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敘事邏輯因烏克蘭而改

(圖/美聯社)

俄烏戰爭已經打了超過1年了,此刻仍然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着。原本以爲應該是一面倒的戰爭,在歐盟與美國空前團結援助烏克蘭的情況下,特別是那些心有餘悸的前蘇聯東歐衛星國不顧一切、傾其所有地支持下,呈現互有勝負的膠着狀態。雙方肯定都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原本俄羅斯發動戰爭的目的是要援助在烏克蘭頓巴斯地區的俄羅斯族,並解除北約東進所產生的地緣戰略壓力,所以普丁在國情諮文中特別說明這場戰爭是不得不打。但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與犧牲之後,俄羅斯的地緣戰略環境反而急劇惡化,不但原本中立的北歐國家都集體倒向北約,連原本俄羅斯所主導的獨立國協或集安組織也全部星散、形同瓦解,更沒有得到任何主要國家的援助,還受西方國家史無前例的嚴厲集體經濟制裁。

如今,頓巴斯俄族人所居住的區域飽受戰火摧殘,居民流離失所。東斯拉夫民族與東正教也因此產生歷史性的大分裂,從此兄弟成爲寇讎,感覺嚴重地得不償失。

烏克蘭長期無法解決國內親俄與親歐兩派的矛盾對立,最終引起俄羅斯的武裝干預。雖有美國與北約的大力支援,但戰爭的巨大破壞都發生在自家國土,雖說國破山河在,但國家未來的菁英青年不是陣亡沙場,就是流亡海外,重建的經費與鉅額的戰爭借款都還不知如何籌措,經濟怕恐要倒退30年。根據《明斯克協議》,烏東盧甘斯克與頓內茨克還屬於烏克蘭的自治領土,即使現在俄羅斯停火撤軍,烏東在慘烈的內戰後也變成寇讎,未來如何在一個烏克蘭之下繼續生活?

俄烏現在都不太可能完全擊倒對手。因此近期烏、俄、法、中都提出了和談的前提條件,雖然彼此的條件差距還很遠,但總是個開始。很多專家預測俄烏可能都希望以較大的勝利取得在未來談判中較好的籌碼,因而判斷雙方都可能在近期發動大規模的進攻。

這場景類似沙俄在1916年春調集200萬人的布魯西洛夫攻勢,也類似德國在1918年傾全國之力發動的春季攻勢。沙俄在1916年雖以極大的傷亡代價逼退德奧聯軍,但其孱弱的國力經不起東線持續戰事的消耗,導致國內經濟崩潰而發生革命。德國在1918年的最後攻勢初期雖有推進,但也付出極大代價,最終導致德國發生政變而投降。

雙方在經過1年的戰爭後都到了極限,都疲憊不堪,很難再繼續維持戰爭的超負荷運轉。因此大規模進攻所需要的資源與代價,都不是俄烏現階段國力所能承擔的。可是烏克蘭殘破,卻需繼續戰鬥以恢復國土與鞏固西方的支持,於是少年、老人、女人也都開始送上戰場;俄羅斯雖力竭,但仍需勉力維持大國顏面與消磨美歐烏的戰爭意志,否則無法體面地結束戰爭。雙方只好繼續膠着地撐着打。

俄烏兄弟相殘,美國漁翁得利,戰爭最大的得利者還是美國。美國切斷了歐洲對於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反而自己大賣歐洲高價的石油、天然氣與軍火。一面消耗俄羅斯,一面賺錢,一面團結盟友圍堵中國,簡直是單方通吃多贏。

中美激烈競爭使得臺灣被視爲最危險的地區。「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的類比,恐怕是臺灣民衆最不願意的選擇。因爲眼前的俄烏戰爭實在是太過血腥驚悚了,以至於美國要臺灣全民皆兵、做好打巷戰的準備,全民大多消極以對,連綠營支持者都不願意。曾經因爲香港的「反送中」,所以「抗中保臺」的敘事曾在臺灣大行其道。現在因爲烏克蘭,臺海的敘事邏輯也必須改了。(作者爲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