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潛艦國造」給力嗎?日媒:重要進展但「仍嫌不足」

國造潛艦團隊在海昌廠房打造臺灣首艘潛艦。(中央社)

耗時7年、花費500億打造的潛艦國造原型艦將在本月28日於高雄小港舉行下水儀式。潛艦國造小組召集人、國安會諮委黃曙光日前接受日媒《日經亞洲》專訪,提到臺灣若能打造一支「難以對付的艦隊」,就能阻止解放軍包圍臺灣本島。不過根據《日經亞洲》最新報導,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問題專家簡以榮認爲,臺灣潛艦仍無法有效阻止中國進犯。

報導指出,臺灣國防部一直嚴守潛艦國造計劃內容,拒絕提供關於設計、規格、零件來源等訊息。潛艦的威懾能力究竟如何,仍然存在許多觀察空間。

曾在白宮國安會擔任臺灣、中國與蒙古事務主任的簡以榮(Ivan Kanapathy)表示,由於臺灣自制潛艦「缺乏獨立空氣推進能力」,面對中國解放軍時,將受到對方「反潛能力的壓制」。

潛艦國造原型艦模型。(中央社)

因此,簡以榮認爲,國造潛艦不會遏阻中國持續在臺海周邊進行侵擾活動。

臺灣今年的國防預算規模達到新臺幣5800億,比起2019年的3800億增加不少。預計2024年的國防預算將達到新臺幣6600億元。

不過也有其他專家提出較爲樂觀的看法。倫敦國王學院東亞戰爭戰略研究教授帕特拉諾(Alessio Patalano)認爲,潛艦國造「象徵着臺灣着手長期打造傳統威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華盛頓智庫全球檯灣研究中心(Global Taiwan Institute)副主任鄭哲軒(John Dotson)則表示,先不論效能如何,潛艦國造都是臺灣本土國防工業和未來趨勢的一個里程碑,「這是臺灣造船業從未涉足的領域。」

此外,整個國造潛艦計劃也見證臺灣擴大與其他國家的軍事合作往來。根據英國政府資料,去年前9個月批准對臺出售的潛艦相關零件和技術,金額達1.67億英鎊(約新臺幣62億元),比過去6年的加總還多。前英國駐臺代表處長麥瑞禮(Michael Reilly)表示,這是英國對中國「日益強硬態度和壓力的迴應。」

潛艦國造構想最早在90年代由李登輝總統提出,並於蔡英文執政期間付諸實現。而臺灣即將迎來總統大選,下一任政府還會不會繼續造艦?外界普遍持正面態度。

澳洲國立大學政治學者宋文笛(Wen-Ti Sung)表示,考量到中國的持續威脅,以及臺灣維持水下嚇阻力量的必要,即使侯友宜當選,也不太可能取消潛艦國造計劃,「臺灣已經投入了大量資源,技術轉移的機會非常珍貴。這不是他會挑起的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