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加關稅,殺死跨境小包裹

美國加稅的消息讓跨境圈炸了。

2月5日,大年初八,Chris一上班就收到了美國對中國(含香港)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通知。他是一家跨境電商公司的運營,主要負責美國亞馬遜業務。

有賣家在電商交流羣裡說:"天塌了。"Chris同樣悲觀:"看來t86這回是真的沒了,自發貨的賣家更難了。"

"行業快沒了"的哀嚎在跨境圈蔓延着:年前TikTok要被封禁,年後加徵關稅。儘管它們並非猝不及防的"黑天鵝事件",但中國賣家連續經歷高壓,對行業的信心正在變得不穩。

"跨境小包沒了"

Chris提到的t86,是美國海關針對800美元以下跨境小包裹享受關稅豁免的"t86清關條款",去年9月拜登就提案對此限制,當時的白宮官員明確表示此舉是針對Temu和Shein等中國跨境電商平臺而來。而這一次,似乎像拜登接續了當初特朗普提議對TikTok封禁一樣,特朗普又接棒了這一提案,並將之付諸行動。

(往期回顧:全託管要死了,有人想掙最後一筆)

白宮官員聲稱,過去十年間,t86清關使得進入美國的低價商品從約1.4億件激增至超過10億件。

的確,沒有低價商品小包的關稅豁免,很可能就沒有全託管,更沒有Temu,更遑論一衆小白賣家用跨境電商低成本創業甚至發家。近年來,逐漸取消低價商品小包關稅豁免、加徵關稅的不只美國,巴西、南非等國也紛紛以跨境商品衝擊本地市場、需要保護本地商家爲由,對跨境小包取消關稅豁免或加徵關稅。2月6日,據報道,歐盟同樣擬取消對150歐元以下進口商品的免稅政策。

而特朗普除了取消了t86清關之外,也宣佈對所有原產於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商品加徵10%的關稅。北京時間2月5日,美國郵政宣佈暫停接收來自中國(含香港)的跨境包裹。美國郵政在美國的運輸範圍廣,價格便宜,多用於電商小包的運輸,在美國電商尾程運力當中,美國郵政貢獻了三分之一。

當天,各大物流服務商紛紛漲價,"順豐物流通告,每票加20元","將對每票貨物加上20元報關手續費","確定漲了,(貨值的)35%(作爲關稅保證金)加20元/票。關稅按照最終徵收爲準,多退少補。"預收關稅,多退少補,成爲許多物流商共同對策。

"小包基本就是停了。其他的方式方法也有,但是渠道不一定穩定,無論怎麼處理,這個成本是降不下來的",美區商家阿森說道,很多美區商家再次將目光轉向了東南亞。

同時,由於美國海關將對所涵蓋的進口產品的貨值重新評估,抽查力度加大,清關時間也大大增加。"手上有好幾十個單子,都是途經洛杉磯的包裹,目前都大規模延誤了。"而這也是賣家最擔心的:如果物流延長帶來投訴、差評、評分下降,甚至是清關產生包裹滯留、退回發貨地、取消訂單,這些情況遠比加稅、加手續費、漲價要可怕得太多。

特朗普還將關稅大棒無差別地揮了出去:除了中國,墨西哥、加拿大、歐盟都在"殺傷範圍"內。而衆所周知,墨西哥在近年來成爲了中國產品進入美國的主要通道。

但在特朗普與墨西哥總統辛鮑姆談話後,雙方又達成了協議,原定於2月4日起實施的墨西哥加徵關稅計劃,將暫緩一個月。據報道,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墨西哥計劃向美墨邊境派遣1萬名士兵協助控制毒品流動。同一天,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宣佈,在與特朗普通話後,美國對加拿大的關稅計劃也同樣暫緩30天。

但墨西哥加拿大的關稅暫緩,並不意味着多了一個從墨加兩國發貨的物流選擇,只要是made in China的產品,都要走正常通關渠道。

令人玩味的是,在達成暫緩協議之前,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Kevin Hasset)告訴美國CNBC頻道:"我們注意到墨西哥方面非常認真地對待特朗普總統所說的話,而加拿大人似乎誤解了總統行政令的直白語言。"

直白的總統行政令裡有非常直接的殺傷力。

"打價格戰我們不會贏"

但對墨西哥與加拿大的關稅政策的反覆,也成爲一些賣家"不慌"的理由。

爲了加稅,美國海關也需要對巨量的包裹重新估值,這也是Chris最懷疑的地方:"那麼多包裹真的能查得過來嗎?"賣家Tino因此認爲不必擔心:"政策出來是出來了,但能否實施下去還兩說,每天要對上千萬的包裹去核查稅收,不是簡單的事情,美國海關起碼得再招募1萬人。"

果然,2月6日,美國郵政僅在一天之後。又重新恢復接收來自中國與中國香港的包裹。

而像阿森這樣,在美國已經有海外倉佈局的賣家,就更加"不慌":"倉發肯定有更大優勢,我個人偏向於能本土發貨就本土發貨,但如果不能走本土發貨的就只能按照不同規格選擇,但成本是降不下來的。"

對海外倉的提前佈局,讓阿森無論在面對TikTok封禁還是關稅加徵,都顯得更爲淡定。阿森對這兩件事也都早有關注:"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但對於小賣家來說:35%以上的關稅,部分類目還飆升到了100%,有的類目直接被反傾銷懲罰性加稅幾百美金,再加上報關費,有賣家直言"基本上低於20美元的商品,跨境包裹基本上沒法玩了。"

因此,隨着小額商品直郵模式成本越來越高,本土發貨的海外倉業務又將迎來更大的紅利。大型、高效的海外倉,將越來越多地承接Temu等平臺的半托管業務。而像亞馬遜賣家則本來就可以通過FBA倉庫履約,TikTok的全託管賣家也可以通過FBT倉庫。

這讓獨立站賣家不禁羨慕起了平臺賣家:"像我們這樣沒有海外倉的獨立站賣家,其實更慌。"

當然,海外倉也無法規避10%的關稅,這部分成本也必然在零售店消化。Tino認爲,像大宗商品與大企業貿易等傳統外貿,受到加稅的影響要比跨境電商更大。

兩者相加,美國也必然會迎來新一輪的物價上漲,儘管特朗普希望製造業迴流美國,但常年依賴made in China的美國人,一時間難以找到平替。有分析認爲,各大平臺上低價低質的供應商將會遭到進一步洗牌,但背靠大量白牌工廠的Temu依然有巨大優勢。同時,在美國一度消亡的一元店將復活,如dollar tree、dollar general,它們曾在去年由於Temu的衝擊而損失慘重。

而美國可以預期的物價上漲也"在路上"了:在美國宣佈加徵關稅之後,有的賣家選擇少量發貨,測試美國海關將會如何執行,或在未來幾天內會否出現政策變動。而有的賣家則選擇直接漲價,不想虧掉一分錢。

漲價似乎是多數賣家的共識。在小紅書上,有一條筆記討論道:"大家要麼趕緊提高售價,要麼提高運費。打價格戰我們不會贏的。"

而這條筆記的評論區還置頂了一條來自美國的一位Tiktok refugee(難民)的評論:

"This is only gonna hurt normal American.(這隻會傷害普通美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