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研究:幼兒園室內換氣不足 新冠傳染風險增3倍
臺大團隊發表室內空氣品質監測的研究結果,並且臺北市將視試行成效,研擬當作未來政策參考。記者李青縈/攝影
小孩去學校上課後感染病毒,被認爲是難以避免的現象。臺大團隊研究發現,室內換氣不足,增加新冠病毒(COVID-19)傳染風險,且達3倍之多。專家建議,避免下一次疫情大流行,應訂定建築物防疫通風規範,臺大也與臺北市合作,經研究結果應用在新幼兒園的硬體,未來更可能納入政策參考。
COVID-19的氣膠傳播爲關鍵路徑,特別是在幼兒園等封閉空間。臺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宗延表示,研究團隊針對北市一間幼兒園,從2021年8月至11月進行三個月的室內空氣品質連續監測,並以「Wells–Riley模型」量化空氣中病毒傳播風險。
研究發現,幼兒園教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於周間逐日累積,下午達到高峰,平均二氧化碳濃度普遍可達850 ppm以上。結合「Wells–Riley」模型計算「基本傳播數(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R0)」,上課期間室內R0值範圍爲3.01至3.12,顯示感染風險顯著,學校上課時段內疫情可能快速蔓延。
陳宗延說,要讓R0值降至1、減少傳播風險,可以減少班級人數,例如30人減到2至10人;或減少室內停留時間,從8小時減少到3小時;改善通風排氣系統,可以將二氧化碳濃度降低至500多ppm,以一間面積30坪的教室爲例,若容納30人,換算每小時需將整間教室的舊空氣以新鮮外氣取代3.6至5.4次。
研究模擬推估,要在教室內維持可接受的感染風險,需要極低的人數、室內停留時間及二氧化碳濃度,但陳宗延說,三種指標實際執行確實有困難,例如減少班級內人數,實務上難運作,因此建議搭配使用。
陳宗延建議,教室可利用物聯網傳感器實現空氣品質的動態監測,根據即時二氧化碳監測數據動態,調整室內人數與停留時間,以有效降低風險。如有需要,也安排室外上課,若在通風換氣不足教室,則須加上有HEPA過濾功能的空氣清淨機作爲輔助。
臺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教授蘇大成說,很多疾病都由空氣傳播,這次研究利用新冠病毒推算,相關研究已經刊登於「國際權威期刊(Indoor Air)」,該研究可爲幼兒園提供防疫新指標,希望幼兒上學會帶着病毒回家不再被視爲理所當然,也提供全球類似場域感染控制參考。
臺北市工務局新建工程處長林昆虎表示,以往幼兒園沒有疾病相關的空調指標參考,近期西松國小附設幼兒園在興建時,已經把通風換氣納入設計,會把空氣品質監測等納入監測並將諮詢回饋給臺大團隊;未來也會視結果決定是否擴及到其他幼兒園,作爲後續政策參考。
臺大團隊研究發現,室內換氣不足,增加新冠病毒(COVID-19)傳染風險,且達3倍之多。圖/臺大提供