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在大陸》2020年後赴大陸讀書的「新臺生」特徵

北京大學2021屆本科畢業生在校名前拍照留念。(北京大學)

這兩年碰過一些「疫情時代」來大陸讀書的臺生,有2021年過來、將在2023年走出校門的碩士生;有在2020年過來、如今深感未來迷茫的大學本科生,在跟這些學生交談時,我深感自己雖然年輕(此處不接受反駁),但已是「上一代」臺生。

「新一代」臺生,已與我那時不同,我在他們身上也感受到一些相似—— 這個時代下年輕一代的共同情緒。這篇文章是我個人的觀察,我不會驕傲地說能「概括一個世代」或「概括所有人」,但我較爲確定,我這代臺生的「經驗之談」已過,「新臺生時代」是值得被兩岸媒體書寫的。所以我寫出來,與大家分享這些淺見。

曾採訪一位長期在北京金融業的臺灣學長,我問他「臺灣金融人在大陸有什麼優勢呢」?學長笑道,臺灣股市和臺北房價從暴漲、暴跌、再漲,經濟起飛與金融危機,股民從爆富到跳樓,社會從信心滿滿到信念崩跌、再到接受經濟低迷的「新常態」,我這代臺灣金融人都經歷過啊!

「臺灣這些經濟週期的發生早於大陸,我們可是經驗豐富!」

近日跟一位臺灣小學弟科普2008年重創臺灣的金融海嘯,科技業員工無薪假、大學生憂心「畢業即失業」……天啊,竟然下一代已經沒有什麼印象!

「那年我大二,打開電視就看到科技業員工討薪、失業、放無薪假,攜家帶口的老員工在螢幕上哭訴上有老、下有小,專家們頭頭是道地分析經濟情勢之不樂觀。我問學姐擔不擔心就業,學姐聳聳肩,反正文科生就業情況就那樣囉,再怎樣都能找到工作,又不會餓死。」

這一刻,我想起臺灣學長的話。這兩年大陸年輕人都在哀嚎最難就業季,想想我這代臺灣人,果然我們「經驗豐富」。

這位在北京讀書的小學弟露出有點懂又有點不能想像的可愛表情,「啊,但現在臺灣好像還好,大陸同學好像還叫得比較慘?應該說,臺灣這些年的經濟起伏,感覺對我們年輕人的生活沒什麼大影響?大家頂多抱怨物價貴。」

噢,這是因爲臺灣民衆已經如此生活了十多年,而過去的發展使大陸民衆格外對經濟起伏有感吧。

但是本篇的課題不是經濟,請讓我再「倚老賣老」一下,回顧一下我的大學時期吧。

那年我大二,赴大陸生活就業仍停留在「少數人的特殊選擇」。講起臺灣人到大陸,無一不是《商業週刊》上西裝革履的商務人士。直至2011年決定赴京之前,都有一位臺灣男生朋友告訴我,「臺灣男生在大陸很受歡迎,我親戚就是臺幹,他跟我說的!」

許多大陸網民至今仍嘲諷「臺灣人優越感」,但這點從臺灣的論壇上就能快速看到變化。之前偶然在臺灣的論壇上看到有大可愛問「臺灣男生是不是在大陸受歡迎」,其中一條熱評是「敢問您是時空旅人嗎?」

上一代部分臺商臺幹在公共場合大說閩南話,出行愛言自己臺灣人身分。與我同齡或比我稍小的臺灣北漂,在外有時以「我福建的啦」自居,深怕兩岸關係風吹草動波及自身。剛畢業時臺灣老前輩諄諄教誨,「什麼醫保社保都不必了,有臺灣健保就行了」,數年後自己成爲別人眼中的「前輩」,不忘苦心傳授學弟妹「社保還是要的,還是有用的!」

學弟妹們點點頭,「知道啊,網上都有說。」

一眨眼,自己成爲別人眼中的「上一代人」,聽着在校臺生告訴我「學姊,現在跟你們那時不同了」、「沒趕上來大陸的好時代」。

曾狂妄直言「來大陸讀書的臺生,大多奔着就業來的,除非適應不良否則大多會留下就業」,但這些經驗之談在近兩年與下一代臺生閒聊之時總會破滅。

特此紀錄下我身邊2020年後來大陸讀書的「新臺生」特徵。

其一,「客觀更客觀,極端更極端」的認識現象。

在對於大陸的生活、文化影響、商業發展、硬件建設等等層面,會呈現出比我這代更能客觀認識、公正面對的現象。

文化影響力(陸綜、小紅書、抖音)不必多說,來說說其他案例。許多上一代臺灣人來大陸時,商業模式是「將臺灣的經營方式、人才、產品」都搬到大陸,並且受到追捧,我這代臺灣人雖然已經過了這種「好時代」,但成長過程仍殘存「臺灣商業模式(宣傳、人才、觀念)」是優於大陸的這種印象。

近年許多臺灣流行的東西是「跟在大陸之後」,臺灣一些老闆將大陸的營銷方式、產品、商業模式搬回臺灣、並且受到歡迎——這一現象與「下一代」臺生討論,對方能同意並且接受,認爲「很正常啊,大陸在這些方面很進步了」。

至於哪個方面是「來大陸後沒有變好」,反而可能更加深原先的刻板印象?自然是政治相關層面。這個部分,需要展開說說。

其二,「用經濟發展來認識大陸」?

我剛來大陸那幾年,正逢新媒體崛起的時代,大陸同學是我瞭解大陸政治優缺點的一扇窗、一面鏡子。那時經濟環境的發展、外加大陸同學對未來的相對自信,讓我們這批臺生能實際見證「兩岸不同的經濟情況、不同的信心程度」。

來於2020年後的新一代臺生,碰到的同學則對大環境有情緒,人人自嘲卷王,號稱「寡到世界終結」。這些臺生面對的是「已經發展到一個程度」的大陸,當兩岸不約而同面臨相似的問題,我這代臺生「用經濟發展來認識大陸」的效力自然減退。

是以,當經濟環境不若過去,當前臺生對大陸的政治層面,自然就停留在「在臺灣時就有的認識」,甚至可能因爲大陸同學的吐槽更加深。

自然,臺生與陸生是一致的,「家鄉再有問題,我也以它自豪」。

我聽幾位臺生講與大陸同學相處的點滴。他們會一起抱怨環境、會吐槽很多事情,提到一些議題時這些臺生往往點頭,「我大陸同學也會這麼說喔」!可以感覺出臺生與陸生的融合度非常高、生活上的觀念也相近。

但對大陸同學,臺生最常說的形容詞仍是「很愛國」,臺生紛紛表示大陸同學很「粉紅」,對國家主權議題「寸土不讓」。

抱怨,不代表「想改變模式」,兩岸皆如此——臺灣學生和大陸學生都明白對方這點。

那平時聊這些話題嗎?臺灣學弟妹表示,還好,不太會說,反正他們都知道對方想啥。「在政治層面,反正我們都不會問對方意見!都知道誰也說服不了誰。」

就在寫這篇文章之時,一位臺生跟我總結表示,「我大陸朋友都默認我很『綠』,我也默認他們很『粉紅』,我們不聊這些,心照不宣地一起打遊戲。」

但是,在某個瞬間,會向對方展示各自的驕傲。

比如,在外交重要場合、或展現國家實力時,大陸同學會對臺生表達「祖國強盛」之意。而當臺灣某個敏感題材的電視劇爆火豆瓣,臺灣小朋友同樣會得瑟,看看看,我們能這樣拍!你們不行吧嘿嘿嘿?

其三,是否留在大陸工作?已經跟我這代不同。

其實在B站、小紅書等,就可以輕易發現近年兩岸網民和輿論,在日常生活和許多觀念上呈現非常強的共通性。

性別平權議題都在兩岸發酵,網飛、HBO、愛奇藝等資金挹注臺劇,臺劇在大陸社交平臺上屢次被討論。小紅書、B站上的兩岸網民都能因爲「同志話題」、性別議題、動物保護問題高度共鳴。

而近日臺灣的網飛平臺,前十名熱門的電視劇排行中也有五部是大陸劇(《長月燼明》近期爆火),小紅書也被臺灣網民攻佔(總覺得IP顯示在臺灣的,比顯示在新疆的還多)。當兩岸年輕人越來越能在日常中「碰見對方」,要不要來大陸、要不要留在大陸工作,就不再像過去一樣是個嚴肅議題。

除了經濟環境外,在臺灣的年輕人可能因爲「有朋友在這裡」,就選擇來大陸工作;在大陸的臺灣學生也可能因爲價值觀不合、或是看新聞被氣到,畢業後回臺灣。

我個人的調查是,目前碰到的臺生留在大陸工作的意願,比我這一代低。這些學弟妹在回答「是否留在大陸工作」這個問題時,我感覺都回答得挺隨意,去除這兩年經濟因素外,當兩岸往來已成爲日常生活,有什麼好想這麼多的?感覺不爽就走,走了也可再來。

當前臺青來大陸有多「隨意」?有幾個正在讀大學的臺生跟我說,那時高三考完試填志願,他的高中同學其實有不少填大陸的學校,而且都有上,只是沒有選擇來就讀。

「填了爲什麼不來讀呢?」我問。

「反正填填看啊,上了再決定要不要來。」填大陸的學校,如今也跟「臺北人填高雄的學校」一樣。

不是人生選擇,而是生活上的選擇,反正都可以試試看!如同福建到北京、如同臺南到臺北、如同高雄到上海,不過如此。

但是,一位臺灣學妹特別強調,「這是僅限南方!比如臺灣人去上海、去蘇州杭州、去福建廣東,我連北京都難以適應了!東北更不可能啊!」(以上是個人意見,與作者立場無關)

「你周圍有多少臺灣朋友用小紅書呢?」我最近常逮着臺生問這個問題。

有臺生回答,10個朋友裡有5個用吧?有人說,10個裡面有3、4個用?也有人說,「我臺灣朋友好像沒人用,但都聽過!」

很難想像不到5年前臺灣的論壇上,還有不少人發帖詢問「小紅書是什麼啦」、「好像是國中生才用的吧」。

我寫文章的這兩天,蔡英文發表了520講話,其中一句「任何政黨都不該爲選舉利益販賣恐懼」——這話現在聽來如同風中雲煙,三秒消散。但是,國際媒體上動輒「你死我活」的兩岸關係,許多融合、共鳴、爭吵,也只有身在其中的兩岸人民能體會。

現在「兩岸關係」四字在臺灣,已然成爲一種「臺灣人民要選擇哪一種體制」的選擇題,這對多數百姓而言都過於沉重。許多人的心態就是擺着、等着、以後再說,然而時不時美國一個動作、臺灣政治人物一個動作、中國大陸一個反應,意外隨時可能來臨。

在「局勢兇險」下,兩岸網民對彼此還存在許多好奇,小紅書上「我是臺灣人,有啥想問的」這類貼子都堪稱熱鬧。

雖然互聯網上人人也都會來一句「這年頭,誰在乎?」

不知道呢,但若連兩岸媒體人都失去興趣、將兩岸關係簡化爲「要不要打」,那確實無人在乎了。與各位讀者共勉,正在蘇州出差(好想吃三蝦面蟹黃湯包想逛誠品啊啊呵)的臺北女孩感激各位的閱讀。(郭雪筠/臺北女孩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