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沼液制液態肥 環保局將契作農地試種

臺中市議員吳敏濟建議,市府可在外埔綠能園區旁設加工廠,將發電產生的沼渣、沼液等廢棄物再製成有機肥料。(林欣儀攝)

臺中市外埔綠能園區使用生廚餘發電,每噸生廚餘約可生產119度電力,但產生的沼渣、沼液如何處理?市議員吳敏濟26日建議,可在園區旁設加工廠,將沼渣、沼液再製成有機肥料,每年約可節省800多萬元外運費。環保局長陳宏益說,沼渣研究有機肥已成功,將嘗試用沼液製成的液態肥栽種稻作。

拿着自行收集、放在玻璃罐內的沼渣、沼液給臺中市副市長陳子敬檢視,吳敏濟說,100噸生廚餘加上10%水發電後,約產生7噸沼渣、80噸沼液及23噸有機雜質,其中環保局已成功研製用沼渣制有機肥,但沼液因未能有效去化且有異味,只能澆灌在掩埋場或少數農田。

吳敏濟指出,環保局每天外運的沼渣及有機雜質約32.5噸、沼液有82.2噸,光運輸成本1年就要835萬元,若加上車輛折舊成本,10年輸運費支出約1億元,若能在綠能園區旁興建綠能加工廠,可節省運輸成本。

陳子敬說,若設廠土地沒有問題,應可朝此方向發展,甚至多餘的有機肥或液態肥也可用來灌溉路樹。

吳敏濟強調,發電衍生的廢棄物過去都運到堆肥廠存放,近來環保局將沼渣製成有機肥推廣,許多農民覺得比化學肥好用,因大安、外埔、清水等區栽種水稻面積達7成,建議環保局進一步研製沼液製作液態肥,可免費提供農民使用。

陳宏益表示,目前沼渣製成固定肥販售,再利用已沒有問題,環保局正邀專家研究、嘗試用沼液研製成液態肥,目前也研議與外埔地區的農民契作,由環保局提供液態肥栽種稻作,農民也不用擔心可能影響收成,將先採試種模式,盼轉廢爲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