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塑起家厝 見證臺灣石化業發展史

高雄市長陳其邁(左)與臺塑企業總裁王文淵(右)聯袂參訪臺塑王氏昆仲公園歷史、紀念建築,見證臺灣石化業從美援時代一路走來的歷史風華。圖/彭暄貽

今年剛修復完成的高雄市臺塑王氏昆仲公園是臺塑企業起源地,配合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舉辦「國際古蹟遺址日」活動,15日同步全區對外開放。公園內保留13棟歷史建築及紀念建築,見證臺灣石化業從美援時代一路走來的歷史風華。

臺塑昆仲公園是高雄唯一的工業遺址公園,全區12座歷史建築與1座紀念建築,是複合型的文化資產園區,紀錄高雄塑膠工業發展脈絡。園區將「塑膠產業館」、「臺塑創辦人紀念特展」、「舊時宿舍體驗區」,還有臺塑復古特色商店等供民衆參觀,並提供定時導覽。

臺塑企業總裁王文淵表示,1954年,創辦人王永慶和王永在在現在的位置,當時叫「獅甲地區」,成立福懋塑膠公司,就是現在的臺塑,興建臺灣第一座PVC工廠。初期日生產僅4公噸,是當時世界最小規模,因品質不良、成本高,一噸都賣不出去,決定改善品質,擴增產能來降低成本,之後再成立南亞,進行二次加工。

後來又在新北市成立新東公司,生產皮包、皮鞋、皮箱、窗簾和雨衣等三次加工產品,成功打開國際市場,讓臺塑企業站穩腳步,陸續跨入紡織、纖維、石化及電子等產業。

王文淵說「高雄廠是我們的起家厝」,對高雄及臺塑有特別意義,2014年停產後,臺塑申請文化資產保存,捐贈5筆土地,還捐出8.4億元成立基金會,設立「臺塑王氏昆仲公園」。

臺塑企業指出,臺塑昆仲公園將王創辦人辦公室、王永在故居、資材倉庫及眷屬宿舍等歷史建築,轉變爲展覽館和商鋪;其中,王永在故居是高雄市目前唯一的紀念建築,辦公室則原貌保留,正進行臺塑企業王創辦人紀念特展。

塑膠產業館展示臺灣塑膠產業的早期設備,從臺塑PVC重合槽,到南亞0號膠布機、印刷機、押花機等,演示塑膠從原料到成品的完整生產過程,利用塑膠成品展示,讓參觀民衆瞭解塑膠如何方便人類生活。

眷屬宿舍平房則化身爲文創商鋪,復刻1950年代的生活機能,打造一個集合飲食、娛樂、購物等多功能的生活聚落,包含TOGO餐飲、文創商鋪、健康生活商鋪、親子體驗、咖啡廳、理髮廳等各種服務。其中,作爲打卡熱點、由臺塑生醫自營的三家主題門市同步展開試營運;其餘商鋪則於7月起陸續開幕。

臺塑昆仲公園自1月6日高雄市長陳其邁親臨開箱以來,平日有5~6百人蔘訪遊憩,假日在文創市集帶動甚可達上千人,除有旅遊團預約導覽,亦有網紅來園打卡、寫生、拍婚紗,已成爲民衆休閒景點,也是社團聚會、學生戶外教學、居民晨昏散步運動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