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挑釁 中國應對有三大“不一樣”!
03:07
美國挑釁在先,中方堅決反制,並打出一套組合拳。
這套組合拳, 首先就給美方釋放了一個明確的信號:中國是一個“不一樣”的對手。
“不一樣”的第一個“體現”就是:中國不怕事!
特朗普上臺20天,多次“殺雞儆猴”,也屢屢“奏效”。
哥倫比亞“硬剛”後不得不“低頭”,同意接受被遣返的非法移民。加拿大、墨西哥一邊承諾,一邊派兵,暫時“躲過”25%的關稅大棒。丹麥則暗示,可能允許美國在格陵蘭有更多的軍事存在。
當不少國家出於無奈暫時妥協,或陷入被動的時候,中國選擇了精準反擊和佈局,展現出了一種“堅定維護自身權益”的態度。
既然你用關稅開場,那我們就用關稅回答,這就是中國給美國的對等迴應。
而敢於回擊的背後,是我們的第二個“不一樣”:中國的實力支撐。
對於加墨來說,美國不僅是鄰居,更是極其重要的出口市場。
和大家說兩個意想不到的數字,墨西哥對美國出口額,佔到其總出口額的近8成,而加拿大(對美出口佔比),也超過了7成。所以,面對美國舉起的關稅大棒,兩國相對被動,想要“硬剛”,難度不小。
相較之下,中國有着明顯的優勢。我們是全球貨物貿易的第一大國,總量高達43萬億元。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外貿“朋友圈”大,分佈廣,美國是重要的貿易伙伴沒錯,2024年,中國的對美出口,佔到出口總額的14.6%,但與此同時,中國是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包括東盟、歐盟、日韓等等很多夥伴。
此外,中國反制的底氣,也來自於經濟結構的深刻變革。我們有14億人口的超大市場,全球最完整的工業體系,中國經濟有着強大的韌性。
所以,特朗普政府應該要認識到的一點是,和2018年不同,他正在和一個更加自信的中國打交道。相反,他倒是應該擔心一下,關稅會不會加劇通脹,從而影響其執政。
實力之外,中國回擊的第三個“不一樣”是:有策略。
這一輪的回擊,中國多管齊下,包括訴諸WTO、出口管制、加徵關稅等等。一方面,我們表達了維護國際規則、捍衛自由貿易的決心。另一方面, 我們多角度精準反制,打擊美國的高端製造,打擊其原油、農業機械、皮卡等優勢產業。
不過,反制之中,還有個細節,相信大家也注意到了。美國是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的關稅,而中國只是針對了一些特定的美國商品。
我想,中方還是爲之後的協商,留下了一定的談判空間。當然,反過來想,如果美方執迷不悟,那麼中方手中還有足夠的反制空間。
總之,中方的第一輪出手,信號是明確的:面對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恫嚇,我們進退有度、收放自如,美方想談,大門敞開,想打,我們奉陪到底,並將對方的單邊霸凌鎖死在"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的困局之中。當然,我們更希望,美方能儘快糾錯,推動中美關係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
看看新聞記者: 章一葉
編輯: 陳維琴
美術編輯: 金禮瑋
責編: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