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冷就膝蓋卡卡?骨科醫師分享5招緩解關節痛

天氣一冷就容易關節疼痛,醫師表示最主要原因是血液循環變差,降低身體的修復能力。圖/123RF

氣溫忽高忽低,關節感覺緊緊的、僵硬緊繃甚至腫脹,這種痠痛不單純,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或舊傷磨損引起。國泰醫院骨科主治醫師翁睿彥表示,每當變天時,門診病患就會增加,約有三分之二的關節或慢性疼痛病患症狀在冬天加劇,最主要原因是血液循環變差,降低身體修復能力。

爲什麼「天氣冷會膝蓋痛?」翁睿彥說,當氣溫降低時,血管會跟着收縮,導致血液循環變差,進而影響代謝和修復。當身體組織無法得到足夠的氧氣和營養時,就容易產生髮炎疼痛。另外,陰雨潮溼的天氣會使大氣壓力增加,造成關節組織腫脹。

低溫也會降低關節內的潤滑液分泌,在走路、蹲下及進行各種運動時,關節變得更加僵硬不適,甚至發出「喀喀」聲,最後出現卡卡不順。翁睿彥指出,在瞭解氣溫與生理機制的作用後,可從5個面向來保健關節,延長使用年限。

一、注重保暖

翁睿彥強調,保持身體溫暖,尤其是關節部位,能有效減少天氣對關節的負面影響。除了穿着適當的保暖衣物,可利用熱敷、泡熱水澡幫助保持關節的柔軟度,減少疼痛和僵硬感,還能放鬆緊繃的肌肉,促進血液循環。

二、適度運動

很多膝蓋疼痛的人不敢運動,但其實透過運動強化肌肉、維持關節活動度,纔是降低不適的好方法。可選擇散步、單車、游泳、瑜伽和瑜伽伸展等對關節低衝擊的運動,可進一步減少疼痛發生的機會。翁睿彥提醒,運動前務必充分暖身,並注意運動強度,避免過度使用引發更嚴重的關節問題。

三、充足睡眠

良好的睡眠可降低體內發炎細胞的活性,減緩關節炎的程度;反之,則會讓關節痛變得更嚴重,形成惡性循環。晚上不要喝茶、咖啡以及進行劇烈運動;睡前別滑手機,阻礙褪黑激素分泌。

四、體重控制

體重超重或肥胖,會讓身體的關節,特別是承重關節如膝關節、髖關節和腳踝部位承受更大的壓力。許多研究顯示,減少5%到10%的體重,對於減輕膝關節炎症狀、改善行動能力和減少進一步的關節損傷,都有顯著效果。

五、均衡飲食

多攝取蔬菜水果以及含鈣的食物,國人普遍鈣質、維他命D攝取不足,易引發骨質疏鬆及肌少症。可另安排維生素D及骨質密度檢查,除了多曬太陽、多吃牛奶、起司、海帶和芝麻、菇類等,可經醫師評估是否額外補充營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