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B AI,跑通了?

最近,朋友給我反饋:Kimi廣告投放真猛。

聽本站音樂、刷bilibili都能看到,說產品給普通用戶使用的,這點兒毋庸置疑。不過,8月才過半,Kimi一些行動卻讓人感覺有些不同。

不同在哪呢?

一方面,8月2日,Kimi的母公司月之暗面(Moonshot AI)宣佈正式發佈了Kimi的企業級API。這種企業級模型,相比普通用戶版,提供了更強的數據安全保護和更快的處理速度,能夠幫助企業處理複雜的工作和大量數據。

緊接着,他們宣佈將Kimi開放平臺的上下文緩存Cache技術的費用下調,從原來的10元每1M tokens每分鐘降到了5元。我瞭解到,這項降價從7月1日就已經開始在開放平臺上進行公測了。

讀到這裡,也許你會好奇,緩存Cache到底是什麼?

簡單來說,它的作用是提前存儲那些可能會被反覆使用、經常被查詢的文本或數據,從而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提高模型的推理效率。

所以,這些動作讓我不禁思考,AI在B2B領域,是否已經找到了一條有效的道路?經過一圈調研,我認爲:是的。

01

先說一個行業共識:AI應用無疑是模型成功的關鍵。

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百度CEO李彥宏討論了他對大模型應用的一些看法。他說:儘管C端開發很重要,但B端應用場景,纔是大模型能夠取得更好成果的地方。

他認爲,AI時代,能夠深刻影響產業,顯著提高效率的應用更具備價值,他預見,在醫療、金融、教育、製造、交通和農業等領域,將會根據各自的特點和數據資源,開發出定製化的智能體,未來智能體將達到百萬級別,形成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

今年,百度在醫療、金融、能源、環保和交通等多個領域中標了17個項目,涵蓋大型國企、行業領頭公司,金額也非常可觀。

顯然,李彥宏認爲,AI應用要快速落地到智能體上。

咱不說具體落不落到智能體上,那麼多標書,也要一個個交付,一年半載不作出個成型的東西來,客戶肯定是不願意的。

我們再看(Moonshot AI)創始人楊植麟怎麼看。

6月份,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與楊植麟的一次對話中,楊提到他們並不完全排斥B端,但主要還是專注於C端。他的產品Kimi在AI領域已經達到了頂級流量和使用量。

儘管如此,用戶在高峰時段經常體驗到由於算力不足而導致的問題。爲了應對這種情況,他們採取了一些措施來降低運營成本並提高效率。

其中之一,是通過緩存技術來優化模型的推理性能,這項技術使Kimi在處理複雜請求時能夠更快響應,減少了重複計算的需要。

這種改進不僅提高了系統的響應速度和處理效率,還確保了對話或文本生成的連貫性和準確性;這在未來,面對可能做B端生意時,要大量集中處理數據請求時,顯得尤爲重要。

因此,楊植麟認爲,若想轉向B端,首先必須解決算力問題,確保算力的穩定是基礎。

另一方面,我覺得,做C端生意不那麼性感,他主要通過廣告投放換轉化,長期看,沒有那麼引人注目。

我從多名廣告從業者口中瞭解到,從2024年上半年開始,人均轉化成本在不斷上升,每一個 Kimi PC 端的用戶轉化,基本達到40元/人,這個數據我沒有求證官方。

不過,就大趨勢看,C端場景下的AI市場競爭成本不斷提高,無疑推動許多AI公司,重新評估他們的市場戰略。

所以,C端市場雖然潛力太,但B端的應用場景,纔是實現大模型深遠影響和高效成果的關鍵領域,畢竟,只有爲企業實現真正的降本增效,才能推動行業乃至整個產業的進步。

02

既然共識正確。那麼,智能體、或AI、大(小)模型如何有效切入B2B領域呢?第一個辦法是,做B端的上游。

什麼意思呢?

所謂B端上游,即供應鏈的源頭。舉個例子:假設有家醫藥公司,有利用AI的需求和應用場景,但作爲大模型公司切入很困難怎麼辦?

這時,你發現這家醫藥公司正在使用某種SaaS軟件,AI大模型公司可以考慮與軟件供應商合作;這樣,AI就能被加到現有的軟件產品裡,醫藥公司就能在用軟件的同時,順利過渡到使用AI。

這是很多傳統B端業務人的思考方式。

其實,B2B軟件有多種部署形態。首先,本地化部署,將軟件安裝在客戶自己的服務器或設備上,讓客戶能控制數據和安全。

這種方式需要定期升級,維護起來麻煩且成本較高。比如,以前奔馳、寶馬這些大廠商,爲了管理代理商,會採用傳統的CRM系統作爲本地化部署。

但本地化部署在實現AI集成時面臨很多挑戰,尤其要預先訓練好的模型;這樣的模型一旦安裝,即便在不聯網的情況下,也能夠響應客戶的查詢。

雖然許多ToB公司都有意嘗試,但現實操作的複雜性很高。例如,醫藥集團或醫院,他們的數據管理需求龐大,一旦需要更新軟件集成新的AI功能,整個過程將極爲複雜。

另外,對項目負責人來說,他們要向老闆解釋,爲什麼要花大筆錢引入AI功能。

比如:

花2000萬搞一個模型。聽起來好像很厲害,我們有了AI能力,但實際情況可能讓人覺得,這不過是一個AI知識問答系統。這麼看,總覺得不太划算。

還有一點,即便企業引入一個模型,萬一員工用不去來怎麼辦?那這筆錢不就打水漂了?於此,怎麼算都不合適,當然,一些公司甚至連知識庫都沒有,更沒必要引入AI能力了。

而SaaS模式,作爲另一種形態,允許用戶通過訂閱方式支付費用,如飛書等協同工具。這種模式下,SaaS公司可以直接集成AI功能,甚至有能力繞過小模型公司,直接從大模型公司購買服務,進行流程改造。

在所有這些形態中,SaaS模式集成AI功能最爲簡便,因爲服務提供商可以在後端統一更新和維護AI功能,客戶無需擔心技術細節。

因此,從上到下看,提供AI解決方案的公司可能拿下一些訂單,但真正讓客戶成功的過程可能相當艱難,付出與收穫往往不成正比。

03

那麼,有沒有一種新的解法呢?有。不妨自下而上看。

我們要建立一個新認知:

在公司裡使用AI,實際上,是找到了一個突破口,它主要幫我們提高做事的效率,AI一般用來加強已有的工作流程,而不是徹底重新開始。

什麼是徹底開始?

即從頭開始,完全重新制定某個事物的流程,不依賴任何現有的結構和計劃;在工作流程或項目管理的語境中,這意味着放棄舊的方法和系統,採用全新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或執行任務。

比如說,一個公司原本使用一個非常傳統的客戶關係管理(CRM)系統。隨着時間推移和業務的增長,這個系統無法滿足公司的需求了。

公司決定不再對老舊系統進行修改或升級,決定從頭開始開發一個全新的CRM系統,這個新系統將使用最新的技術棧,設計更符合現代業務流程的功能,並且可以更好地集成最新的數據分析工具。

這就是一個“徹底開始”的例子。但是,你知道嗎?AI顛覆流程再造的過程,AI大部分時間是在處理人類已經很熟悉的工作,不用重複再造輪子。

什麼意思呢?

當一個公司開始用AI模型時,這些模型得和公司自己的工作流程緊密結合。比如,有些公司在醫療或教育領域想用一些高級的大模型,但這過程可能會碰到很多難題。

因爲每個公司的業務和流程都是特別的,AI需要的數據也特別,所以通用的大模型可能不太合適,在公司裡要真正用上這些寬泛的理念,通常很難。

怎麼辦?這個時候,有一個小模型、小助手就好辦了。

比如說:

中小企業的會計通常用金蝶、用友、暢捷通這些軟件。這些軟件裡已經存了很多數據;對於操作員來說,他們只是想用AI的力量快速找到一個數據,或者得出一個結論就行了,不用去大改原來的軟件。

所以,要把AI用到企業(ToB)的場景中,一個好方法是把複雜的業務流程分解成很多小任務,或者是具體的小場景,然後在每個小場景中用AI來幫忙做改進。

我們還看到,像微軟這樣的OpenAI的投資方,以及作爲CRM行業領頭羊的Salesforce,他們並沒有用AI開發出全新的產品。

雖然他們不斷地爲產品加上新功能的標籤,但實際上,是在現有業務流程或產品功能中,利用大模型進行輔助和增強。

也就是說,它們把小模型,精煉成了一個助手,或者說一種增強能力,這樣可以更好地融入並優化現有系統,而不是完全替換它們。

這有點像最近很多AI公司在PC端做的那些插件。你只要輕輕一滑鼠標,或按下快捷鍵,AI就能彈出來幫忙。它們的核心功能,是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

04

不信,你還可以思考下:對於ToB企業來說,真正需要AI來做什麼?

經過智遠調研認爲,他們主要是用數據來幫助做運營、管理、決策和營銷方面的決定。那麼,對AI公司來說,怎麼樣才能做到既實用又省錢呢?關鍵就是要實現快速複製,用很低的成本覆蓋多種場景。

怎麼複製?

一個辦法,把AI封裝成一個智能體,它可以調用本地數據。這就是爲什麼Kimi Chat會降低緩存Cache的費用;因爲把那些被頻繁使用的本地文本存下來,可以幫助提高小助手的準確度。

但這裡有一個問題,怎麼做到既準確、又通用,同時成本還低呢?

對此,我們可以這樣定義“高準確率”:業務能用就行,準確率足夠高,即使偶爾出錯,用戶也能識別出來,並且能解釋爲什麼會這樣。

“低成本”則意味着項目初期的成本必須低,能在單一機器上部署,並且使用和維護都很簡單。現在很多大模型的硬件成本很高,如果公司還不確定能賺多少錢,肯定不願意投入太多。

大模型的優勢在於解決了早期AI算法的通用性問題。

理論上,一個模型可以應對所有場景;實際上,我們要對它進行微調。所以,我們將“高通用性”定義爲能夠實現工具化和自動化,這樣就能大規模複製,實現低成本落地。

一個億級大模型已經實現了超過95%的準確率,然後,我們從這個大模型衍生出一個小模型,把它封裝成助手,這樣就解決了使用入口的問題。

想象一下,大模型公司有一個超級強大的大模型解決方案,它就像一個父模型,支撐着整個企業的廣泛需求。

這個大模型特別厲害,可以處理複雜的數據分析,給出非常準確的見解。它特別適合需要大量計算資源和進行大規模數據處理的B端公司。但其實,並不是所有B端公司都要這麼龐大的系統。

對於更多的中小型企業來說,一個更小、更專注的模型就足夠了。我們可以視作大模型的“子模型”。

這些小模型從大模型中繼承了核心能力,但經過了優化和調整,這樣它們能更好地適應具體業務需求和小規模的操作環境。

小模型不用大模型那樣多算力,而是專注特定的任務,能夠根據不同需求調整,比如生成智能的分析報告或者進行智能分析。

這就使得資源有限的小型企業也能用上AI,提高工作效率和決策質量。

所以,小模型像從大模型中提煉出來的精華,它只要有基本的知識庫能力就夠,關鍵是把它做成一個小助手,嵌入到工具中使用。

千萬不要認爲這代表邏輯正確。經過智遠調研,目前已經有AI產品落地到了B端企業中;所以,對於TOB來說,AI應用場景,是智能體,是插件。

這麼做還有一個好處即容易交付,不用投入昂貴的成本。

總結

TOB AI,沒走老路。

如果說小模型是TOB關鍵點,那麼,將其做成智能體、小助手,就是連接TOB最後一公里的關鍵環節,畢竟,自下而上,是以人、以任務爲中心,不是以軟件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