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解放日”預示着什麼

特朗普的“解放日”,並非真正的解放,而是對全球貿易秩序的一次嚴峻挑戰。它預示着全球經濟將進入一個充滿不確定性和風險的新階段,各國政府和企業都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應對即將到來的風暴。

特朗普將4月2日稱爲“解放日”,誓言推行“對等關稅”政策。他承諾在4月2日實施對等關稅,儘管計劃仍在不斷調整,但他很可能做出貿易政策決定,包括最早從4月3日凌晨開始徵收關稅。互惠關稅旨在對外國的高關稅水平、國內增值稅或商品及服務稅、非關稅壁壘等進行評估。雖然這一體系的管理難度極大,其落地實施將給美國乃至全球經濟的未來發展蒙上一層厚厚的陰影,衝擊當下和未來的世界經濟格局。

市場衝擊

市場方面,隨着潛在的供應鏈中斷和成本上升,市場不確定性顯著增加。許多跨國公司,尤其是汽車、消費電子和農業等行業的企業,擔心關稅會引發貿易伙伴的報復,導致美國出口產品價格上漲,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下降。然而,特朗普政府似乎願意容忍潛在的負面市場反應,以推行其強硬的關稅政策。

從美國國內來看,這些關稅舉措可能推高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削弱消費能力,損害企業利潤,加劇滯脹擔憂,進而對就業和資產價格造成負面影響。關稅本質上是對消費者徵稅,加徵關稅將直接推高進口商品的價格,導致美國民衆的生活成本大幅上升。

“解放日”臨近,各主要市場普遍震盪。華爾街股市大幅下挫,亞馬遜、微軟等科技巨頭股價紛紛暴跌。歐元對美元、英鎊對美元等主要貨幣均出現反彈。當下,市場關注焦點在於“解放日”關稅會導致美元下跌,還是助力美元企穩。若“解放日”關稅政策實施,其他國家貨幣可能因貿易形勢變化,面臨貶值壓力,加劇外匯市場的波動,而美元將再次得到支撐。

此外,黃金再度成爲市場不確定性的最大受益者。在ETF需求上升和央行購買的雙重作用下,黃金價格的未來走勢備受矚目。滯脹擔憂、關稅不確定性以及地緣政治風險,黃金市場短期避險需求激增,價格屢創新高。特朗普宣佈對所有汽車進口加徵關稅後,貿易緊張局勢顯著加劇,投資者避險需求被極大激發。3月28日,國際金價突破歷史新高,現貨黃金盤中突破3065美元關口。多家海外機構紛紛上調黃金預測價格,高盛將年底金價預測上調至每盎司3300美元,背後原因在於央行對黃金的需求超出預期,且資金持續穩健流入黃金ETF。

油價方面,週五因市場擔憂美國關稅戰可能引發全球經濟衰退,油價出現下跌。不過,由於美國加大對歐佩克成員國委內瑞拉和伊朗的施壓,油價連續兩週上漲。未來一週的油價走勢仍極大地受到關稅發展的影響。

隨着市場不確定性上升,加密貨幣市場參與者紛紛降低風險,拋售壓力再度顯現,主流幣劇烈波動。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促使資金迴流美元資產或比特幣,山寨幣流動性幾近枯竭,部分項目甚至面臨“歸零”風險。DeFi(去中心化金融)項目遭受重創,特朗普家族的DeFi項目WLFI在這場市場動盪中損失慘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稱,美國的新關稅政策可能在中期內導致全球GDP下降7%,這相當於法國和德國的GDP總和。其他國家也不會坐視美國的關稅大棒揮舞,加拿大、中國、歐盟等已經或準備採取報復性措施,這將進一步加劇全球經濟的衰退風險。標普全球評級公司的評估顯示,如果將對特朗普政策的主觀判斷納入考量,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開始衰退的可能性將從10%提升至25%,接近十多年來的最高水平。

政治震盪

特朗普的“解放日”關稅政策涉及關稅權力與錯綜複雜的法律依據,將引發美國國內法律與政治層面的激烈博弈。

根據美國憲法第一條第8款,關稅權力歸屬於國會,國會通過立法來提高或降低關稅。目前,國會對特朗普總統史無前例地使用下放關稅權力的應對較爲有限。鑑於關稅稅率的設定方式多樣,可由一個國家單方面決定,也可通過雙邊或多邊談判達成,特朗普提議以互惠爲基礎確定美國關稅稅率,這與現行稅率結構存在差異。由此,白宮尋求《國際經濟權力法》(IEEPA)的支持,該法案賦予總統宣佈國家緊急狀態的權力,並可通過經濟手段,包括進口監管迅速發佈行政命令。此外,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授權總統在商務部調查後,若發現某些產品進口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可調整進口。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授權採取包括關稅在內的廣泛措施,以應對不公平的貿易行爲。1974年關稅法第122條允許總統採取進口措施解決國際收支赤字問題。1930年關稅法第338條允許總統對特定進口產品徵收“新的或額外的關稅”,但該條款很少被使用,其法律地位也未經檢驗。

特朗普執政期間頻繁運用關稅大棒,引發了國會內部的分歧,部分立法者擔心提高關稅會引發通貨膨脹,損害美國經濟的長期利益;另一些人則支持特朗普,認爲這是保護美國產業和減少貿易逆差的有效手段。儘管一些立法者推動加強監督,但除非兩黨共同努力修改法律以恢復國會的貿易權力或限制其使用,否則國會阻止關稅的能力不足。

曾效力於前總統拜登的貿易官員巴爾燦表示,特朗普的關稅措施更容易受到法律質疑,企業之所以推遲重大決策,很大程度上是因爲擔心新規最終會被推翻。如果國會兩黨能夠達成共識,通過修改法律來恢復國會的貿易權力或限制總統的關稅使用,那麼特朗普的“解放日”政策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

全球變數

4月1日,美國將發佈一系列報告,涵蓋對貿易政策的廣泛評估,內容涵蓋不公平貿易行爲、貨幣操縱、貿易規則等多個方面,這些報告旨在爲特朗普政府針對外國合作伙伴的計劃提供更多細節,部分報告將圍繞重啓與中國的關係展開。儘管並非所有報告都能按原計劃在4月1日提交,但貿易政策觀察人士仍可通過這些報告,更清晰地瞭解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走向。

4月2日的“解放日”很可能成爲全球貿易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對全球企業、消費者和政府產生深遠影響。如果特朗普按照計劃實施“對等關稅”,各國之間的貿易摩擦將進一步升級,全球貿易秩序將陷入混亂。但另一方面,這也可能促使各國重新審視現有的貿易關係,尋求更加公平、合理的貿易安排。企業方面,則須密切關注“解放日”後的貿易動態,提前做好應對準備,通過調整供應鏈、拓展市場等方式,降低關稅帶來的負面影響。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全球貿易在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和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框架下,逐步構建起以非歧視和實際互惠爲基石的規則體系。然而,特朗普提出的“對等關稅”,公然違背這一歷經80年發展形成的全球貿易秩序。從歷史經驗來看,以往的關稅調整大多通過多邊談判或雙邊協商達成,而特朗普卻試圖單方面推行關稅政策,這將打破現有的貿易平衡,重塑全球貿易格局。特朗普的“解放日”,並非真正的解放,而是對全球貿易秩序的一次嚴峻挑戰。它預示着全球經濟將進入一個充滿不確定性和風險的新階段,各國政府和企業都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應對即將到來的風暴。

(作者系浙江現代數字金融科技研究院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