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科大建築系以創作對話環境 「實構築課程」直接動手做

臺科大建築系「校園環境改造實務」課程教授與助教、學生合照。由左至右爲: 林採鴻助教、邱韻祥教授、郭政芳助教、陳庭蓁同學。(臺科大提供)

「校園環境改造實務」課程於烏龜池場域進行實作之剪影。(臺科大提供)

臺科大建築系「校園環境改造實務」課程實作木構地景傢俱藝術。(臺科大提供)

有別於傳統建築系設計課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校園環境改造實務」課程,以不同於紙面縮尺設計的「實構築」方式,帶領同學實際動手做出大型地景傢俱藝術,企圖在理論課程外,提供同學多元管道來創造與環境的對話。

開設課程的臺科大建築系教授邱韻祥認爲,這門課程與傳統的建築系教授內容,最大的不同在:創造與環境的對話。地景傢俱設定的座落地點在臺科大校園內人來人往,卻少能駐足的烏龜池旁。讓大家願意停留、使用這些傢俱,成爲修課同學的課題。課程先從2x4木料工法開始訓練,並讓同學觀察、體驗場域的使用情境、描述氛圍,再實際動手做,邊做邊修正,以迴應環境特性。這與傳統建築系先在腦中想像情境、繪成草圖、製作模型再進行討論的方式迥異。

邱韻祥進一步解釋,在傳統課程訓練下,當設計者的生活經驗不夠豐富,想像的「尺度感」跟實際狀況,常有很大的差距。但如果先把「人」放進環境裡,學生對「尺度感」的掌握,就會大幅提高。

邱韻祥表示,建築的最終目標在於創造場域。這門3學分的課程以「人」爲中心,使用1:1比例的「實構築」方式製作五件大型木構傢俱,再造並活化烏龜池周遭場域。使用木構的原因在於,木頭對環境友善、容錯性大,可反覆使用,操作中可不斷觀察、修正,適合做爲學習工具。

2018年畢業校友,返校擔任課程助教的林採鴻舉例,修課同學提案在烏龜池旁有「親水」的互動,但實作過程中發現現場高低落差,讓使用者難以跨越。同學邊做邊改邊設計,終能克服達成目標,這就是以往紙上談兵無法驗證的實務過程。

臺科大建築系大二生陳庭蓁表示,這堂課很累,但很值得,如果重來一次還是會選。因爲建築系很少有從零開始、動手釘釘子的課程,學了很多關於結構的實際面向,而且同學分組是共同參與完成,一起動腦構思、動手製作,不同於平常小組報告會分工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