劑,多數學者更長年以爲,世界上不會再出現第3種催化劑。一直到2000年,李斯特、麥克米倫透過巧妙的方式,以不對稱有機分子爲基礎,研發出第3種催化劑「不對稱有機催化劑」。這種催化劑的用途甚廣,能讓化學反應更快速,而且價格便宜、友善環境。
過去20年來,這種新型催化劑被廣泛應用,尤其在製藥產業最常見;另外,這種催化劑也被應用於太陽能板中,捕捉太陽光線。在藥廠,不對稱有機催化能用來讓既有藥物製程更流暢。像是帕羅西汀(Paroxetine)這種抗憂鬱、抗焦慮藥,還有克流感的重要成分奧司他韋(Oseltamivir),過程中都有不對稱有機催化的參與。
藉由不對稱有機催化,科學家也能輕而易舉地製造大量的不對稱有機分子。比方深海中才能找到的罕見有機成分,現在都能人造。諾貝爾獎委員會表示,這兩位學者的發明「爲全人類帶來最大的效益」。直到現在,李斯特和麥克米倫仍是該領域的領頭羊。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麥克米倫。圖片來源/Janssen Prize for Creativity in Organic Synthesis)
中研院化學所副研究員陳榮傑表示,化學界普遍預測李斯特與麥克米倫遲早會得獎,但沒想到這麼快,因爲在「不對稱催化」這個領域,諾貝爾化學獎2001年已頒給研究「不對稱催化反應」的美國學者諾爾斯(William. S. Knowles)、夏普里斯(K. Barry Sharphess) 和日本學者野依良治(Ryoji Noyori)等3位研究不對稱金屬催化劑的學者。沒想到這個領域今年又獲獎,不過他強調,李斯特與麥克米倫在「不對稱有機催化」方面的研究成果貢獻很大,實至名歸。
●不對稱有機催化劑用於製藥 避免藥物殘留金屬
以藥物合成來說,陳榮傑表示,早期製藥使用有機金屬催化劑,用量少、效率高,但很多金屬具毒性,在分離純化的過程中不容易去除,而早年不含金屬的有機催化劑用量必須比較高,無法跟有機金屬催化劑競爭。李斯特與麥克米倫研發更有效率的有機催化劑,比起原先的方法可以降低近100倍催化劑的使用量,是他們最重要的貢獻,不但克服用量問題可以跟有機金屬的效率競爭,也避免藥物製造過程中殘留金屬。
爲什麼要做不對稱催化?陳榮傑解釋,因爲很多分子有「掌性」,藥物有不同結構,比如類似但實際不同的鏡像結構(左旋或右旋是,然而左旋跟右旋的藥物進入人體有很大不同的效用,有的可能是藥,另外一個可能是毒藥,所以必須精準控制藥物合成左旋,減少右旋的產生,才能讓藥物的效用發揮到最好,並且降低不必要的副作用。
●兩得主與臺灣有淵源 先後獲中研院化學所「周大紓有機化學獎」
巧合的是,李斯特與麥克米倫與臺灣都有淵源。中研院化學所爲紀念該所已逝前所長周大紓「周大紓有機化學獎」,頒給對化學領域有貢獻的國際學者,麥克米倫是2006年得主,李斯特是2017年得主,兩人都因此曾造訪臺灣在中研院發表演說。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斯特2017年曾造訪臺灣。圖片來源/ Max-Planck-Gesellschaft)
2017年李斯特訪臺,恰是陳榮傑接待,他回憶,李斯特吃西方素,吃魚、不太吃紅肉,與李斯特交談可感覺其非常聰明、非常有創意,特別是他在演講前需要一個可以沉思冥想打坐的地方,中研院所因此開一間休息室給李斯特。李斯特在臺灣期間,陳榮傑帶他去野柳旅遊,行程結束他表示自理晚餐,不需陳榮傑做陪,讓陳榮傑可以早點回家陪伴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