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首屆古董博覽會 接軌國際古藝術市場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中)由大會主席張富荃(左)、美食家陶禮君陪同參觀臺北文華藝博會。(臺北國際藝展公司提供)
近年臺灣年輕藏家投入古董收藏行列比例增高。(臺北國際藝展公司提供)
臺灣首度舉辦的古董藝術展「臺北文華藝術博覽會」,集結20餘家臺灣古董業者共同參與,展出精品包括〈明宣德掐絲琺瑯牡丹紋盒〉、〈清乾隆掐絲琺瑯象馱瓶〉等、大會主席張富荃認爲臺灣古董藝術市場具豐厚資源與潛力,此次展會希望讓世界看到臺灣的實力。
5月份藝博會在臺熱鬧登場,吸引不少港、澳和日本藏家來臺。亮點展品包括味餘書室所呈現,全世界僅6只的〈明宣德掐絲琺瑯牡丹紋盒〉,蓋面主體爲花卉紋,以下四層纏枝花和卷葉紋帶飾。平底矮圈足,盒內、蓋內和底部滿施鎏金。蓋面鏨「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據味餘書室介紹,宣德掐絲琺瑯圓盒多爲蔗段式,與該器同爲平拱頂的盒器極罕見。
此次展出年代最久的器物爲距今約3300年的〈商代青銅梟尊〉,是商代晚期的經典之作,蓋爲梟首,環目,尖喙,立耳,大眼目光如炬,上蓋飾羽翼紋。座作梟身,器口微斂,垂鼓腹飾捲曲羽翼紋。
大會主席張富荃表示,以古董市場而言,臺灣藏家深具潛力,近1、2年間由香港蘇富比、佳士得等拍賣公司的交易記錄可得知,臺灣購藏的比例與金額已超越對岸。他也分析臺灣藏家相對成熟,對於收藏更會由喜好入手,並對於物件的歷史、工藝、收藏記錄等都有脈絡地學習掌握。
相較於近、當代藝術品市場近年年輕世代藏家崛起,張富荃表示也有不少年輕藏家也轉向了古董市場,「年輕人認爲要具備的知識量更多而有趣!」張富荃觀察臺灣古董市場要讓年輕藏家更容易親近,需要的是大型的展會平臺,並以好的展品吸引優質藏家,「唯有將藝術平臺做得更有規模,才能提升臺灣的鑑賞水平,也讓年輕人親近古美術,看見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