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警示:探索外星球勿行剝削之舉
過去十年見證了商業航天業的迅速擴張。相互競爭的國家正在地球之外爭奪首要的軍事和經濟地位。公共和私人實體都在急切地想要開採月球,而且越來越多的太空垃圾正在污染近地軌道。
在 2023 年的一份白皮書中,一羣憂心忡忡的天文學家警告不要在外太空重複地球上的“殖民做法”。但如果一開始那裡什麼都沒有,殖民太空又有什麼錯呢?
我是一名科學與宗教哲學家,多年來一直在撰寫有關航天業的文章。隨着政府機構和私營公司將目光投向星空,我注意到許多在 15 至 19 世紀推動歐洲基督教帝國主義的因素以高速、高科技的形式再次出現。
其中一些殖民做法可能包括圈地、對環境資源的開發以及對景觀的破壞——以命運、文明和拯救人類等理想的名義。
許多航天業的領導者,如火星協會主席羅伯特·祖布林,認爲儘管歐洲式的殖民主義在地球上可能產生了不良後果,但這是在外太空前進的唯一途徑。事實上,他警告說,任何減緩或規範航天業的嘗試都會讓人類無法觸及火星前沿領域,讓我們被困在一個日益沉悶和腐朽的地球上。
許多航天業的領導者,如羅伯特·祖布林和埃隆·馬斯克,都曾設想在火星上建立人類殖民地。他們都認爲航天業的監管可能會阻礙實現這一目標。janiecbros/E+ via Getty Images
祖布林對有關太空殖民主義的擔憂進行了反駁。他聲稱,與地球不同,外太空是空的。爲什麼要去關心岩石以及一些假定存在的微生物的權利呢?但事實證明,並非所有人都同意外太空是空的。正如那些憂心忡忡的天文學家所主張的,放棄殖民策略將使業內人士和業外人士都受益。
澳大利亞北部巴瓦卡地區的民衆 向航天工業表示 ,他們的祖先從銀河系中的家園引導着人類的生活,並且 這種關係日益受到大型軌道衛星網絡的威脅 。
同樣,因紐特族的長者說他們的祖先 生活在天體上。納瓦霍族的領導層已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提出 不要將人類遺骸留在月球上。卡納卡族的長者堅決主張 不再在莫納克亞山上建造 望遠鏡,夏威夷原住民認爲這座山是祖先的聖地。
這些原住民的立場與該行業中許多人堅持認爲太空是空無一物且無生命的觀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調和這些截然不同立場的關鍵在於尋求達成一致——不是在信仰或世界觀上,而是在行爲上。世俗的太空愛好者不需要認同外層空間是有生命、有活力或神聖的,只要按照原住民社區要求該行業對待外層空間的方式給予關心和尊重就行。
謹慎對待外層空間可能包括 保護值得注意的自然構造、限制採礦、 減少衛星許可證和 發射, 以及想辦法清理軌道上的垃圾。
新興領域“太空生態領域”研究了在地球軌道、月球和其他行星的背景下,人類製造的物品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正如該學科試圖表明的那樣,軌道和行星體是微妙平衡的系統。
如果沒有持續的監管,商業太空活動可能會使軌道無法使用,並擾亂月球類似真空的大氣層。
事實上,從失去控制的太空垃圾——報廢的衛星、航天器碎片、手機、螺母、螺栓、金屬和玻璃碎片——反射的光可能會妨礙天文學家觀測、拍攝和藉助恆星導航。
軌道上的航天器碎片可能會對衛星造成損害——而且對於誰應該清理它們沒有明確的規定。Mark Garlick/Science Photo Library via Getty Images
月球、火星和小行星幫助科學家瞭解行星和太陽系是如何形成的,生命存在所需的條件是什麼,以及未來的行星可能是什麼樣子。如果太空工業進行爆破、開採,並且——按照SpaceX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的建議——用核武器攻擊行星體,科學家可能會失去獲取這些知識的機會。
商業航天業已經在地球及其周圍造成了嚴重的環境破壞。
SpaceX 持續進行的火箭測試和發射活動已經 嚴重破壞了德克薩斯州博卡奇卡的溼地。
2023 年 4 月 SpaceX 星際飛船的爆炸損毀了約 385 英畝的土地、水道,還有海龜和鳥類——更別提汽車、房屋以及人類的肺了。
該行業私人和公共發射次數的迅猛增長,致使煤油、碳和硫 被排放到高層大氣中,這些物質在高層大氣中的停留時間比在平流層中要長。
研究表明,這些物質的累積有可能讓氣候變化呈指數級加劇。據估算,火箭排放致使大氣升溫的速度 是航空排放的 500 倍。
即便馬斯克從未登上火星,SpaceX 以及衆多競爭對手正在形成 近地軌道的衛星交通,這或許 威脅到宇航員的生命並 存在讓這些軌道無法使用的風險。
正如 Lucianne Walkowicz 在一次 TED 演講中所解釋的那樣,環境的可持續性不僅僅是地球上的一個問題。
許多航天業領導者將太空譽爲新的新大陸或最後的前沿。但早期現代經濟中的糖、菸草和黃金,是通過奴役和契約奴役爲歐洲和早期的美國創造了用於帝國建設的利潤。
航天業領導者必須考慮,當他們派遣工人爲其酒店工作、建造掩體和促進小行星採礦時,勞動力安排將會是怎樣的。畢竟,太空工作者不僅依靠他們的僱主獲得薪水和醫療保健,還依靠他們獲得食物、水、空氣和返回地球的交通。
1967 年,包括美國、英國和蘇聯在內的許多國家簽署了《外層空間條約》。該條約除其他事項外宣稱,任何國家都不得擁有一個行星體或其任何部分。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後進行談判並簽署的《外層空間條約》是 20 世紀歐洲衝突的產物。如果地球上的殖民主義在這兩次戰爭中達到頂峰,那麼簽署《外層空間條約》的國家實際上是在說:“讓我們不要再爲領土和資源相互爭鬥了。讓我們以不同的方式對待外層空間。”
就目前而言,《外層空間條約》已然過時,幾乎難以執行。但任何未來的立法都應該很好地保留原條約的反殖民精神。
那麼,從政策角度來看,太空是否真有生命存在,或者岩石是否擁有權利,這些都無關緊要。防止在外太空出現殖民主義並不需要航天工業在這些形而上學的問題上達成一致。
相反,它將需要該行業內外的參與者就一套共同的關於行星及其軌道的關懷標準達成一致——無論他們的動機是科學的、環境的、人文的還是宗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