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食農科技拚創新 勇闖國際

2024第七屆好食好事加速器團隊介紹影音連結

悠由數據 衛星遙測數據分析,預測作物收成。圖片來源:好食好事基金會提供

擎壤科技 臺產客製化農用無人機。圖片來源:好食好事基金會提供

蓋婭智壤科技 仿生式地下灌溉系統。圖片來源:好食好事基金會提供

澄交生技 腸道菌代謝產物研發口服肝癌疫苗。圖片來源:好食好事基金會提供

循創生技 自動化黑水虻循環經濟。圖片來源:好食好事基金會提供

陽光娜娜生物科技 香蕉假莖酵素解纖。圖片來源:好食好事基金會提供

築鏈科技 Gocochain-CoTag無線溫度監測器。圖片來源:好食好事基金會提供

馳綠國際 農廢再生製成鞋服包產品。圖片來源:好食好事基金會提供

奇點無限 數學最佳化物流路線運算。圖片來源:好食好事基金會提供

煎給能PlantEgg 植物基荷包蛋。圖片來源:好食好事基金會提供

臺灣食農科技拚創新 勇闖國際

面對全球市場與科技變革,臺灣食農科技新創展現潛力,積極挑戰國際市場。從農業數位化、循環材料到創新食品技術,臺灣新創團隊善用科技工具,提供高效解方,推動產業升級,展現強大的市場拓展力。

根據AgFunder 2023報告,全球食農科技投資達293億美元,反映出該領域在糧食安全、永續農業及供應鏈效率的潛力。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指出,數位農業與AI應用可提高農業效率30%,同時降低生產成本20%。

循環經濟亦成爲發展趨勢,預計到2030年將創造4.5兆美元經濟效益,尤其在食農產業剩餘物轉化爲高價值材料的領域。臺灣新創團隊透過技術創新,將咖啡渣、香蕉假莖等轉化爲再生資源,實現永續發展並創造新商機,獲得國際市場關注。

新創加速器則成爲科技與永續發展的重要推手,協助團隊整合資源、優化商模,拓展國際合作。2024年,好食好事加速器精選出10家臺灣潛力食農新創團隊,涵蓋農業數位化、循環經濟、冷鏈物流與創新食品等領域,盼推動產業升級,打造韌性供應鏈,爲臺灣開創更廣闊的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