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 待用餐吃6年 街友翻身種菜回報1碗麪之恩
無招牌面店老闆娘謝苓珠提供愛心待用餐7年,溫飽三餐不濟的急難弱勢者。(蕭嘉蕙攝)
昔日街友阿清送自耕收成綠油油的韭菜,回報麪店老闆娘謝苓珠的「1碗麪之恩」。(蕭嘉蕙攝)
「老闆娘,這是韭菜你用得到!」在臺東市經營無招牌面店的謝苓珠7年前開始提供愛心待用餐給弱勢者。當了街友10年的阿清(化名)是待用餐的「老顧客」之一,因殘而不廢,目前受臺東縣社會處輔導安置,閒暇之餘當起自耕農,還將採收的蔬菜分送謝苓珠,回饋「1碗麪之恩」。
跛腳走進麪店,一手遞碗領餐,一手遞上裝滿袋的韭菜。他是阿清(化名),揮別10年的街友身分,目前在苗圃工作,工作之餘就當起自耕農,把收成的蔬菜分送給老闆娘謝苓珠,回饋6年來的供餐恩情。
阿清說自己依季節來種菜,除了自食,也會分送給麪店和金剛寺。因爲過去當街友,時常有一餐沒一餐,靠着這些單位供餐、接濟才免於捱餓,現在自己有小小能力,也希望能送愛心。
謝苓珠說阿清爲人守本分,是店內待用餐的「老顧客」,雖然行動不便,仍努力靠自己生活,有打工領薪水時,就會付費用餐,還會送蔬菜來,很感心。
現年61歲的謝苓珠過去曾是社會邊緣戶,在慈濟基金會救助下,度過生活難關,現在靠經營麪店扛起一家五口生計,也提供愛心待用餐,溫飽弱勢者,不過近來餐點認捐數減少,結餘504碗,她也開始婉拒部分領餐需求。
謝苓珠說搬遷新店址後,有不少年輕街友一臉醉醺醺地來領餐,爲了不愧對捐餐者的初心,只能婉拒並勸說他們工作自立。
身爲店員的表妹透露,捐餐量大不如前,除了通膨影響外,領餐人士不乏醉漢、青壯年,讓部分認捐者認爲不值得,顧客也表示認同店家選擇性提供愛心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