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在大陸》臺生沈宏叡:願投身祖國統一事業

沈宏叡。(取自「臺胞之家」公衆號)

「作爲一名中國人,我爲此感到自豪,願意投身到祖國統一的偉大事業中來。」

以身爲中國人爲自豪

沈宏叡是「90後」,出生於臺灣南部的普通家庭。從小,他就閱讀過很多中國近現代歷史,中華民族遭受外強入侵的屈辱埋藏於心底。

在沈宏叡看來,自己身爲一名中國人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臺灣歷史教科書中的隱形「去中國化」,對他的影響並不太大,一些老師對學生的「反共」教育,反而激發了他對共產黨深入瞭解的願望。

2014年3月18日,正在讀高三的他發現,校園裡充斥着很多「臺灣人不是中國人」等反對大陸、仇恨大陸的言論。他了解到,這些言論背後針對的是臺「立法機構」正在審議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於是,沈宏叡在校園裡表達對大陸的支持;向同學宣揚,他認同的支持兩岸服貿協議、支持祖國統一的觀點;在網路上發文,批駁反對、仇恨大陸的錯誤言論。

在與「太陽花學運」分子抗爭中,沈宏叡發現需要深入瞭解大陸,充實自己,才能幫助臺灣民衆更好地瞭解大陸。於是, 他不顧父母的阻撓,靠自己打工賺錢,爭取學校交換生的名額,2017年,終於成爲中國人民大學的交換生。

來到大陸後,沈宏叡再也沒有因爲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而受到周圍人的排擠。

在與大陸同學的交流中他發現,兩岸同學對於西方文化的態度是有不同的。臺灣同學對西方文化十分崇尚,似乎西方的一切都是對的;而大陸同學,用他們的話說,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他們更注重弘揚中華文化。在大陸同學身上,沈宏叡學到了用辯證法看待事物,看到了大陸同學強烈的民族自信心。

沈宏叡參加中國人民大學組織的學生活動時,也看到了大陸同學強烈的愛國情懷。

沈宏叡說,來大陸的半年,最讓他感動的是,在大陸可以感受到作爲中國人的自豪,這是在臺灣所無法感受到的。

沈宏叡(左一)參加鬱慕明、王炳忠的座談會。(取自「臺胞之家」公衆號)

●從統一的支持者成長爲統一的行動者

回到臺灣後,由於在「太陽花學運」中支持大陸,新黨發現了他,並邀請他參加新黨定期舉辦的「與主席有約」座談會。在座談會上,沈宏叡還遇見了自己一直支持的時任新黨發言人王炳忠。

時任新黨主席鬱慕明在座談會中講解的一系列有關統一的理論觀念,讓沈宏叡對反「獨」促統有了理性認知。

在與鬱慕明若干次交往中,沈宏叡認爲自己最大的收穫是價值觀的變化。以前他的想法是,怎樣讓臺灣得到好處;從鬱慕明身上則學到,對於中國,臺灣人和大陸人都是一家人,我們要想辦法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好。

之後,沈宏叡參與新黨組織的很多反「獨」促統活動,包括抗議民進黨當局制定「國安五法」「反滲透法」、慶祝臺灣「光復」展覽、「50年代白色恐怖秋祭慰靈」大會、「二·二八」事件悼念活動、遙祭黃帝等。

沈宏叡在這些活動中,學到了很多書籍上難見的知識。比如,當年參加「二·二八」事件的臺胞精英謝雪紅、楊克煌、蘇新等提出的一項重要主張就是堅決反對「臺灣獨立論」等。在活動中,他也逐漸從一名統一的支持者成長爲統一的行動者。

同時,沈宏叡也參與到促進臺灣青年來大陸交流和發展的工作中。因他有來大陸作交換生的經歷,臺灣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邀請他協助組織臺灣青年到大陸交流等活動。他們創造各種機會,幫助臺灣青年,尤其是臺灣中低收入家庭的青年,來大陸交流、就學、實習、就業、創業等,參與到祖國的建設中來。

●要成爲一名又專又紅的有志青年

爲了成爲一名又專又紅的臺灣青年,2021年,沈宏叡考取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世界經濟專業研究生。

沈宏叡特別注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經常尋找和聽取相關課程。他說,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一個龐大的理論體系,他會邊聽課邊思考,比如,現在臺灣的矛盾點在哪裡。他希望用馬克思主義理論重新認識臺灣、更好改造臺灣。

目前,沈宏叡正與幾位在京臺灣省籍學生策劃成立北京臺生聯誼會。他說,很多臺灣學生在島內受到「臺獨」錯誤思想的影響,他希望聯誼會首先能夠幫助他們深入瞭解中國近現代史、中國共產黨史、新中國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等,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讓他們成爲愛國愛黨的有志青年。

沈宏叡把他在大陸的所學所見所感,如對共青團成立100週年的感想等,發佈在臺灣社交平臺上,他說,作爲一名臺灣青年,他要學習共青團的良好作風和精神,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臺灣青年力量,也希望讓島內青年能夠正確認知大陸。

發佈這些信息後,已經有幾位島內青年與沈宏叡取得聯繫,都希望加強對大陸的瞭解。他說,他在島內時,發現周圍一些支持統一的青年,不知道能夠爲統一做些什麼。他希望,他的信息能夠幫助到他們,他們可以找到自己要做的事情。

沈宏叡說,民進黨當局鼓吹,臺灣青年是所謂的「天然獨」。但他和很多臺灣青年一樣,都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他們都是天然支持統一的。他說,在兩岸統一時,如果自己爲統一發揮了一點作用,自己爲國家做了一點事情,那人生就足夠了。(馬豐軍)

【本文來源:「臺胞之家」公衆號,原刊載於《臺聲》雜誌 (總第5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