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藝術家紐西蘭展出 南島外交開新頁
臺、紐展開近年最大原住民文化交流,4名臺灣原住民藝術家去年應邀到紐西蘭駐村,新創作6日起於紐國「戈維特-布魯斯特美術館」展出。館長史坦諾普說,希望兩地相似性及連結的探索持續,未來也計劃邀請紐西蘭藝術家來臺交流。
駐雪梨辦事處文化組在文化部支持下,臺灣與紐西蘭開啓近年最大規模文化交流計劃,去年由紐西蘭「戈維特-布魯斯特美術館」(Govett-Brewster ArtGallery)邀請陳豪毅、林琳(瑪籟.瑪卡卡如萬)、拉飛.邵馬及安聖惠(峨冷‧魯魯安)共4位來自不同部落的臺灣原民藝術家赴紐西蘭駐村,與當地藝術機構及毛利人藝術家實地交流,爲南島民族文化外交開啓新頁。
4名臺灣原住民藝術家創作於7月6日至10月13日在戈維特-布魯斯特美術館「無中心、無邊界」「Without Centre, Without Limits」特展展出。6日開幕時,館方舉辦毛利人耆老祝福儀式,駐紐西蘭代表歐江安也出席祝賀。
戈維特-布魯斯特美術館長史坦諾普(ZaraStanhope)向中央社表示,藝術是表達文化理念及想法的絕佳方式,「這些藝術家的想法非常相通,隨着藝術家的交流,他們發現更多共同點,無論是使用特定材料還是講述相似的故事」,期待對相似性與連結的探索持續進展。她也盼藝術家的作品能夠以他們自身的特質被看待,不受理論或政治框架所限制,未來也將邀請紐西蘭的藝術家赴臺灣體驗臺灣原住民部落文化。
歐江安致詞時,讚賞4位藝術家將臺灣原住民文化與傳承發揚光大,超越羈絆與地理藩籬,原住民藝術家作品巧妙融入紐西蘭與毛利文化元素,更是對生命意義的體現與共同呼喚,令人感動。臺灣當代原住民特展象徵臺紐兩國原住民具部落文化及信仰的同根性,共享自由價值觀。
魯凱族藝術家安聖惠受訪說,她作品的靈感來自於在紐西蘭駐村時,見到氣候變遷對當地深刻的影響,而在駐村時,對紐西蘭面對毛利人文化嚴謹態度印象深刻。她認爲看待原住民交流,不僅是以兩地同屬南島語族來看待,而是回到人與人間跨越國際的連結,共同面對當前的議題,藉由作品對話產生的共振非常強大。
卑南族藝術家林琳受訪分享,在紐西蘭的駐村時,見到毛利族羣的傳統建築和現代技術的結合,例如使用雷射切割技術建造聚會所,給她很大的啓發。她策展作品之一「變形人」靈感來自卑南族傳說,「變形人是兩個人背對背相連、四手四腳,他們必須分開,任意變換樣貌,才能正常生活,這像是原住民的處境,要保護傳統核心,並在主流社會生存」。
林琳在其短片作品中,以空拍拍攝臺灣原住民舞蹈,與毛利族特有「螺旋」形圖騰做呼應,連結兩地原住民文化。交流過程,她也發現臺灣與毛利族的語言、圖騰有許多相似之處,「像是眼睛、耳朵這些字(發音)幾乎一模一樣。」而因應紐西蘭規範,她將自然材料轉換成現代材料呈現傳統作品。
阿美族藝術家拉飛.邵馬(Lafin Sawmah)去年6月則因故離世,其遺孀、藝術家葉海地(Heidi Yip)特別飛往紐西蘭協助展出。
葉海地分享,拉飛創作來自對海洋的深刻感受,透過作品讓觀衆更關注海洋現況。因阿美族航海及造船技術近乎失傳,拉飛造訪紐西蘭最大艘戰船時大受震撼,啓發作品「星星的方向」創作。該作品運用臺灣本地的木材,如苦楝、樟木和檜木,及山上採集的竹子,刻畫出船隻的構造及導航標誌,包括了航海重要的「南十字星」,及代表即將靠近陸地的海鳥雕塑。她並談到日前毛利人新年,部落透過紀念逝去親人儀式紀念拉飛,讓她深受感動。
來自卑南族及阿美族的藝術家陳豪毅,其作品「蕨之路」則以「藤」爲素材,創造出一條森林走道,與毛利文化中的蕨類、及象徵「永續」的漩渦等文化圖騰呼應,並融合了臺灣特色。
參與展覽專刊製作的獨立策展人林怡華受訪說,紐西蘭對於毛利文化的尊重和展覽細膩度值得學習,他們花大量時間進行文化研究,避免錯誤的轉譯。她認爲,探討南島文化的共同點和挑戰是南島藝術的重要意義,重點不僅成果本身,而是要共同學習、面對整個太平洋原住民文化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