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在大陸》兩岸關係新秩序,和諧社會你我喵

作者養的貓,阿竹。(作者提供)

YouTube上兩岸三地網民最和諧的聚集地,就是寵物網紅頻道。面對中華田園大橘白,或是純情無辜小折耳,所有人都只有一個身份:鏟屎官,俗稱奴才。

許多大陸寵物視頻主有臺灣粉絲,許多臺灣寵物YouTuber有大陸粉絲,簡體字繁體字在留言區裡和諧共生。

偶爾會見到意見不同的,看過一位大陸YouTuber表示自己買了貓咪,底下臺灣網友表示,「貓貓很可愛,但建議領養代替購買喔」。貓主子在上,人類意見不同,但也不失溫柔。

對於我等在北京近十年,但成天把「誰知道哪天就離開北京」掛嘴上的臺灣北漂而言,與其說是我們給了北京喵一個家,不如說是,因爲牠,我與北京正式簽了一份長住合約。

關於臺灣人在大陸,我有個不成文的研究,但我周圍的人都覺得挺準的:如果是臺灣過來大陸長期讀書的,大概率都能融入的很好,畢業、工作,往往能與這片土地發展出很長期的關係。

但如果是直接來工作的,那見仁見智、看個人造化。

我很常看臺灣某一充斥宅男的論壇,該論壇有個特色:非常多工程師技術男,且基本人人工作於臺積電、年薪百萬(臺幣)屬於最低標準。

每當論壇有人在詢問收到大陸公司的offer,是否該去時,底下留言都會充斥着「要去大陸至少要六十萬人民幣年薪」、「我待過美國深圳上海臺灣,說真的去大陸至少該是臺灣薪水的五、六倍以上,不然不划算」、「我就在深圳南山區大廠,我跟你說啦不如待在臺灣啦」……

沒看這個論壇前,身爲一個文科生,我從來不知道這麼多高薪人羣,大概就跟「不看知乎(大陸問答社羣網站)不知道自己薪水少」的道理一樣。

以前總看得渾身發癢,恨不得敲鍵盤迴復「大哥,如果您真在深圳南山區大廠,您最好是有時間在這吹牛逼」。久了之後不但不以爲意,甚至稍微諒解:你在大陸發展,所有周圍的人都會自動感覺「你應該混得不錯」,不然幹嘛不回臺灣?

身邊有臺灣朋友回臺灣時被親戚「不懷好意地客套」,「哎喲在大陸賺人民幣,賺很多吼?」

臺灣電視劇《俗女養成記》第一季,女主角的前男友結婚,旁人告訴她「人家(前男友)現在都賺人民幣噢,賺很多喔」,大概就是這道理。

如果你跟七大姑八大姨表明,自己正碰到困難,自己其實薪資不高,那對方大概都會一句:是嗎?電視上不是在大陸都是幾倍幾倍?錢這麼少你回臺灣啊。

「但我有自己的規劃啊,剛開始都很辛苦,但我還是想堅持一下。」你可能這樣回答。

「是喔?」對方大概會不以爲意,或投來懷疑眼神。

在混得一所名校研究生文憑之後,臺北女孩過得一波三折,浮誇一點可以說是顛沛流離,那段時間的各種故事,我最親近的家人都不知道,公衆號也只提過很小很小一部分。

那段時間我跟我媽講的薪資,總得往上加個幾千。

手頭上真正有點閒錢可以用,是在2016年出版第一本書之後,版稅大概可以去幾趟歐洲——不多,但真是我手上第一次能有多點餘裕。

在那之後,薪水增漲、生活穩定,但我的不安感,沒有消退過。

那時一些晚我畢業的學弟妹開始出社會工作,開始跟人合租、開始努力適應北京職場,也開始養貓。朋友圈越來越多人曬出照片:貓咪搔首弄姿,背景有小盆栽。

而我,總是問,「你怎麼敢養貓?你失業怎麼辦?你待不下去得回臺灣怎麼辦?」

很長一段時間我認爲,我在北京只能顧好我自己,以及我的寫作。

因爲沒有牽掛,所以不會害怕。

因爲沒有牽掛,我可以是個混世魔王,可以隨時隨地罵老闆「去你大爺老孃不幹」。

阿竹進入我的生活是在2020年6月,當時我的生活發生了一點小變化。疫情當頭,公司也受到一定程度衝擊,連帶着收入各層面稍有影響。而我作死地,換了一個比原先的開間,更大一些的房子。

噢,換房的理由可以說一嘴,那時想着換了個大點的房子以後男人來住比較方便,簡直就是精蟲上腦,結果歷經各種因素還是成爲一條單身狗。搬家第一個晚上我正好生病,住在附近小區的同事跑來看我,同事走後我在空房子裡大哭。

也就是在那一刻我發現,除了工作、除了寫作,得找一個美好的事情來愛。

反正,隨時隨地都可能來一個疫情,隨時可能發生超出掌控的事情,那麼何妨找一個牽掛,「彼此拖累」呢。

六月底,我抱持着「先看看就好」,去找了一位自己做了間小小救助站的善良大姐。

大姐不富裕,但可以看出她在能力範圍內,給救助的貓咪們儘可能好的生活環境:各種貓跳臺、罐罐乾乾零食一應具全。其中有一隻非常貌美的狸花貓,堪稱貓中華妃娘娘,我正好奇佳人如此貌美,爲何仍形影單隻?狸花就一張嘴。

噢是個愛咬人的。

竹就是那種老實木訥青年,小頭、胖身體、兩撇橘色小鬍子。自知外貌不佳,想要苟活只能小心翼翼地討好人類。

他蹭蹭我,每一次我叫他的名字他就過來,百叫百應。

我一邊摟着狸花,一邊看着竹努力討好的樣貌,嘗試用眼神傳遞「放手吧我倆沒未來」。

一直在旁邊觀察的救助站大姐說,你第一次養貓吧?養只好上手的,紫竹性格很好喔,跟你很合適。

我仍盯着狸花,大姐悠悠補上。「紫竹被收養過,後來前主人養了半年,又還到我這裡了。」

長得醜還被拋棄過!這打中我的要害。

自此紫竹更名爲阿竹——這是與他妥協過的,畢竟我原先想叫他阿標,或是阿扁。

沒料到阿竹出現,反而讓我掉了到北京以來最多的眼淚。

在我這個新手貓奴兵荒馬亂地佈置好房子、摸清楚他用餐的習慣與口味,甚至帶去健康檢查了,都說沒事。過了一陣子蜜月期後,才發現阿竹有口炎。

他吃飯大叫一聲,然後不吃了。身爲一個沒經驗的愚蠢菜鳥,一開始我以爲他是嗆着,幾天後才感覺不對送去醫院。一開始,送去醫院打一針,吃了點藥,沒事了,我也就以爲安穩了。

我也沒有去問大姐,一是知道她真心對貓咪好,如果她知道了可能會難過。二是相信她沒有要瞞我,是真的不知情。何況無論如何,他現在都是我的家人,我的責任。

我開始了漫長的寵物醫院之旅。作爲一個新手,一開始的醫院並沒有與我很好溝通,阿竹的病情在「我以爲好了」與「原來沒有好」中反覆折騰。後來又換了一家醫院,才告訴我詳細的病因、分析、與可以選擇什麼治療。

那一陣子,每當阿竹「發作」,若逢工作日,午休時間我飯也不吃,奔回家,把阿竹拎進外出籠,奔去寵物醫院。

幾次保守治療之後,醫生跟我說,最後一步,得拔牙啦!拔了不保證好,但再不拔,不是辦法。

沒有牙齒以後多可憐啊!他還如此年輕!醫生跟我提過很多次拔牙,提一次我就淚眼汪汪。

醫生淡定地跟我說,「親,他不是人,是貓,拔牙後仍可以自在生活。」

拔完牙後,又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復發與吃藥。直到某一天,我才驚覺,怎麼這個月沒有去醫院了?

那陣子我被折騰得掉了幾公斤,阿竹,身爲一位口炎患者,飯吃得極少,贅肉竟然一點也沒掉,穩穩地五公斤,連護士都嘖嘖稱奇。

在我一個月跑數次醫院的日子裡,由於省錢,我用帶有輪子的外出籠,往返單趟兩公里的醫院。

大樓管理員常看見,一個頭發雜亂的女子,拉着一隻瘋狂鬼叫的胖橘白,風風火火地跑進跑出。

由此,管理員大爺認識了我,會對我發出靈魂質疑:他生病了?看着挺滋潤!

在趕路時,也常有人跟我搭話。奶奶拉着孫子,孫子在後面一邊高喊着「有貓咪」一邊追着我,奶奶則追着孫子「別跑別跑你會嚇到貓咪」。

還有打扮好看的小哥哥小姐姐,會在我等紅綠燈時彎下腰,仔細打量籠子裡。「這是橘白呀?以前我也有過類似的,他要去醫院了?好可憐啊。」

短暫停留在便利店買飲料時,阿竹尖叫連連,我道歉連連,店員們都掛滿笑容。「你打你的咖啡,我們幫你看着貓。」

北京很大、很冷,沒有什麼笑容,但當你身旁多了只鬼叫的胖貓,就會發現原來不然。面對貓咪時,外表冷漠的社畜們,都卸下了全副武裝,展露出最柔軟的神情。

有一陣子我叫阿竹「哀鳳12」,因爲他的治療費零零總總大致這麼多,基本可以買到哀鳳12 pro了,可能還外加一些飯錢。

如今只剩下門牙可以耀武揚威的哀鳳12恢復良好,胃口極大,餐餐不剩飯,比有牙齒時還費錢。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讀者朋友發出靈魂質疑:臺北女孩,這跟標題好像沒關係啊?標題什麼意思啊?

沒意思,就是覺得這標題很可愛,你們一定會想點進來,就是想給我家哀鳳12寫篇可愛的紀錄:)

若說這些年的工作生活,我與北京綁上了一根線,那現在這隻橘白北京喵,大概已經使我與北京纏滿了解不開的結。臺灣北漂與大陸北漂不同的是,貓咪帶回臺灣流程非常繁瑣——不是普通麻煩,是想讓你抓頭髮尖叫的麻煩程度。

這使得諸多臺灣北漂在養貓之事上尤其謹慎。一位朋友說要回臺灣,說了好久,但偶爾聊起總以「但帶貓回去好麻煩喔」告終。

綁回一隻街邊貓,附帶一份長期居住合約。但這幾年身邊的臺灣朋友,仍然一個一個,敵不過北京喵那些萌眼、蹭蹭、翻肚肚的誘惑。

在北京的臺灣羣很多,竟然還有臺灣北漂養貓羣!從事兩岸交流工作多年,此前我對這個次元一無所知,直到有了阿竹之後,才得以加入。

這幾年自己越來越像道地的北漂,聽《北京北京》會想哭,對於自己所在的這片土地之未來偏向樂觀,唯獨對於自己的未來有時不安、有時麻木,「反正就是這樣了」。

樂觀有時,悲觀有時,但一直謹記,平日儘量吃得健康,多運動,只爲了那隻已經超過五公斤的甜蜜負擔。

現在我成了同事眼中的曬貓狂魔,母親大人打視頻電話,第一句話總是,阿竹呢?我要看阿竹!

每天阿竹看到我,都會翹着高高的尾巴,一邊超級撒嬌地發出「嗯嗯嗯」的聲音,一邊小跑過來。作爲一隻博學多聞的俊(?)貓,他與我一同在早晨看蔡英文講話、在夜晚看名嘴分析兩岸。

偶爾酒過三巡,我會跟他講心底的小願望:退休以後,去雲南租間客棧,看山看海,寫寫自己從年輕看到退休的兩岸風雲回憶錄。

「前提是,你得少生點病啊,讓我多存點錢啊。」我撓撓他的肚子。(郭雪筠/臺北女孩)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歡迎線上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