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駐紮北極二十載——在黃河站傳遞中國極地科考的聲音
新華社挪威新奧勒鬆6月26日電 特寫|駐紮北極二十載——在黃河站傳遞中國極地科考的聲音 新華社記者郭爽 李超 張玉亮 “你們來的正是時候,”中國首個北極科考站黃河站建站20週年前夕,站長鬍正毅邀請到訪的新華社記者一同參加科考站所在地、挪威新奧勒鬆小鎮的重要年度活動——各國科考人員清理野外垃圾。 地處北緯79度的新奧勒鬆,是地球最北居住地之一。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着北極地區在生態、氣候、海洋等多個科研領域的重要性不斷增加,曾是煤礦小鎮的新奧勒鬆成爲全球北極科學考察的重要基地。如今,包括中國在內的十餘個國家已在新奧勒鬆建立常年科學考察站。 在活動現場,組織方將各國科考人員分組並分發標註各組垃圾清理範圍的地圖。依據地圖所示,黃河站科研人員與分在垃圾清理第六小組的印度、英國等國科考人員,共同負責清理碼頭附近的鳥類棲息地保護區。他們一邊仔細搜尋着各類“不屬於大自然的”物品,一邊交流着微塑料等物質對鳥類造成的危害。 經過兩個多小時搜尋,第六小組收穫了好幾大袋“戰利品”,其中大部分是來自煤礦年代的鐵釘、碎玻璃。清理垃圾的過程中,來自英國極地科考機構的朱莉·瑪格麗特對記者說,“很多中國科研人員不善言辭,但在這裡,我們能感覺到他們的友好和專業。” 黃河站2004年7月正式建站。成立20年來,超過660名中國科研人員曾在這裡駐足,在多個專業領域開展科學考察和研究。挪威測繪局高級工程師厄爾·沙利文·萊斯特認爲,在新奧勒鬆這個北極國際科研社區,中國科考站是非常重要和特殊的組成部分。 挪威極地研究中心特別顧問金·霍爾門教授仍清楚記得黃河站成立時的情景。“我依然記得當天我們與中國科學家之間展開的討論,那真是個非常棒的學術活動,我也是在那時與中國科學家結下了友誼。”他對記者說。 自建站以來,黃河站不僅爲我國冰川學、陸地生態學、海洋生態學、空間物理以及大氣物理和化學等多個專業方向的科學監測和研究提供了大量支持,更已成爲國際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 在挪威極地研究所生態毒理學負責人蓋爾·加布裡埃爾森教授眼中,良好的治學態度、先進的實驗設備、出色的科研效率和研究分析能力是中國團隊參與科研項目的優勢。 在黃河站屋頂,中國同濟大學科研人員佈置的捕獲空氣中微塑料的採樣裝置,在午夜的陽光下不知疲倦地工作。 正在黃河站駐站的同濟大學科研人員介紹說,正是基於中國科研團隊真誠和開放的合作態度,自2017年以來,受挪威研究理事會及中國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聯合資助,中國科研人員多年來一直開展北極地區微塑料的監測與評價方法學研究,並在2020年及2023年斯瓦爾巴羣島綜合觀測系統年度研究進展報告彙編中聯合發表成果。 “我們不能把自己鎖在黃河站,我們想傳遞一種聲音,中國科研人員是友好的,我們願意與其他各國科研人員,共同致力於解決全球問題,應對全球挑戰。”站長鬍正毅說。 爲全球科學研究貢獻力量的同時,中國黃河站和中國科研人員也在向國際社會傳遞着真誠友好、包容開放的積極聲音,表達着致力於與國際社會攜手應對人類共同挑戰、共建全球科技共同體的誠心、決心和信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