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智能漢方執行長黃科峰 發展預防醫學 亟待法規調整

臺灣智能漢方執行長黃科峰

目前健康產業的團體大部分由非醫療人員所主持,相比之下,真正從事過醫療執業的醫事人員往往較瞭解民衆的需求和健康狀態,因此,個人在三年前成立「臺灣智能漢方」,希望結合科技技術應用在民衆健康、醫療領域上。

臺灣健保體系提供民衆就醫的可近性程度高,但在國外則不然,不少偏遠地方看一趟醫生有時都要一至兩小時,甚至看病還需排隊。也因此,國外民衆較重視功能上的保健,臺灣這邊較易有依賴健保制度「有生病就去看醫生」的習慣。因爲這樣的特殊性,居家醫療產品能讓民衆在家做健康檢測,如果發現身體有狀況再進行就醫,希望這樣的概念能結合政府推動遠距醫療的政策,對產業來說也更有推動的動力。

臺灣在108年通過「中醫藥發展法」,期盼透過法規扶植中醫藥發展,但這畢竟只是框架,並沒有很明確執行上的細節。就個人以中醫師的身分來看,希望有些法規上能夠更貼近中醫的狀態。臺灣醫療的發展主要受主流醫學的管理,以藥事法爲例,針對中藥的調劑仍存爭論;臺灣在管理中藥是以藥物層級,這是正確的做法,而某些國家則採取保健食品管理。藥事法當初設置是以西藥的概念,面對就醫行爲的不斷變遷,個人認爲需要再斟酌調整,加入中醫藥實務上的情況。透過體制上的改變,能讓健康產業在推動上會更爲合適。

臺灣智能漢方希望建立大健康生活圈,納入包括保健產業、認同健康概念發展的團體等,做更進一步的聯盟,當未來有機會推廣到國外時,可以臺灣爲基礎甚至是範本,提供海外發展參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