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清水河》是窯曲?爲何張雲雷不敢唱完整版?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傳統的要有新時代的生命力,這是“生存法則”。《探清水河》這一北京“老”曲近年來迅速躥紅。德雲社張雲雷的演繹,更是帶火了這一曲目。
但細心的人會發現,張雲雷一身大褂、一把摺扇演唱《探清水河》時,總是漏掉點了內容。爲何爲何張雲雷不敢唱完整版?難道這首傳統的民歌小曲是窯曲?其實答案盡在一張曲譜中。
背了窯曲黑鍋的《探清水河》
曾有教授說《探清水河》是首窯曲。《探清水河》確實曾在煙火之地廣爲流唱。也有專家提到,《探清水河》中提及女子爲“荷花萬字”’,這種“萬”字用法,當時只有在妓院裡通用。也許是因爲這兩個因素,《探清水河》才被劃入窯曲的隊列。但光憑這兩點來判定,有點不客觀。
據相關資料記載,《探清水河》在清朝末年間被人創作出來,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在民國期間,《探清水河》憑藉着詞曲的吸引力,改良版的《探清水河》曾被日本早稻田大學風凌文庫和東京大學所收錄。
東京大學
1994年,在整理北京傳統民歌時,《探清水河》作爲北京民歌中較爲罕見的愛情敘事體裁,被整理彙編進了《中國民間歌曲集成o北京卷》。2006年,北京海淀區還將《探清水河》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項目。2009年,《探清水河》被收入《中國歌謠集成o北京卷》。
由於該曲在流傳中有了多個版本,《中國歌謠集成》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確定了以張淑亭演唱、劉士傑記譜的詞曲爲標準本。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探清水河》從誕生之後,被日本和中國的專家關注、研究,它本身是具有傳承價值的,不是普通煙火之地的口水歌。《探清水河》不是和風花雪月有關的窯曲,它和低俗、媚俗的窯曲有着本質差別。
《探清水河》的誕生記,其實和一段悽美的愛情有關。18年,北京市文史研究館的一位滿族專家將《探清水河》背後鮮爲人知的歷史刊發在了《海淀史志》上。專家揭開了這支北京小曲的來龍去脈。
《探清水河》的創作靈感,來源於一個真實發生在北京民間的故事。在海淀區藍靛廠中曾有一名姓鬆的旗人,他和老婆經營着一家煙館,育有一個女兒。女兒在年芳十六的年紀,和村裡一名男青年墜入了愛河。
兩人的事被女子的父母知曉後,父母極力反對,還將女子暴打一頓。女子一時衝動,覺得生無可戀,直接在清水河邊投河自盡了。男青年也跟着一起殉情。如此扎心的愛情故事,誰聽了都會爲之動容。後人還將故事編成了小曲,這段故事、這首歌曲也就在京城內外火了起來。
從《探清水河》演繹的內容來看,它是民間文學的產物,這個悲劇愛情故事,以小見大,是對當時社會的控訴和批判。
清朝末年,大煙這個“毒瘤”氾濫,直接或間接導致了原本好好的家庭家破人亡,社會分崩離析。故事中鬆家老兩口只知道榮華富貴,全然不顧自己女兒的幸福,最終導致了最後悲劇的發生。
女主人公和男人公用死亡這個極端方式,表示對不公遭遇的反抗和不滿。《探清水河》本質上表達的是鬥爭精神,是對社會不滿的抗爭。《探清水河》的曲譜內容是帶有進步思想的,與窯曲有着天壤之別。
仔細研究一下《探清水河》的曲譜,可以發現它帶有顯著的民間文學特徵。一曲終,隱含着多種修辭手法。《探清水河》以“桃葉兒尖上尖,柳葉兒就遮滿了天”開頭,這是採用了類似於《詩經》中的比興手法。這樣的開頭,讓全曲奠定了悲劇色彩。
曲中還有“奴好比貂蟬思呂布、閻婆惜坐樓想張三”這樣的明喻手法。這是通過借用廣爲人知的名著情節,來展示人物形象。
此曲也有“姑娘叫大蓮,俊俏好容顏。此鮮花無人採,琵琶斷絃無人彈”的暗喻。這是將女子美麗如花,父母卻沒有將她的婚事放在心上的情節形成了鮮明對比,爲女子和年輕男子互相愛慕、私自約會作了呼應。
《探清水河》曲譜的內容是通俗易懂的,並帶有文學色彩,這樣爲民衆所喜愛的民歌不應簡單地等同於窯曲。
所以說,從傳承價值、故事本身、詞曲的文學調性來看,《探清水河》和窯曲還是有着本質的差別的。但也不得不說,詞曲中有些地方與新時代倡導的文化有些格格不入。
傳承文化有取有舍
《探清水河》的走紅,德雲社有着不得不說的功勞。《探清水河》本來也是走上了被人遺忘的宿命,很久以來在北京地區已經鮮有人在唱了,勉勉強強能在兩處聽到而已。
一是在《智取威虎山》裡能聽到《探清水河》的唱段。二是二人轉的演出中,有人用東北方言演唱了《探清水河》的故事。這不僅僅是《探清水河》的命運,很多民間小曲小調,同樣面臨着失傳的窘境。
德雲社對《探清水河》進行了傳承,將原詞中“四更天”的內容省去,並對部分俗詞進行了改編表達。張雲雷創新了民謠唱法,以相聲劇的方式演繹《探清水河》。
張雲雷在演繹時,吸收了德雲社的做法, “一更天”到“五更天”層層遞進中,省去了“四更天”的內容,低俗的語言表達也被加工過。從曲譜中可以得知“四更天”裡大致內容是描寫女子和年輕人上了船,在船中幽會的場面。描寫得有些露骨。
德雲社和張雲雷對於《探清水河》內容省略,詞語改編,並不是不敢唱完整版的表現,而是根據新時代的語境變化做出的改變。這是值得肯定的做法。
在流傳過程中,《探清水河》曾經歷過輝煌時代,也曾落寞過,無人問津。步入新時代,在肯定了《探清水河》的價值後,對其內容採用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式的創新。這是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和做法。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根與魂。但時代洪流滾滾向前,以現今的眼光和角度看傳統文化,不可避免會有瑕疵。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是要懂得創新。
《探清水河》的傳承是一個成功案例。從過去鮮爲人知的北京小曲,搖身一變成了耳熟能詳民謠式的《探清水河》,就可以得知,其傳承的方式是找對了路子。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可以考慮借鑑《探清水河》的做法。
一是要對傳統民歌內容本身進行有取有舍,取的是其精華,舍的是其腐朽、落後的部分。二是要運用“舊瓶裝新酒”的形式。民歌的唱法已不合時宜,要結合當下羣衆喜聞樂見的藝術表達方式,進行創新和再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