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看大陸》大漢長安——中華民族的包容與自信

陝西曆史博物館秦漢館,模仿秦漢時期的宮室高臺,以「天下同」爲展覽主旨。(作者提供)

長安是我追尋的夢,我待他十年,他待我千年。十三朝古都,代代都迷人,可惜周太遠,秦太短,唐固然使人心醉,可惜經學略顯遜色,惟獨漢在文學史、思想史上皆佔有一席之地。加上我們劉姓多以「彭城」爲堂,讓我對這朝代有了獨特的嚮往。

秦與漢是中國最早的兩個大一統王朝,可謂「中華民族」的肇始,然前者以武力強迫的「一統」無法長久,僅十五年便化作可憐的焦土。西漢建立以後,反省秦何以亡,思考漢何以興,最終得出「大一統」的結論。「大一統」出自《春秋公羊傳》,並被董仲舒發揚,即奉帝王爲正統,但仍應修德以承天命、五德。漢人對外征戰以教化爲主,武力爲輔,締造「大同」之治,這樣的思想亦爲今世所用。

秦人如劍,楚人如水,漢人兼容二者,有着多元豐富的容貌。高祖出身楚地,楚文化對西漢影響深遠,在我們熟悉的大賦、樂府詩、古體詩興起之前很長一段時間裡,楚風依舊隨着文字流淌,賈誼、東方朔、淮南小山的辭賦帶有屈、宋遺風,高祖〈大風歌〉、武帝〈秋風辭〉亦以楚歌寫作。楚地親鬼神的幽玄神秘也見於文物,石門扉上的春神、秋神、西王母、東王公,彩繪漆器鮮豔華麗的雲氣紋,博山爐上的仙山形象,彷彿走入《山海經》,這部今人視作「小說」的古書,深受楚文化影響,被《漢志》歸入〈術數.形法〉。

參訪數座博物館,不乏近年新開者,包含陝西曆史博物館、陝西曆史博物館秦漢館、陝西考古博物館、西安博物院、咸陽博物院、漢景帝陽陵博物院。這些地方人潮涌現,觀衆對傳統文化充滿溫情與敬意,流露着強大的文化自信,綜觀歷史,這無疑是強大時代的表現。若你禁錮在臺灣崇洋媚外的環境,不妨來長安走走,那裡容得我們炎黃的魂魄。

漢景帝陽陵出土的「塑衣式彩繪跽坐侍女俑」,使用的紫色顏料成分爲矽酸銅鋇,這是1980年代才被髮明的半導體材料。此種「漢紫」如何合成,又如何失傳,至今成謎。(作者提供)

也別忘了尋覓各博物館的帝陵隨葬陶俑,如:漢高祖長陵、漢惠帝安陵、漢文帝霸陵、漢景帝陽陵。這些陶俑不似秦俑高大、寫實,它們楚腰纖細,目光柔和,掛着微笑,尤以陽陵爲最。我深刻體會中國文化絕不迂腐、嚴峻,古希臘人熬過黑暗時期,塑出「古風式微笑」;中國曆經東周到秦末的腥風血雨,而後文景之治、武帝盛世,終於堅強地笑了,沉睡千年的文物,讓世人看見中華民族永恆的力量。

最後憑弔漢長安城遺址,空餘土臺荒涼,卻仍必須耗費不少時間登上,足以想像昔年宮室壯盛。彷彿聽聞鐘磬之音,武帝與羣臣在遠方誦起〈柏梁詩〉:「日月星辰和四時,驂駕駟馬從樑來。郡國士馬羽林材,總領天下誠難治。和撫四夷不易哉,刀筆之吏臣執之。撞鐘伐鼓聲中詩,宗室廣大日益滋……」

中華文化同時具有正統傳承、多元包容的特性,以此締造龐大的疆域。無漢不中華,我獨立渭水,遠眺五陵,遺情想像,心底生起一種不滅的冀望,便是漢代銅鏡鑄刻的:「中國大寧」。(劉律辰/臺大中文系學生)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