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逸文 帶動臺灣肋骨骨折固定風氣

高雄榮總骨科創傷醫師唐逸文。(唐逸文提供)

「醫生這麼忙,還是視病如親! 」總是成爲病人口中救命恩人的高雄榮總骨科創傷醫師唐逸文,是臺灣第一個用鋼板固定肋骨骨折的醫師,讓病人不再痛到不能入睡,帶動臺灣將肋骨骨折固定風氣。他還研發平貼式骨外固定器,讓需要裝置外固定器的病患生活更便利。他笑說,這些研發的原動力都是來自病人的抱怨,「我只是不斷在想,怎麼讓病人生活上更舒適」。

執業近30年的高雄榮總教研部主任、臺灣骨科創傷醫學會理長唐逸文醫師,國防醫學系畢業後也拿到成大醫學工程研究所博士,跨領域背景成爲他爲病人研發更舒適醫材的助力。

過去肋骨骨折的病人,通常不開刀只會給予止痛藥,等待慢慢復原,不像四肢骨折可打石膏固定後就不會痛,常讓病患「光是呼吸、翻身就痛到睡不着」。

唐逸文回憶,約2010年時,一名多重外傷病人,四肢斷了五根骨頭、肋骨也斷了十幾根,原以爲四肢骨折都固定好了,沒想到病人不但不感謝他,還抱怨爲何不把肋骨也固定?害他痛到不能睡。他迴應病患,醫界沒人在釘肋骨骨折,且老師也沒教,沒想到病人反問,「醫師如果什麼都要老師來教你纔會,那醫學怎麼會進步呢?」

當時聽了很不是滋味,卻激發他出國學習如何固定肋骨骨折的動機,成爲臺灣最早採用「肋骨鎖釘鋼板」將肋骨骨折固定的醫師。2010年高雄榮總率先推行,2020年拿到國家品質SNQ獎項,帶動臺灣將肋骨骨折固定的風氣,嘉惠許多外傷病人。

另外,過去開放性骨折病人等待傷口復原期間,會放置骨外固定器,患者要頂着龐大外固定器3個月,不能洗澡、走路。10年前,一位病患無奈問,「現在科技這麼進步,爲什麼還再用20~30年前的外固器?你們醫生實在不夠努力!」

因此有工程背景的唐逸文,花了5年研發出新型的平貼式骨外固定器,不僅體積小了5倍,重量只剩三分之一,讓骨折病人等待痊癒時,仍能正常生活。此研發拿到專利,今年也將報名國家新創獎。

唐逸文說,許多遭逢重大意外的病患,返家後都需要一段休復期,快出院時,他會多瞭解有沒有家屬能照顧?返家要不要爬樓梯等,並請社工參與出院計劃,提早讓家屬能做準備。正因爲這點細心,讓許多病患覺得唐醫師就像家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