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最完整陸域動物紅皮書大公開 這幾種動物最受威脅
文/ 林慧貞 製表/ 柯皓翔 圖片提供/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耗費兩年,首次完整盤點國內617種生存可能受威脅的陸域脊椎動物,發表臺灣版的紅皮書,總計15種生物被列入最受威脅的「極危」,其中臺灣狐蝠全臺可能剩不到50只,比臺灣黑熊還要少,再不保育就要滅絕;淡水魚和兩棲類則因氣候變遷、水污染、棲地破壞,生存受脅比例最高。
▲臺灣狐蝠在臺灣評估不到50只,受脅情形比臺灣黑熊、石虎都還要危急。(圖/鄭錫奇攝)
氣候變遷、棲地破壞是威脅主因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是全球生物保育最重要的參考依據,這次特生中心首次完整採用IUCN評估方式,再依據本土環境,調整評估程序,617種動物分成五種類羣,包括哺乳類80種、鳥類316種、陸域爬行類89種、兩生類37種和淡水魚類95種。
其中鳥類、淡水魚類之前已經做過評估,這次是再版,陸域哺乳類、陸域爬行類、兩棲類則爲首次出版。
總計105種動物被列爲極危、瀕危、近危,佔評估量16.9%,又以兩棲類及淡水魚類最嚴重,包括南湖山椒魚、豎琴蛙、蘭嶼吻𫚥虎,以及饕客最愛的日本鰻鱺等等。
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楊正雄表示,臺灣的趨勢和全球一致,兩棲類和淡水魚生活範圍離不開水,對近年的氣候變遷更爲敏感,人類競逐水資源、破壞棲地也是主因,且兩棲類及淡水魚類生活範圍廣,國家劃設的保護區實際上難以保護。
鳥類則是紅顏多薄命,因外型豔麗,經常被不肖業者捕獵;爬行類雖然受脅比例最低,卻嚴重缺乏監測資料,此次評估中有將近三成物種資料不足,居所有類羣之冠,顯示臺灣需在爬行類投入更多資源。
▲鳥類因外型豔麗,經常是不肖業者的目標。圖爲黑嘴端鳳頭燕鷗。(圖/何瑞暘攝)
臺灣狐蝠告急,評估剩不到50只
名列極危類別的哺乳動物則有臺灣狐蝠和歐亞水獺,其中臺灣狐蝠是臺灣特有亞種,特生中心評估數量剩不到50只,受脅情形比臺灣黑熊、石虎都還要危急。
特生中心動物組組長鄭錫奇表示,綠島是臺灣狐蝠主要棲地,早期曾高達上千只,但早期被山產店業者濫捕,加上棲地破壞,「2005年去調查只看到3只」,近年在龜山島發現20多隻的族羣,但這麼少量到底能否能維繫族羣生存,還是未知數,情況相當危急,希望民衆儘量不要登島打擾。
▲臺灣狐蝠在臺灣評估不到50只,受脅情形比臺灣黑熊、石虎都還要危急。(圖/鄭錫奇攝)
紅皮書出版後工作才正要開始,特生中心表示,之後約每5年會再進行評估,透過科學數據,可比對物種受脅程度變化、趨勢,找出原因加以改善。
例如比對2004年和2016年相同鳥類受脅程度,發現情形有所改善,進一步分析是因森林受到保護,人爲獵捕也減少;但以溼地爲主要棲地的候鳥,受到東亞溼地縮減影響,族羣數也快速下降。
花蓮常見的環頸雉這次也在極危行列,特生中心副研究員林瑞興解釋,早期民衆飼養高麗雉,隨意放生,造成本土環頸雉基因受污染,因此名列極危,但到底目前基因污染狀況如何?和前幾年研究相比有無差異?若污染情況減緩,是否移出極危名單?這些都需要再深入研究,才能建立管理政策。
楊正雄強調,紅皮書客觀呈現科學數據,「但不是所有極危動物,都直接列爲保育類動物」,保育政策必須考量保育成本、社經因素等等,例如野生日本鰻苗近年數量下降,但鰻魚是重要產業,若直接列保育動物會衝擊產業,需進一步討論。
開放CC授權,人人都爲保育盡一份力
此次紅皮書同步出版中英文,且採CC授權,民衆只要註明出處即可自由運用,全文也會在「臺灣生物多樣性網絡」網站公開。
楊正雄說,此次能完成紅皮書,除了特生中心20年來累積的調查成果,也大量仰賴民間資料,例如學界研究報告、公民自主成立的路殺社等等,希望這份紅皮書也能連結更多力量,爲臺灣環境盡一份力,「我們造成動物滅絕,但可以救牠們的也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