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企如何融入大陸新發展格局

(圖/中新社)

世界經濟復甦動力不足,全球貿易投資持續低迷,但兩岸經貿合作逆勢上漲、持續深化。「融入雙循環,擁抱大市場」,是深化兩岸經貿融合發展、壯大中華民族經濟的最佳途徑。

兩岸貿易持續保持高位運行。2001-2022年,兩岸貿易年均增速11.5%,2021年達到歷史最高3283.4億美元,今年1-10月2199.12億美元,其中,大陸自臺灣進口1636.15億美元,佔比7.8%。兩岸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更爲密切。一方面,兩岸中間品貿易佔比超過85%,2015-2022年,大陸自臺灣進口的「電機、電氣設備及其零件等」,年均增長率11%。另一方面,臺企對大陸製造業投資力度不減。

兩岸融合發展進程加速。臺企投資佈局與國家戰略協同性更強,中西部地區成爲投資熱點。另一方面,臺企外遷東南亞意願減弱,主要是由於當地的投資運營綜合成本並不低。

目前,絕大多數臺企認爲,面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外需不足,有必要拓展大陸內需市場,但轉型仍存在顧慮、遇到一些現實困難。

從企業層面看,轉型拓內需動力不足。一方面,不少臺企長期以來形成了以外銷爲主的發展路徑依賴,目前暫時還沒有把拓展大陸內需市場提到優先考慮上;有一些臺企雖然已經開始搭建大陸營銷體系,但推進比較慢。另一方面,臺企反映最多的問題包括:要素成本高;市場競爭激烈,臺企對現有行銷模式不熟悉、通路體系建設成本高。此外,缺少自主品牌、無法同等參與政府採購、知識產權保護不足等,也是臺企碰到的現實困難。

從外部環境看,區域競爭日益加劇。一方面,ECFA政策紅利未完全釋放,加上大陸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臺灣的獨享優勢減弱。對比《內地與港澳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不僅受惠領域、內容有缺失,效益也大打折扣。另一方面,RCEP生效後,區域內產業分工合作格局面臨重構,臺灣產業發展正面臨來自韓國、馬來西亞等強有力競爭者的挑戰。

今年是大陸改革開放45週年,大陸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臺資臺企是參與者、貢獻者、受益者。新發展階段,臺企積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是實現自身轉型升級、共享大陸更大發展紅利的最佳途徑。

堅持「九二共識」是臺企獲益的前提。堅定信心根植大陸市場拓內需。大陸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壓艙石和動力源,超大市場規模紅利和穩定預期,是廣大臺企根植大陸的根本信心所在。一是優化區域佈局「搶」先機。臺企可聚焦科技創新合作,重點佈局京津冀、長三角、泛珠三角;配合大陸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實施,把握西部陸海新通道和西部大開發戰略機遇,加大布局重點節點。二是聚焦現代化產業「謀」發展。臺企可加大生物醫藥和健康照護產業合作;積極參與大陸新基建;深挖綠色經濟潛能,重點關注循環經濟、低碳高效能源、新能源電動車等;加大現代物流、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科技信息等生產性服務業合作。三是深化產業鏈供應鏈「強」融合。核心臺企可積極主動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帶動上下游協同發展,大力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大陸政府可加快推動全面落實同等待遇,持續優化經商環境;研究探索搭建統一的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充分發揮兩岸企業家峰會、各地臺商協會等作用,優化區域產業合理分佈,促進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協調發展;加強對中小微臺企的專業諮詢服務;加強金融領域政策支持力度。(作者爲大陸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臺港澳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