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黑科技 AI助揪「看不見的癌王」正確率逾9成
臺大醫院肝膽胃腸科教授廖偉智表示,胰臟癌擴散快,五年存活率僅有10%,在全癌別中吊車尾,素有「癌王」之稱。示意圖/ingimage
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報告,胰臟癌是臺灣2022年第7大癌症死因。臺大醫院肝膽胃腸科教授廖偉智表示,胰臟癌擴散快,五年存活率僅有10%,在全癌別中吊車尾,素有「癌王」之稱;患者初期無症狀,影像學檢查也難看出異狀,讓診斷情況雪上加霜,爲此,臺大醫院研發一項人工智慧技術,有助找出醫師無法發現的腫瘤,診斷成功率高達9成。
廖偉智表示,胰臟癌治療關鍵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若在腫瘤小於2公分時就發現、治療,則治癒機會高達8成;若腫瘤大於2公分,即使可以進行手術,存活率也不到2成。胰臟癌診斷主要透過電腦斷層,但腫瘤較小時恐難發現,臨牀上常見到病人出現胰臟癌典型症狀,電腦斷層上卻看不到腫瘤;不少病人疾病初期沒有明顯症狀,但腫瘤生長速度快,一旦錯過診斷黃金時期,恐會難以治療。臨牀上曾有病人影像學檢查只有淡淡陰影,卻在4個月時間內出現轉移,疾病宣告進入末期。
爲協助臨牀醫師及早發現腫瘤徵兆,臺大醫院開發一項胰臟癌人工智慧電腦斷層(CT)輔助系統。廖偉智表示,該系統研發團隊與他大醫願和做,能在疾病初期就在CT影像中揪出小於2公分的腫瘤,其技術是觀測腫瘤周邊病變,最小可偵測小至1.1公分的腫瘤,且診斷正確率超過9成,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外頂尖期刊,且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認定爲突破性醫材。
廖偉智表示,該項人工智慧技術已於去年取得臺灣衛福部食藥署醫材許可證,建議具家族史病人、胰臟癌前病變,或具免疫性腫瘤基因型病變者,可優先用於判讀,病人持CT檢測結果,透過系統辨識一分鐘內就能完成。不過在健保給付前,民衆必須自費,目前正向衛生局遞件申請中。
臺大醫也透過內視鏡檢查與治療,用於胰臟癌診斷及併發症處置。廖偉智表示,正確辨認胰臟癌腫瘤位置、判斷良性與惡性,才能避免誤診,臺大醫院內視鏡超音波導引切片,解析度較高,且能在檢查的同時,完成染色檢查,結合細胞學醫師,進行胰臟癌確診,國際上少有醫院能夠進行。
另外,廖偉智說,內視鏡手術能置入支架,緩解黃疸及腸阻塞等症狀,與傳統體外引流或手術引流相比更爲安全,且術後復原時間較短,且手術成果能夠維持較久;內視鏡手術亦可用於十二指腸遭侵襲的胰臟癌患者,建立胃臟與小腸的通道,幫助患者恢復進食。
臺大醫院肝膽胃腸科教授廖偉智表示,胰臟癌擴散快,五年存活率僅有10%,在全癌別中吊車尾,素有「癌王」之稱。記者林琮恩/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